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文物流失海外在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中国历史悠久且文化绚烂,

先辈们留给后世很多的文化宝藏。

然而岁月流转,

历史跌宕,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

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

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建立中国收藏的传统由来已久,多座公私博物馆中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而且藏品质量丝毫不逊于英、法、美等欧美国家。今天就历数一下听说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文物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等级:御物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唐

质地: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确切而言这件乐器和四弦琵琶并不是同一种乐器,四弦琵琶是“曲项”而这件五弦琵琶是“直项”,即琴轸和相以及琴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此种五弦琵琶现已失传,但在敦煌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飞天弹奏此种乐器。在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在此琵琶上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这件乐器是日本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将生前用过的宝物进献给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一千多年无人惊扰,仓库里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

曜变天目茶碗

等级:国宝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南宋

质地:陶瓷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乃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流传到了日本,如今被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据说这样神奇的曜变天目茶碗本有两只,流传到日本后,立即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宝物。到了明治年间,曜变天目茶碗几番辗转,到了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手中,但他认为这只碗堪称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只能观赏,所以尽管岩崎小弥太拥有了这只茶碗,但他一生中,都没有用它喝过茶。

汉倭奴国王金印

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的最珍贵实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质地:黄金

流入日本时间:东汉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地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潇湘卧游图》

等级:国宝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

王羲之《丧乱贴》

等级:御物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禅宗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对贾似道而遭通缉。此人画法极具禅意,每幅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这组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猛虎食人卣

等级:无

价值:商周青铜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质地:青铜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商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是商代的盛酒器,共有两件,相传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宁乡市沩山乡境内),后来都流落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较著名,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卣作为一件礼器,它是贵族阶层的标志,商代以虎作为该器物的表面纹饰,是试图显示贵族权势的威严。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有比这件更奇异复杂的了。

《无准师范像》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南宋

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禅师的肖像画,在日本人称为顶相。唐宋禅宗的很多门派在中国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于是宋代的禅宗艺术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

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无准师范是宋理宗的国师,径山寺主持,南宋佛门的领袖,这幅肖像画特别重视面部的表情细节,不经意的传达了禅师智慧风趣的风范,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也无一幅能出其右。

李迪《红白芙蓉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花鸟画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年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红芙蓉图

白芙蓉图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芙蓉的品种应为醉芙蓉,最初花呈白色,接着会逐渐带有红色。本画的描写极为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从画中可见作者对芙蓉的生态观察精细入微,尤如花瓣在绢素上微微伸展,发出悠香扑鼻的花味,使观者有怡心悦目之感,花叶与花蕾的轮廓线各不相同,叶用线勾勒素描,叶脉清晰,可见阴面阳面之别;花蕾的画线较为鲜活而富有弹性。。这两幅画原来是圆明园的秘藏,后来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在此唐绘指自中国带回日本的绘画),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

《菩萨处胎经》

等级:国宝

价值:人间传世最古老的写经

年代:西魏大统十六年(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不可思议。日方展出了几件唐朝时候流入日本的写经,精美至极,特别是这份菩萨处胎经,完全就是压场的宝物,精美的纸张,稳健的笔意,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神品。

流失到日本的中国国宝

明代青绿山水手卷《丝路山水地图》

《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是明代中后期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城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它的出现以实物证明了在西方地图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对世界地理,特别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已有清晰的认识。这幅画在被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之前,曾经被日本近江富商藤井善助买下,收藏在日本藤井有邻馆大约80年之久。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册页,纸本淡设色,26.8×50.3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代南唐董源《寒林重汀图》绢本,墨笔,淡设色。纵:.5、横:.5厘米。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

北宋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挂轴,绢本,墨色,纵.3cm,横.9cm。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北宋赵佶《桃鸠图》纵26.1厘米,横28.5厘米,绢本设色册页,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李迪《蜻蜓花狸》大阪市立美术馆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图》绢本,水墨淡设色,.3×49.7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毛益《蜀葵戏猫》大和文华馆

宋法常《六柿图》大德寺

宋法常《芙蓉图》大德寺

晋王羲之《丧乱帖》藏日本皇宫

南宋《林檎花图》富山纪念馆

南宋《观瀑图》大阪市立美术馆

北宋竹塘宿雁图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牧牛图》大阪市立美术馆

看了这么多精美绝伦的中国文物,你是不是感叹中国古代匠人的独具匠心呢?当然,这里盘点的文物,只是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冰山一角,还有无数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一段时间以来,海内外对文物返还的问题争论不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很难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流失文物回到祖国。

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祝福党的百年华诞#!

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再到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奋斗。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不负人民,继续前进!祝福伟大的祖国!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j/81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