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次历史考试中有道题: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
在三百多份答案中,不少学生都回答“武训”。
武训不过是一个要饭的,目不识丁,却发愿办义学,为穷孩子争取识字学道理的机会,这血肉之躯如佛祖般,大智为众生,被世人称“千古奇丐“,只此一人。
◆起
年,武训生于今冠县柳林镇武家庄,俩哥四个姐,排行老七,武七便是他的大名。
地少人多家里穷,8岁那年,山东闹饥荒,父亲去世,家里也更艰辛,武训随母乞讨为生。
讨饭时,小孩武训常做鬼脸、耍小把戏,逗人发笑。往往他自己讨的比和母亲一起去还要多。
自小,武训就掌握了乞讨的基本技能。
但不能老要饭,要饭娶不上媳妇,得去找点活做,挣钱才是正经事。
15岁,武训去姨夫家做工,最后姨夫以“我收留你,给你一口饭吃就算是莫大的恩惠了,还要什么工钱?”的混蛋逻辑混账收场。
17岁,武训到馆陶县东北薛店村地主李廪生做工,他涉世尚浅,勤勤恳恳干了三年,未曾结账。
因母亲生病,找东家支钱,未想东家拿出伪造账簿:“某月某日支取几百文,某月某日支取几百文。”并声称:“你早就支完了工钱,还来诈钱。”一顿拳打脚踢,推出门外,在破庙昏睡三天,武训这个将死之人,还是醒了过来。
醒即悟,武训也明白了这世道:“扛活(即打工)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他剪掉长辫,留奇异发式,意为“左边剃,右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左边留,右边剃,修个义学不费力。”
他不回家,也不做工,口唱歌谣,以义学为梦,乞讨为生,游荡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世间多了一个疯癫之人。
谁也不知道他在半生半死的庙里想了什么,但寺庙似乎激发了他的灵心,让他顿悟精神,不但立了办义学的愿,还出口成章,以歌谣应对人世间的嬉笑怒骂。
这一年,武训21岁。
◆讨
为了钱,武训讨到东西就立刻转卖,换成钱,讨到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卖出去后,自己去捡烂菜叶吃。
路人见到,问他图啥。
他便唱:“吃得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笑答不解。
他把义学挂在嘴边,不被人理解,受人耻笑,人们以为他害了“义学症”,并以此为绰号喊他,他不以为然,还是以唱作答:“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他做农活、杂耍、学手艺,放贷给其他农民、用最大的可能攒钱。见多便识广,只要能换钱,他都去干,保媒拉纤都不在话下。
挣钱的方式万万种,但他没有忘记“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的始愿。
35岁那年,母亲崔氏去世,武训与两位哥哥分家,卖掉房产。此时,武七已有多吊钱。
他没有家,存钱时,又被姐夫骗掉。一切又从头开始,他从未退却。
寻找可靠的人帮其存款放贷生息是当务之急,武训寻到馆陶县武进士娄峻岭,但娄峻岭笑他是个要饭的,不愿替他存钱放贷。武训在其门口叩跪一天一夜,感动娄峻岭。
柳林镇开明〝地主〞郭芬、穆云捐出3.87亩土地,够盖义学了。武训跪请进士杨树芳先生,替他筹划兴办义学的事。
武训为省钱,亲自搬砖、抬水、运木料。在杨树芳等人的主持下,不到一年,柳林镇东门外的崇贤义塾于年春天开学。
这一年武训51岁。
从21岁到51岁,是一个人最黄金的年纪。而这30年,武训以不变之衷心,乞讨为生,用尽各种办法,终成办义学的愿望。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学
有了学校,但他不曾占用任何一间,荒郊野外与走廊,都是他的栖身之所。更不与同学同食饭菜,残羹冷炙,填饱肚子便是。
一日,太阳已出,学生到齐,老师崔隼未来上课,武训悄声跪在崔隼床前,崔隼醒来,自感惭愧,从此不再懈怠。
有学生学习不用功,他跪在学生面前,自言唱到:“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读书不用心,回家无脸见母亲。”
千佛寺僧人想办义学,钱不够,武训捐助余吊钱,在今天的临清八岔路杨二庄兴办第二所义学。
此时的武训,一有机会,还是一路乞讨,在临清,他发现了很多穷人家上不起学的孩子,决定在此兴办义学,年春天,御史巷义塾开学。
同年4月,武训病倒了。他躺在御史巷义塾的房檐下,不吃饭、不服药,每天只喝几口清水,听着学校里的朗朗读书声便心生满足。
23日,武训带着微笑走进另一个世界。
遵武训遗嘱,葬于今冠县柳林镇崇贤义塾东侧,送殡之日,沿途观者人山人海,师生哭声震天。
这一年武训59岁。
◆赞
21岁之后的38年里,武训日复一日,做最简单的事,从未懈怠,终成大事。
山东巡抚赐武七名“训”,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捐银二百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武训并不以为然。
年山东巡抚衙门为武训修葺陵墓、建武训祠,立碑为纪。
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梁启超、陶行知等人都对武训的办学精神给予了颂扬。
山东民众甚至直呼武训为“武圣人”。在国外,武训被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国歌作者田汉赞扬武训:“以个人行乞所得在堂邑馆陶临清等地建立义学……我们的能力地位远过武训者甚多……倘使都这样来,平民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
于此,一个最无力的人,只因最简单的重复坚持,做成了大多数所谓能力“超群”的人不能企及的事。倘若,武训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我想也不过如此:重复的简单,这是这人世间最艰难的部分。
年前,全国共有七省三十多处学校以武训名字命名,武训这个名字,以最原始最朴素的姿态,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
◆批
年《武训传》上映,让这个已经化骨的血肉之躯,成为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蔓延全国,《武训传》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禁片。
新中国的新生活,显然不需要一位”甘为乞讨者“、“甘向旧势力下跪与妥协“的人民教育家。
而对于武训来说,一个在最艰苦的人世体验里也从未腾挪信念的乞讨者,也不是谁都可以改变他已经做过的,那些穿越时代与岁月的光辉事迹,以最原始最朴素的姿态。
“他一个叫花子,他自己念不起书,帮助别人念书,这有什么坏处呢?”季羡林口述。
年夏天,红卫兵们高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砸开了这位“奇丐”的坟墓。武训这么一个乞丐,却成为大地主、大流氓的代称。
而对武训而言,生前,他对黄马褂似的赞誉并不动容,身后,这诋毁又算得了什么?
那些所谓赞美和诋毁,跟武训又有什么关系。
武训,也只是干他自己想干的事儿而已。
好在,年9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胡乔木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电影《武训传》在蒙冤34年之后,终于得到平反昭雪。
年底,《武训传》又被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武训传》雪藏50余年后首见天日。
◆记
无论世界怎么变,武训是否处在批判中,是不是读书识字,是不是一个乞讨者,我们心里都应该有个认同:武训不得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置信的血肉之躯,穿越人群、穿越时代、穿越阶级、穿越一切。
而这个在地球匆匆走过的血肉之躯,给我们最朴素最简单的启示,冠县人应该知道,世人更应该纪念,在今天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
他的名字叫武训。
祝武训先生教师节快乐。
如本条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许临时
编辑:Lincus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两毛!转发涨三毛!
点了赞别忘记转发哦!谢谢支持!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白殿疯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jn/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