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对话冯峰半生飘零一张纸江湖夜雨十年


清明前,与冯峰约定了不带脚本的访谈。刚要出门,原本阴沉的天气飘起了小雨,钻进车里,一路“越过山丘”,赶赴宋庄。“到了?看到一个黑色大铁门了吗?”电话里传来冯峰的声音。大门缓缓打开,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仔细观瞧,恍惚间穿越剧的即视感。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冯峰工作室

做过建筑师的冯峰,造园轻车熟路。很早就听说冯峰的园中最可观的,是用收集来的老亭子,老门楼上透明的玻璃瓦做了装置,名曰:“残楼”。而我更为期待的是园中的“老物件”,浸透时间的味道让人温暖又心生敬畏。

园中不知年代的石雕,远处即为:装置:《残楼》

年,冯峰租下三亩地,建造了工作室,一个传统的二进四合院。老石雕,砖雕散落其中。此时正值雨夹雪,湿冷透着浪漫,园中景象也另有一番味道。

正房门前

屋内的吊灯折射在落地窗上,梦幻至极

雨水在玻璃上缓慢滑落模糊了视线

院内有一颗桑树,据说桑葚很甜

雨珠挂在桃花上,我见犹怜

猫咪白芍

身为艺术家的冯峰,朋友众多,确也怕见生人。刚一进门落座,便发觉他略显拘谨。还好,有几位熟络的朋友围坐一起,烹茶聊着近况。石桌旁的炉子虽未生火,心里也慢觉温暖。作为造访者,我选择单刀直入,麻利地打开了话匣子。

艺术家冯峰

翰·艺术中心=翰

冯峰=冯

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水墨的?

冯: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认真画是十年前。

工作室案台

工作室一隅

翰:从油画转变到水墨,是趋于怎样的原因?

冯:其实一直喜欢书法、水墨,可能还是血脉里的东西吧。我画油画三十年了。比如:林风眠、吴冠中等,他们都是学西画,后来都改纸上了。刚开始我不理解,后来自己画水墨才明白。就是骨子里的血脉流淌的是墨汁。

翰:绘画过程中,是否会先考虑好主题再创作?

冯:我没有主题,跟朋友们聊天也聊过这个问题,他们是为了一个题目,画一个系列,然后画十年甚至二十年。其实我这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画画跟生活一样,没有预谋。随心所欲。

翰:二零一六年七月至今,数十次飞到日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冯:一下把我问住了,去日本是在逃避中享受那儿的阳光、水、空气、食物和看建筑和美术馆,没想去画画。可能是十几年来皮箱里带着笔墨旅行的习惯,孤单时就画几笔,像写日记。至于去年在日本亚洲当代美术馆做个展,也是意外之事。我们团队5人都去了,不是为了卖画,主要是交流,其次是去玩。因为每个人的所需不同,所描述感受的方式不同。每次去日本除了四处游玩外,我看了许多日本作家的书,并画了许多画。你要问我收获是什么,除享受美食美景,就是读书和画画。

日本的住所

日本的住所(内景)

创作中

偶遇高仓健的追悼特别展览

草间弥生的南瓜雕塑,恐怕没有人会错过与它的合影吧。

在日本的创作

翰:问句题外话,您会因自己是白羊座而感到庆幸吗?梵高、拉斐尔、草间弥生、三毛、昆汀……据说这是盛产大师的星座。

冯:不会,说白了,我跟小迪(作品代理人)聊过这个,我当艺术家真是个玩笑,我不应该当艺术家,而应该是去当建筑师、或者老师。我是学激光精密仪器和建筑学专业的。后来画画,可能是因为离婚漂到北京,加上我周围这的朋友许多是画家。因为那时候我在天津是专业作家,我年就入中国作家协会了,我不交会费他们就找我谈话,我说那退了吧。美协我也不入,我啥都不是。就是一个码字画画的手艺人,作家,用文字说话,画家,用画说话就够了。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做了个展后,年我参加了瑞士巴塞尔。但是我不想写进自己的履历里面。因为这个展,我的代理人破产了。我很伤心。

翰:一九九七年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参展作品都是油画?

