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花2400亿买下废弃油田,曾被嘲笑的中国


“黑色的金子”

“工业的血液”

这是人们对石油的形容,足以看出石油有多重要。

中国为何成23国眼红的对象

年,位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的卡沙甘油田首次被发现,该油田探明储量达到亿桶。

预计在巅峰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开采万桶,一天开采的石油量便可以满足10%欧洲地区的日消费需求。除了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这里还有着大量天然气。

由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采技术还不足以对该油田进行开采,所以该油田对哈萨克斯坦来讲实际上无法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无奈之下哈萨克斯坦只能借助其他国家帮忙开采这一油田。

在了解哈方有意对外开放该油田之后,各国前赴后继想要来到这里投资,甚至因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有意拿下这块肥肉的23个国家就开采石油达成共识,然而等到了解具体环境之后,23个国家打起了退堂鼓。

卡沙甘油田处于气候严寒的地区,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开采石油。即使能够成功开采石油,石油的产量也无法达到预期,就连收回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

各国投资者在发现这一问题之后,选择放弃投资开发该油田,然而中国在年却花费亿元买下该油田。

西方国家认为中国花了亿元购买了一块毫无用处的土地,当时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这一决定是愚蠢的,甚至还对中国发出了嘲笑。但是中国没有进行回应,而是紧锣密鼓地针对该油田的开发进行谋篇布局。

令西方国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在他们眼中是无法逾越的难题时,在中国的面前却变得手到擒来。

中国专家结合当地实际条件,最终成功拿出开发卡沙甘油田的方案,攻克了道道技术难关。

为了方便运输,中国修建长达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目前该石油管道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输送多达万吨的石油,截止至目前输送的石油量已经超过1亿吨。

这条油气管道同中国西部地区直接相连,中国在卡沙甘开采的石油可以通过这条输油管道进入中国西部地区,再通过中国国内的输油管道运送至东部沿海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还可以利用这条输油管道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

各项基础设施的建成,也为开采卡沙甘油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年中国在卡沙甘油田的产油量可达到每日42万桶。

就这样一块在西方国家眼里的废地,却成为了中国的宝地,西方国家看到这一幕便眼红了,有些国家甚至恬不知耻地表示要同中国开展合作。

中国是原油进口大国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年上半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产油量位居世界第六。

从产油量来看,中国也是世界上的产油大国,但实际上中国对石油需求远远超过国内石油供给,因此中国被迫从海外源源不断进口石油。

根据具体数据来看,年上半年,中国累计从海外进口万吨,与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9.9%,而国内的石油开采增速却仅维持在1.7%。

需要注意的是年上半年,中国有一半的时间在同疫情做斗争,国内出现停工停产,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有所下降。

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量依旧保持增加,足以想象中国有多么依赖海外石油。

过分依赖从海外进口石油,意味着全球石油价格稍微有一点波动,中国国内有可能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自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油价价格已经达到70美元/桶,并且继续呈增长趋势。截止至6月15日,原油期货价格72.12美元/桶,涨幅达到1.75%。

去年12月31日,美国油价仅为48.18美元/桶,也就是说在6个月的时间里,油价上涨50%。许多人数估计接下来的油价将会进一步飙升,不排除达到美元/桶。

受国际油价飙升影响,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数量有所下跌。今年前5个月,中国累计从海外进口万吨石油,与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3%,而5月份从海外进口了万吨,石油与同期相比萎缩14.6%。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中国早在去年油价下跌时便从海外囤了2.69亿吨原油。去年中国累计从海外进口5.亿吨石油,每日进口石油量大约保持在万桶,与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7.5%。

可以看出中国国内的石油市场十分庞大,因此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抢占中国石油市场,为此沙特阿拉伯还和俄罗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年中东主要产油国沙特率先降低石油价格,凭借价格优势,沙特阿拉伯累计向中国出口8,万吨石油,成为中国石油进口最大来源国。俄罗斯去年出口到中国的石油量达到8,万吨,可见这个数量也不容小觑。

就目前来看,等到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之间的石油管道建设完工之后,俄罗斯出口石油到中国更加具备优势,俄罗斯比较有可能笑到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对石油的需求还没有达到峰值,各个国家也在苦心规划如何进入更为广泛的中国市场。

去年伊拉克出口到中国的石油量达到万吨,比同期相比增长了16%,伊拉克也成功跻身为中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

