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学者们的知识水平如何?
马保
艾哈默德·绍基·法加勒博士指出:“今天的伊斯兰教面临着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严重的危险。假若把伊斯兰教曾经经历过的各种思潮和十字军东征的危险加在一起也不及这种危险的三分之一,若穆斯林民众及其国王总统、思想家和宗教学者没有警惕到这种将伊斯兰教包围的密不透风的危险,不久的未来,这个伟大的宗教将被大卸八块,被人遗忘殆尽。”
他说:“三大危险威胁伊斯兰生存:
1,中东阿拉伯国家石油的出现;
2,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的心脏中心建国;
3,最后一个危险是比任何危险更具杀伤力的危险,这个危险的名字叫“沙特阿拉伯的学者们无知地颁布教法说明以及散布的极端、虚妄、畸形的信仰思想”,它直接导致了穆斯林世界的落后和杀得天昏地暗的内部杀戮,为什么呢?”
(1),他们擅自依据经训明文表意颁布的教法律例实实在在地篡改了伊斯兰教,威胁着伊斯兰教的纯真性,无知的民众如获至宝,不加思考的盲目遵循并运用;
(2),错误地、倾向性地注释《古兰经》文,从而让《古兰经》文服务于其谬误学说和致人迷悟的信仰;
(3),肆无忌惮地妄断所有与他们的教派观点不同的穆斯林为非穆斯林,甚至任意杀戮他们的生命,致使穆斯林战乱不息,教派纷争不断;
(4),倾向于暴力与任意断绝跟其他穆斯林国家的正常关系,如断绝与伊朗、卡塔尔等国家的外交关系;
(5),许许多多颁布教法律例的沙特学者都是愚昧无知者,他们中的好多人都没有念完“空塔比”(“空塔比”是阿语??????的译音,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私塾,现代的民办小学,在阿拉伯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扫盲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至今仍存在于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偏远地区,为初级阶段的教育机构。),匪夷所思的是,连小学没有读完的学者在沙特阿拉伯竟然担任起了宗教最高职位,如宗教大法官等要职。登上宗教要职以后,他们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强制推行他们的错误思想与极端信仰。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在政府各个部门他们一手遮天,运筹帷幄,他们制定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并且将一些落后且暴力的制度向其他穆斯林国家和地区输出;
(6),利用石油财富,在世界各地推销他们的书籍及其思想,甚至连西方国家无一幸免地遭受到他们的书籍和思想的毒害,至今恐怖活动不断。他们的许多书籍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这些书籍充斥着各种迷信、幼稚的思想以及玷污伊斯兰形象的内容,从而导致人们讥讽伊斯兰教,认为伊斯兰教是一个愚昧的宗教,落后的宗教。”
作者在该书第40页写道,真主的使者(愿真主福安之)说:「三种人是伊斯兰教的灾难:败坏了的知者、残暴的统治者、愚昧无知的学者。」
这里有个学术界流行的术语,即“沙漠性学者”或者“贝都因学者”。埃及著名思想家穆罕默德·安萨礼[1]是最早用这个术语统称沙特“万哈比”组织内的那些学者们的,如阿布都·阿齐兹·本·巴兹、穆罕默德·本·萨里赫·吴赛敏、阿布都·拉赫曼·阿里谢赫、萨里赫·本·佛扎尼等。埃及思想家穆罕默德·安萨礼为什么统称沙特学者为“沙漠性学者”呢?这个还得从他与许多沙特学者在学术会议上或者私下拜访时由于诸多信仰问题,尤其与沙特学者们所持的妄断“非万哈比信仰”的穆斯林为不信道者的观点辩论说起,谢赫穆罕默德·安萨礼生前无数次前往沙特阿拉伯进行学术访问、学术观点辩论,他依据经训和理性,本着凝聚穆斯林大众的出发点和沙特学者们就一些敏感问题,如妄断不信道、传播极端信仰、分裂穆斯林共同体等话题举行了许多会谈、论辩,遗憾的是谢赫穆罕默德·安萨里最终未能说服这些执拗僵化的学者放弃这些扭曲的、毫无经训证据的观点,他也未能让他们理解何为真正的伊斯兰教,他失望地感概道:“为何跟这些学者交流如此艰难呢?”于是他称他们为“沙漠性学者”(????????????),将他们比作了荒无人烟的、毫无植被的干枯荒漠。