冯:我一直画油画,从70年代在天津的时候,就一边写作一边画油画,但是是画着玩。我在天美跟着我的老师王麦秆学水彩,跟王学仲学书法。那个年代画完之后就放着,谁要给谁。

《爱情故事》布面油画80×80cm年

《年的故事》布面油画×cm年

翰:回归到这次“千纸鹤”个展,显然作品注入了日本的美学和文化,这与您本身喜爱日本文学有关吗?亦或者仅仅是一种绘画状态的表达。

冯:确实是,这些画受日本美学影响挺大的,日本美学完全跟西方美学不同。跟中国的美学也不同。尤其近两年我找了一些书,或者在网上看,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研究程度很深。比如全唐集,日本那些汉学家,他们认为中国不开放。在唐朝的时候,讲男女之情的这种诗还很含蓄,包括《春宫图》,掐个小脚的暗示,他说你看看我们的浮世绘,我们日本民族还是很开放的。

其实文学上给我好多营养,去年买了这本书(清少纳言《枕草子》),这种书不用从头到尾看,它是随笔和散文,就是看哪段的时候我就停了,这一段话写得真好,我就能画出来,这就是文学给我的营养。清少纳言是一名女官,清是她的姓氏,少纳言是官职,还有中纳言、上纳言。

日本那个民族,他为了让人喜欢历史,想尽了各种方法,比如说现在小孩不愿意读日本史,像我们有中国历史,包括二十四史、元史、明史、清史……我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我都读不完,太枯燥了,有的太生涩了,甚至有的读不懂。但是日本人为了让你读懂,他把课本画成漫画,让你不得不看。有时我在朋友家看书,看完就能给他讲,他说你日语真不错,其实不然。我是知道这一段历史,比如说丰臣秀吉家族、明治维新、德康家族,因为我知道所以画出来一看就觉得亲切。包括饮食、文化、指路牌、公园……全是用这种形式画出来让你接受。

《千纸鹤》25cmx16cm年

《野多目烧芋》35x27cm年

《小新》35x37cm年

翰:您曾说奈良美智是您最喜欢的在世艺术家,并称他为“东方夏加尔”?

冯:是,他画的特别好,我不看都知道他那个(展览)场景是什么样的,就是模拟他自己的小工作室、小房子,画小卡片,随手粘在墙上。包括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然后在全世界旅行。好多我的朋友看了(展览)之后,都眼泪汪汪的。它是有温度的,好像你看到它,就像进到他的家一样,包括他用过的一些东西,随便一张纸,欧洲的也好、日本的也好,他想起来就勾两笔。他在德国学习,画面真的很严谨,国内外很多艺术家都有受过他的影响。喜欢他,还是他对绘画的执着,主要还是他这个人的行为,后来他拍照片、写作等等。与我很像。

翰:所以奈良美智的作品对您的影响很大?或者说有共鸣感?

冯:他从小几乎什么玩具都没有,就是一根铅笔,然后他就画,家里人也不管他,包括上学,最后到德国留学,在欧洲呆那么多年又回到日本,包括现在他拍摄影,因为我也当过两年摄影记者,我以前玩过相机,也获过奖,拍片子。都比较相通的,包括写作,一直坚持记日记、写东西。说东方夏加尔有点比喻,夸张,但是在我心目当中,活着的艺术家来讲,60岁的人能像孩子一样不管不顾,就按照自己的样子走,很难得。包括做的展览也是,会有他的小屋,在展厅一个角落里,很小,挂满了作品,就很亲切。我觉得这种传播,尤其是对后代、对年轻人一点一点的影响特别好。我不喜欢那种冷冰冰的展厅,但是有时候我的展览我控制不了,这就是悲哀的地方,要妥协,因为我是乙方。

翰:绘画与诗歌相通,所以您喜欢混合搭配?还是担心观众有“阅读障碍”?

冯:这个还是顺其自然。比如说朱新建,我跟他也算是朋友,他曾说过一句挺经典的话,对我影响很大:画画就是有感而发。这一点我们两个很通的,就是有感而发。当然了,他说的有感而发是指你必须肚子里必须得有东西,你才能发出来,否则的话你有感,你发不出来会懊恼会憋死。朱新建文笔也好,很尖刻。我十年前还收藏了他的十几张画。这几年我越来越能理解这个有感而发,包括写字。以前写作挣写稿费贴补家庭,现在画的多了。写东西很少了。其实我不是故意非得配图写这个字,有时候是相反。我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写点随笔、几句诗,画画时不好起题目,就用上了。

翰:文字和绘画,在您的创作中,哪个更重要?

