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世界的海陆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海拔最低的是欧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分界线(苏/非/亚),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白令海峡是亚、北美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马六甲海峡连接了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世界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但也会发生火山地震。
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从所属大陆来看属于亚欧大陆,但从板块来看却属于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由南极洲板块和南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面积会不断的扩大;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将会缩小。
世界整体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从太空看任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课后练习
例题1:
(·山东省初二期中)读某半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位于④与③大洲的之间的重要海峡是
A.白令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图中的大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
A.③B.②
C.④D.①
3.大洲①②③④所包围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
1.C2.D3.B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个大洋,它们连为一体,进行分析解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④亚洲与③大洋洲的之间的重要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故选:C。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其中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D。
3.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南极洲,②是非洲,③是大洋洲,④是亚洲;它们之间所包围的大洋是印度洋,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洋;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
02气候
▎知识讲解
易错易混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风力符号,看风的来向,例如:表示西北风4级。
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即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半球相反。
夏季:陆地气温大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口诀:同纬度,夏陆热,冬海热)
但要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1月份为冬季,7月份为夏季。
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主要指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世界的气候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中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都分为两季。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
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
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世界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亚欧大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
中南半岛与印度半岛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分为旱雨两季,而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分为热季、雨季、凉季三季。
印度河流域主要种小麦的原因并非是小麦喜欢干旱,而是小麦耐旱。
东南亚的高架屋主要受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的影响。
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主要是受炎热少雨的沙漠气候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直立性很强的优点。
沙特阿拉伯地区人们将床铺安排在屋顶上的原因是:该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少蚊虫,夜晚的屋顶凉快。
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不仅需要河流水量丰富,还需要地势落差大。
世界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温带,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尤其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最适合葡萄生长。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差异。
课后练习
例题2:
(·山东省初二期中)读安第斯山南段及A、B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地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高温少雨,夏季凉爽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夏季凉爽、冬季炎热,降水均匀
5.导致图中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太阳辐射
4.C5.B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该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一月,所以该地为南半球,图中5—8月份降水多,气温最低,因此属于冬季多雨,气温最高的时间降水少,夏季炎热干燥,故C符合题意。
5.图中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两地位置不同,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B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是山地地形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
本题组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03居民
▎知识讲解
易错易混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主要是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欧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且出现了负增长。
人种是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不仅仅是肤色。
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发达国家最多的是欧洲;混血人种最多的是南美洲。
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非洲不都是黑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拉丁美洲通用语言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其他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三分之一强。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此外发源于西亚的还有犹太教,所以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共同看作是“圣城”,该城市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而佛教发源于南亚的古印度,即今天的尼泊尔,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
印度的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说英语。
世界人口分布总的特点是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带。数量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多;北半球随纬度增高先增加,在高纬度时又减少;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亚洲众多的国家中,日本是唯一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旧聚落要有选择地保护;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别国家的事情。
课后练习
例题3:
(·北京四中初三月考)左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世界整体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随着纬度增高逐渐增加
7.世界人口数量
A.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少
C.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8.世界上
A.气温越高的地区人口越稠密
B.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成正比
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北纬40°附近人口较稠密
6.A7.D8.D
6.世界整体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小;北半球的陆地面积与纬度变化无关;A符合题意。
7.世界人口数量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多;北半球随纬度增高先增加,在高纬度时又减少;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D符合题意。
8.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分布影响很大,从图中可知,气温越高地区,人口稀疏;人口数量与陆地大小无关;内陆地区人口稀疏;北纬40°附近人口稠密;D符合题意。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由地理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j/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