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近距离亲身感受利雅得之变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在外交记者圈子中,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观察一个国家最好的途径,就是抵达和离开的路上。沙特立志发展诸如旅游业这样的服务业,为了探听虚实,我凌晨从多哈飞到利雅得,刚下飞机,立下感受到了“下马威”。

倒不是一身短裤成了拦路虎,问题出在了签证上。本来世界杯期间,沙特铺天盖地的广告言之凿凿,只要你手持多哈发放相当于签证的“哈亚卡”(球迷认证),那么沙特就会给你电子签证。我当真费了一番功夫在多哈申请,心甘情愿付了25美元的保险费。结果到了边境检查就被满脸堆笑的官员拦了下来:对不起,我们不认。

和我有一样遭遇的还有几名美国球迷,大家直呼中了计。我开玩笑说,“你拿美国护照,还一身短裤,沙特能让入境已经算你占了便宜。”四年前的沙特从来不发放旅游签证,因此被环球旅行者视为旅游最后一站。中国驻沙特使领馆早几年的提示是,如果你有以色列签证,那么请换本护照再来。另外,麦地那和麦加是非穆斯林的禁地。

其实,就算到了今天,中文世界中有关沙特旅行的手记和指南多出自中国企业在地员工之笔,最详细的当属英年早逝的文博人刘拓,他数年前孤身从红海之滨的吉达一路北上,最远抵达和约旦佩特拉同属纳巴泰文明的奥拉古城。

我和刘拓的行程正好相反。这是我第一次访问利雅得,在向一名女性签证官刷卡支付出了昂贵的签证费后,我心安理得坐上了前往市里的车。司机是摩洛哥人,对沙特放开旅游业十分憧憬,要知道在“石油比水便宜”的沙特,几乎人手一辆车。因此,他格外希望有外国游客能帮衬生意。

刚刚成功访问沙特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说,利雅得变化很大。从空中看,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沙漠之城,连绿洲都算不上。在蔓延无边的黄色沙壤中,沙特王室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硬是将一个带城门的小镇,建成了一个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国际都市。特别是沿街正在兴建的快速交通系统,令人愈发感觉到,空气中都流淌着一种“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味道。

其实,和利雅得差不多,我在前一站多哈也有这种感觉。荒漠中,好像阿拉丁神灯显灵,像变魔法一样多出了很多道路。一名西方国家的道路工程师自豪地告诉我,多哈为了世界杯新修的几条路,都是他们的功劳。道路是表,交通的管理系统才是里,多哈和沙特,都引进了西方交通管理公司。

中东国家你争我赶进行公共交通投资,先人一步的游客只能“望车兴叹”,要么租车自驾,要么只好跟团游。要知道,目前沙特的旅行团报价都是十几万人民币。我两种哪个都没选择,靠着网约车完成了利雅得之行。

在这里根本不用想遇到国人面孔,但有意思的是,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看到我是中国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中国no.1(中国第一)”。我和几个网约车司机简单聊过他们为何普遍亲近中国,答案也简单:中国不敌视伊斯兰文明,不干涉我们走的道路。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那就是有些西方大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特别是对“沙漠民主”这种国体抱有敌意。如此说来,好像这些西方大国才成了“非我民主,格杀勿论”的极端恐怖分子。

想要了解“沙漠民主”的前世今生,一定不能错过马斯马克城堡。年1月15日凌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率领他的家族和亲信,一举击败了当时的拉希德政权将领伊本·阿基兰,开启了如今沙特王权的统治,实现了历史上第三次半岛统一。

马斯马克城堡简直就是沙特版的“红色教育基地”,在大门外,随国王英勇杀敌的家族成员名字被一一铭刻。在仅能容纳一人进出的小门上,向导特意让我留意阿齐兹国王亲自投掷的剑矛。整个城堡除了展示沙特三次统一的历史外,最重要的就是国王留下的金句,还有随他建立王国的同姓家族成员生平。

讲起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可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我认为研究沙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这个国家神权和君权的互动关系。一边走一边和向导讨论,最终他吐出了心声,那就是和早年国王和宗教领袖分权不同,如今国王牢牢将君权和神权定于一尊。这印证了我的判断,如今沙特的温和改革,根源就是在于国王掌握了神权。

和多哈埃米尔家族一样,沙特新一代王室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品味高雅。在雄心勃勃的城市景观设计和改造上,他们不惜重金聘请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

在我看来,昔日的荒漠如果真正想变成绿洲,确实离不开中国朋友。除了上文提到从零到一建设的公共交通系统外,处于沙漠中心的利雅得未来发展只有“绿色可持续”唯一途径。在利雅得期间,不止一名本地朋友请我推荐中国节能环保企业。看来,中国的绿色之变也让他们早有耳闻。在一个晴好的天气飞往红海之滨吉达,看到横亘在沙漠中的公路,我想象着亚洲东西两端的中国和沙特,未来一定存在无比美好的绿色交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ylq

jfdaily.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110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