冯:按我的比例来讲,文字比画重要。举个例子,这次去日本画了一张“狸小路”。我夜里面从11点半到2点半,两三个小时我在查资料,一边查资料一边写,很系统的把这条路介绍一下。其实我自己是一个学习,本身我想学习,后来我学完之后,我知道这个事,我觉得我有责任感把它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还有个事很启发我,看到藤田嗣治的书,他特别重视出版,他的理念就是说,一张画一个人买走以后,可能别人就看不到了。藤田写过好几本书,他也是一个作家,写散文,他说我用文字、用书能更好地传播艺术,影响别人喜欢艺术。其实我挺重视文字这部分的,开玩笑的说,喜欢我的人,其实一半一半,有人喜欢画不喜欢我的文字,有人则相反,人和人不一样嘛。

翰:您今年还有什么展览计划吗?

冯:目前还未完全定下来,其实我喜欢小的空间,通过作品能影响到(观众)一点点就挺好。我和工作团队都不着急,所以我近几年就没怎么做展览。我并不是说不想做展览,而是我不希望我好几年的快乐旅行被展览占用。我很珍惜时间,你看,我们谈话这这俩小时我就能看半本书,或者说我能写几个字、画张画了。

翰:马上要过花甲之年了,野心何在?

冯:我想,要用延长的生命做点事情,然后,让我无痛而死最好。余生我要再多积累一些东西。我并不是没有野心,我跟他们打过赌,我现在拿一千张画我也拿的出来。好多我藏着,我不想给别人看。给别人看也没意义。场馆多大我都敢做,但我总觉得不要刻意,还有时间呢。但是后来呢,我跟朋友聊,我说我不是"大师"。我的作品可能要后来人才能看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谁知道呢。我想,临死的那一天,我也看不到我是"大师"。死了以后,我更不知道了,因为死人是闭着眼睛的,沉默不语。

冯峰

年4月19日生于沈阳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年中央美术学院材料研究生(肄业)年建立北京北皋冯峰工作室年建立北京宋庄冯峰工作室

个人展览(部分)

《千纸鹤》冯峰作品展翰·艺术中心北京

《冯峰版画作品展》北京、广州、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越过山丘》新书发布会暨巡展启动仪式时尚廊北京《越过山丘》曼蒂广场虫儿艺术空间西安《越过山丘》美和苑艺术中心杭州《越过山丘》独墅湖艺术中心苏州《残楼》草场地艺术区日本三潴画廊北京《关于爱情》奥画廊香港《揖礼谢君》DR画廊伦敦英国《一页历史》JASCHINAART英国伦敦《冯峰新作展》艺术景艺术中心上海《红袖添香》巴黎诗人俱乐部法国《三国演义》艺术景艺术中心上海《窗外》艺术景艺术中心上海《门里屋外》秦昊画廊北京《介入》马德里国际画廊西班牙《无色》日内瓦中央画廊瑞士《窥视》中环画廊香港《中国门》盛行画廊三番市美国《一个行者眼里的风景》中国美术馆北京《抽象》蓝色画廊北京《具象.抽象》滚石俱乐部天津

联合展览(部分)《越过山丘》巴塞尔外围展瑞士《坚硬如水》三人展布拉格捷克上海国际雕塑展上海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会美国《残亭》江南雕塑展上海《东方之光》中韩交流展北京首尔科隆艺术博览会德国《易》李津、庆庆、蔡志松、冯峰四人展艺术区DR画廊北京科隆艺术博览会德国纽约艺术博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艺术博览会美国WPP公司年年鉴(英、美)冯峰和庆庆双人展艺术景画廊上海中国现代艺术展迈阿密RdSavag画廊美国第二届北京双年展北京冯峰和蔡志松双人展艺术景画廊上海《凝聚》艺术景中心上海Kunstbunkr慕尼黑德国第一届中国画廊博览会北京冯峰和李津双人展艺术景艺术中心上海芝加哥艺术展芝加哥海军码头美国中国艺术七人展休斯顿净湖艺术中心美国《黑.土》冯峰和帕克双人展墨尔本美术馆澳大利亚《黑.土》冯峰和帕克双人展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

翰·艺术中心将于年4月14日荣幸推出艺术家冯峰个展《千纸鹤》,这是翰·艺术中心年举办的首个艺术家个展,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艺术家年至年春在日本创作的纸上作品。

开幕:.4.:00

展期:.4.14-.5.14

主办方:翰·艺术中心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艺术区南门外万红里甲31号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jj/4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