除此之外,美国也在积极扩大在华石油市场的份额。不过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石油开采量也有一定的限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石油量或不会发生较大波动。

在国际油价出现飙升的情况下,中国自然不会盲目从海外继续加大进口石油。今年上半年中国总共从海外进口2.亿吨石油,与同期相比萎缩3%,可是近8年来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在同期出现萎缩。

接下来看中国主要石油进口国,中国第一石油进口来源国为沙特阿拉伯,去年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万桶石油,俄罗斯则凭借日均对华出口万桶位列第二。

去年中国累计从美国进口.03万吨石油,美国乃是中国第九大石油进口来源国,而第十名则是挪威。

中国石油有何隐患?

众所周知,中国过分依赖从海外进口石油对中国来讲不是一件好事。当前全球大部分石油资源集中在中东地区,而中东地区又是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直接导致石油价格容易发生较大波动,去年7月份国际油价为每桶美元,而今年1月份国际油价每桶跌至40美元,可见国际油价起伏较大。

但对于中国等石油进口大国来讲,石油价格的波动随时有可能会让中国承受重大损失,因此对海外石油依存度较高,也成为了中国能源领域最大安全隐患。

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中国以每年增加0万吨的趋势从海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当时中国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为6%,而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50%。

去年中国国内产油量为1.89亿吨,而进口石油量却达到了1.99亿吨,相当于我国消耗的石油50%来自进口。

部分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中国面临着极其脆弱的石油战略环境,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开展大规模的石油贸易也是正常情况,那为何中国还会源源不断从海外进口石油呢?

第一,中国产油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中国每日生产石油量为.6万桶,中国每日石油消费量达到万桶。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产量却没有明显提高,导致中国无法实现石油自给自足。

第二,中国石油储量分布不均。中国东北和西北是石油量比较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石油开采条件恶劣,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另外中国国内的原油品质普遍较差,石油含碳量过高,开采出石油之后还要进行提纯等各种工作,这也会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

第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对石油需求量大,但是大部分石油储存在东北、西北,中西部地区。

这些地区的石油开采出来之后,经过长途运输到东部沿海需求量较大的地区,需要耗费高昂的运输成本。

第四,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性价比高。中国国内开采石油面临着诸多问题,并且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相比之下从海外进口石油反而更加便宜。

除此之外,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当前在开采过程中也要保障未来子孙后代有石油可用,这样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遇到其他国家利用石油卡中国脖子,中国也可以随时在国内开采石油。

中国有何准备?

近些年来,中国虽然大部分石油依赖进口,但中国也没有停下国内勘测石油的步伐。年,中国在庆城地区探明页岩油储量达到3.59亿吨,年又在这一地区新探明1.43亿吨页岩油储量,今年5月份这一地区又发现了5.5亿吨页岩油,也就是说中国仅仅花了三年时间,便在庆城地区探明10亿吨的石油。

中国国内探明的石油越来越多,进口压力也会越来越小,这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各大海外石油开采项目,不断拓宽进口渠道。

中国在通过进口石油缓解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寻找更多的本土石油,在庆城区发现的10亿吨油田足以满足中国5年的使用需求。不过由于现有开采技术条件落后等诸多因素,中国想要开采这10亿吨石油绝非易事。

除此之外,今年六月份,中石油集团发现一个储量达到10亿吨的超大油田,该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富满地区,中石油本次发现的超大油田是该地区近10年来发现规模最大的油田。

塔里木储备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截止至目前已经探明的油气储量达到亿吨,今年前5个月塔里木累计生产万吨油气,与同期相比增加54万吨。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勘探不断深入,中国发现渤海油田等诸多大型油田。大庆油田目前的产油量依旧十分可观,每年可以开采出万吨石油。

中国探明油气数量越多,意味着中国能源供应越有保障。但中国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停止从海外进口石油,既然这样那中国又有哪些措施能够防患于未然呢?

