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利益关系,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对付俄罗斯,拜登正在积极组建反俄阵营,甚至挖俄国的墙脚挖到了委内瑞拉和伊朗。
据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和白宫高级官员上周末出访委内瑞拉并与马杜罗总统讨论恢复石油进口,这是两国自年断交以来首次进行高层会晤。近期,为了增加对切断俄罗斯经济命脉,拜登政府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还联合欧洲国家对俄实施集体制裁。为了抑制全球油价上涨,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美国官员向委内瑞拉表示,将允许其增加石油产量,并将考虑解除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
数年来,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令后者苦不堪言。所以,得知美国计划解除对委内瑞拉的制裁马杜罗大喜过望,并决定释放被该国安全部门逮捕的两名美国人。不仅如此,马杜罗还说了一句很暧昧的话:“美国和委内瑞拉国旗放在一起很漂亮”,美国还同意双方进行进一步谈判。当前,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而在欧洲与俄罗斯的博弈也日趋白热化,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委内瑞拉若进一步提升石油产量,不仅可以进一步压缩俄国能源市场,而且还有助于缓解国内的通胀问题,这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与此同时,为了寻求伊朗的协助,美国还准备在伊核问题上选择让步,并且解除对伊朗的石油制裁,德黑兰也进行了积极回应。诸多迹象显示,普京的两个铁杆盟友或将投向美国阵营。不过,美国曾一直将马杜罗政府和伊朗政府视为搞独裁,多次对委国的电力系统和伊朗的核设施实施网络攻击,甚至还寻求对其进行政权更迭,如果不是俄罗斯的力挺,他们可能早就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了。而今美国与自己认定的“邪恶轴心”合作,再次表明帝国主义分子一切道德判断的标准就是利益。为了利益,可以与敌人相拥;为了利益,也可以出卖盟友。当初利比亚卡扎菲也曾与西方敌对,但后来却因为轻信西方而惨死于反对派乱棍之下。
实际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早就说过,做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做美国的朋友将是致命的。等到美国扛过与俄罗斯博弈的这一关,渡过国内通货膨胀的这一劫,委内瑞拉和伊朗就会再次被抛在一边。到那时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其实,当初卡扎菲若不是把中俄得罪了,在联合国讨论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时中俄出面否决,或许卡扎菲就不会被乱棍打死了。
比较有趣的是,拜登还试图拉拢沙特和阿联酋,但后者连电话都未接。原因很简单,在也门冲突和伊核协议中,美国只顾自身的利益,根本就没有照顾这两个盟友的安全关切。有句话说得好,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美国恰恰违反了这一规则,拜登政府虽然大张旗鼓拉拢一切能够拉拢的国家对付俄罗斯,但结局已经可以预见了。其实,不仅沙特和阿联酋加入反俄阵营,这次欧盟也是三心二意,毕竟普京手中有他们需要的能源。此外,这次印度网友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网友终于发挥超常,并且坚定站在了俄罗斯的一方,指责是北约东扩引发了俄乌冲突,印度网友的评论也多次冲上西方社交媒体的热搜。例如,有一位印度网友发表评论称,美欧等国多次肆无忌惮地入侵阿富汗和其他中东国家,现在却批评俄罗斯,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而且是极为虚伪的。更有网友指出,美国和北约摧毁了9个伊斯兰国家,杀害了万人,没有人称他们为恐怖分子。如果你杀了万人,你不是恐怖分子,那么请问谁是恐怖分子?而印度政府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则始终保持中立立场,拜登而摆出制裁相威胁。
综合分析认为,俄乌冲突早已跨出欧洲地区,战火的点燃与熄灭更不由自主,而是取决于各方的激烈。事实上,美国挖俄罗斯的墙脚,普京俩铁杆盟友或投向美国阵营,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这个风云激荡,波诡云谲的时代,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绝不能临阵磨枪,而是要有长远的考虑和计划。而在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国家。还是那句老话—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j/1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