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欧佩克同意减产9个月新华社新媒体


欧佩克同意减产9个月

海洋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4个成员国1日在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总部会商后宣布,同意把6月底到期的原油减产协议再延长9个月,至明年3月。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有望在当地时间2日与欧佩克成员国会晤后加入减产协议。

欧佩克1日就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确立长期联盟的宪章草案达成一致。草案将在各国政府批准后生效。

欧佩克轮值主席、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曼努埃尔·克韦多1日宣布,成员国同意把原油减产协议再延长9个月。沙特阿拉伯能源、工业和矿业产业大臣哈立德·法利赫说,各方“一致”同意继续减产。

法利赫预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2日会晤后加入减产协议。

沙特主导的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年起协调减产,以提振油价、减少过剩原油库存。减产协议随后多次延长。依据去年底达成的协议,参与方今年起以去年10月产量为基准,日均减产原油万桶;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分别日均减产80万桶和40万桶。

彭博社报道,受美国对伊朗制裁以及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下滑影响,协议参与方实际减产量高于日均万桶。其中,沙特单方面加大本国减产量,6月日均产油万桶,承诺7月日均产油不高于万桶。伊朗、委内瑞拉和利比亚不受去年底减产协议限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1日晚说,愿考虑沙特提议,以年至年平均原油生产水平为目标指标实施减产。

现有减产协议铆定的是最近5年平均原油生产水平。与年至年相比,近5年全球原油供需量显著提高。

法新社报道,欧佩克原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近三分之一。加上参与减产协议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几乎占全球“半壁江山”。

按照彭博社的说法,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三年前开始合作减产原本是去库存的“短期弥补”措施,减产协议多次延长,显现页岩油开发对传统原油市场的冲击。

尽管减产策略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油价,但欧佩克占全球市场份额降至年以来最低。美国原油产量同期飙升。美国既不是欧佩克成员国,也没有参与减产协议,近年大力开发页岩油,今年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世界头号原油生产国。

为确定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结成正式、长期联盟的“合作宪章”文本,欧佩克成员国1日磋商6小时。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主要分歧方是沙特和伊朗。双方就文本内容发生争论,但最终达成一致。宪章文本随后将交由各国政府批准。

伊朗方面对沙特和俄罗斯率先同意减产持保留意见。沙特和俄罗斯领导人6月底在日本大阪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就延长减产协议达成一致,但没有确定具体延长期限。

欧佩克成员国1日同意尼日利亚籍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多连任,为期三年。巴尔金多的首届任期8月到期。

就原油市场前景,国际能源署等市场观察机构先前下调原油需求预估,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分析欧佩克同意继续减产的原因,大宗商品对冲基金“菲利普原油”创办人安德鲁·多德森告诉彭博社:“原油市场对减产协议延长感到兴奋,但欧佩克似乎日益担忧需求。”

路透社对市场分析师所作访谈显示,不少人判断油价可能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挤压需求、美国原油冲击市场而停滞。

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1日说,大阪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后,他对下半年全球经济前景更加乐观。在他看来,美国原油产量可能在达到峰值后进入平台期。

美国券商雷蒙德—詹姆斯合伙公司能源分析师帕维尔·莫尔恰诺夫预测,欧佩克同意的减产量足以抵消近几个月投资者经历的需求担忧。他告诉美联社,全球原油需求量可能日均减少20万桶至30万桶,而欧佩克的原油供应量日均减少大约万桶。

原油市场正面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莫尔恰诺夫认为,油价今后几个月可能攀升,但欧佩克以外的其他变量同样可能影响油价走势。(完)(新华社专特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105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