沙特阿拉伯的元老级学者们,如阿布都·阿齐兹·本·巴兹、穆罕默德·本·萨里赫·吴赛敏、阿布都·拉赫曼·阿里谢赫、萨里赫·本·佛扎尼等没有师从任何伊斯兰学者学习过伊斯兰教知识,更没有在任何伊斯兰大学学习过伊斯兰教相关学科,因为沙特阿拉伯是所有穆斯林阿拉伯国家中建立大学最晚的国家。在沙特阿拉伯建立大学前,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土耳其、伊拉克等国家已有世界盛名的著名伊斯兰大学和高等学院,沙特的学者们没有前去这些大学和学院学习深造过《古兰经》学、圣训学、经注学、法学、修辞语法学等伊斯兰教的所有知识。他们都是从民间背诵《古兰经》的小学“空塔比”毕业的,就这样,他们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宗教最高职位,他们控制了沙特乃至海湾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教育、经济、妇女事务、社会道德等。
为什么小学毕业的“学者”会管控一个国家的宗教呢?这是由于沙特执政体制的特殊性造成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内志两大家族联盟经营的,由伊本·阿布都·万哈比家族(现代称之为“谢赫家族”)主管宗教,沙特家族则主管世俗政权。沙特建国后,四大法学派被“万哈比”势力覆灭,一部分四大学派各类伊斯兰学者人才均遭到残酷清洗,另一部分则背井离乡逃亡至邻国。新政权采用了一整套激进的反“伊斯兰法学派”措施和信仰转型方式---“休克式疗法”,即全面推倒原有逊尼大众信仰体系,建立由伊本·阿布都·万哈布创立的“原教旨主义”。这时候,沙特“原教旨主义”覆盖区域根本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学者,于是一些拥护“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的机会主义分子乘机独揽宗教大权,任人唯亲,暗箱操作,大搞部落家族关系和裙带关系,在宗教事务的各个部门与职位安插毫无知识水平的“空塔比”小学毕业的平庸之辈。沙特阿拉伯刚建国后,圣寺和禁寺一度缺乏领拜的诵经家,只好从“空塔比”小学紧急抽调一些一般水准的领拜师。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60、70年代,直至由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及其学者帮助创立第一所大学。
该书作者写道:“………沙特阿拉伯的大学是由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学者一手建立起来的,包括师资力量的培训、教育模式、教材的制定、图书馆建设、各学院的创建等……,但是大学的运作、教材的选用、信仰意识形态的普及都是由那些元老级的“空塔比”小学的“谢赫”及其学生们控制,他们制定的教材充斥着各种极端的、不可理喻的内容………他们将伊斯兰教与“贝都因人”的习俗与传统混淆在一起,他们根据“贝都因人”的习俗与传统注释《古兰经》,解释圣训………沙特家族与谢赫家族达成的共管国家的秘密协定导致与谢赫家族关系密切的昏庸无能的“元老级学者”坐大,他们向中小学、大学教材强行植入伊本·阿布都·万哈比的信仰思想。加之沙特学生养尊处优,懒散不动脑子,至今,沙特大学没有培育出一位圣训学家、伊斯兰思想家、经注学家、教义学家,而且更加可怕的现实是,那里的研究生、博士生的知识水平还不及埃及、土耳其、马来西亚等穆斯林国家三流大学的本科生………。”
他在第75页中写道:“年,英国剑桥大学下属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研究中心发表报告指出,沙特阿拉伯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强名单,今后也不会。沙特阿拉伯的大学论文发表量不及世界三流大学的三分之一,而且论文抄袭相当严重……其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不如亚洲和非洲最差大学。报告还指出:沙特阿拉伯各大学教授教师年龄趋向年轻化、无能化是那些元老级学者干涉和操控本国教育的结局……”
--------
注释:
[1],穆罕默德·安萨里(--)是埃及爱资哈尔著名学者、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宣教家、伊斯兰的捍卫者、极端思想的克星、是一个中正的逊尼大众派的学者。生于埃及,归真于沙特阿拉伯,安葬于麦地那“白格尔”陵园。年被沙特麦加温姆·古拉大学借调,担任教授。年担任埃及宗教基金部副部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j/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