第一,不断推动油气供给多元化。中国进口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但中东地区的石油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国手里。

当中美关系恶化到了一定程度,美国极有可能利用中东石油卡中国脖子,因此能否实现油气供给多元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推动石油企业走出中东,在世界各地寻找更多的能源供给同海外国家或企业,与之于石油开采等诸多领域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

第二,打造实力强大的海运船队,为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中国从海外进口石油主要以海运为主,但中国现有的油轮规模无法满足大规模运输石油的需求。

从世界来看,一般比较依赖从海外进口石油的国家都拥有着一支庞大的石油运输船队,团队可以承担50%的石油运输。

以日本为例,日本每年从海外进口的石油量超过2.5亿吨,但这部分石油的运输大部分由日本船东的油轮承担,几乎承担了80%的运输任务。

接下来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应该进一步打造大型油轮,让更多油轮承担从海外运输石油的任务,争取导致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运船队,保证中国能源运输安全。

第三,加快推进港口建设,确保石油供应稳定。中国目前的港口还无法满足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运输需求,海运行业也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

大量运输石油的船只频繁往返中国会给中国港口吞吐率带来不小的考验,港口成为是否能够保证石油供应通畅的关键因素。

中国拥有长长的海岸线,但是价值较高的港口较少,中国仍然需要更多大型港口。

中国应该利用海岸线的优势,继续推进港口建设,打造深水航道等各种配套设施解决船舶不足等各种问题,争取早日满足大型油轮进出的需求。

第四,保障有充足的石油储备,冷静看待有可能出现的石油短缺。许多西方国家也像中国一样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石油,但是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建立起了国家战略需求储备,并且配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石油储备都可以满足短时间内的使用需求,同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努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如果预见突发情况,中国有可能会陷入无石油可用的困境。因此中国必须要迅速打造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第五,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使用利用效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没有过多纠结石油资源浪费等各种问题,中国在使用石油的过程中还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尽快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定调整,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现循环利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国有源源不断的石油可用。

当前中国已经在采取实际行动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中国的石油业务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位居能源产量第一,石油产量位居第二。

中国去年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将在10年之内实现“碳达峰”,40年之内达到“碳中和”。

中石油表示,预计将花5年时间达到“碳达峰”,年实现“碳中和”。中石化达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同中石油一样,但是“碳达峰”则规定在国家实现“碳达峰”之前,提出这些目标意味着传统的石油企业需要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变革。

原本发展主要依赖能源消耗量,在低碳目标的推动下,应该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推动技术创新。

中石油对此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表示接下来将会继续推广天然气替代能源,推动从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使用清洁能源,不断开发各种新能源,争取早日成为一家综合能源公司。与此同时,中石油认为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低碳的目标,尽量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年中石油天然气产量约占所有能源产量55%左右。

中石化方面也在不断加快勘探天然气的步伐,去年中石化天然气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占比达到公司油气产能41%。

中国在年便提出要将天然气当作中国主要能源之一,自中国提出这个目标以来,中国每年的天然气产量以亿立方米以上递增。

当前全国有多个天然气生产基地,预计年全国天然气的产量将正式超过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若能实现这一目标对能源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国提出大力开发天然气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业也纷纷转向新能源领域,不断开发新能源业务。

当前风能也是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海上是风能比较丰富的地方,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也将风能列为开发重点。

中石油所在的矿区光热等各种资源丰富,可以凭借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同光热等资源有关的新能源。

当前风能和光伏是可再生能源市场比较受欢迎的新兴能源,根据国家规划,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将达到12亿千瓦,而去年年底这一数据仅达到5.34亿千瓦,也就是说在这10年的时间里总装机量可能还会增长一倍,这对中石油的能源布局来讲是有利的。

中石化目前则比较看重氢能,中石化目前的氢能开发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大约能够生产万吨氢能。全球有14%以上的氢能来自中石化,未来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氢能公司。

除此之外,中国三大能源企业还在大力发展碳移除技术,能源企业主要发展方向为节能减排和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即便如此,接下来中国的碳排放依旧会继续增加,所以需要考虑如何将生产的二氧化碳抵消掉,这就需要运用到碳移除技术。

碳移除主要依靠扩大森林种植面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如今在中国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之后,中国的能源企业也在行动,而这一转变将会在能源行业掀起全方位的变革。能否完成这一目标具有时代意义,也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原本许多国家不看好中国购买卡沙甘油田,但是中国却用实际行动将这块外国眼里的废地变成了宝地,可见中国有能力扩大石油进口渠道,也有能力储备更多的石油,而且中国也在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中国绝对不会被其他国家利用石油卡脖子。

今天的世界日新月异,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在这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只要中国擦亮眼睛及时调整布局,方能够成为时代的宠儿,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110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