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动画刷新了很多人的下限。
回想我们小的时候能有《葫芦兄弟》、《西游记》那样精彩的动画作品。
今天呢,还有什么,别说是《熊出没》和《喜羊羊与灰太狼》。
其实我们小时候除了动画之外,真人电影,也有很多,《乌龙院》、《小鬼当家》……
当然,还有一部永远绕不开的—《三毛》。
《三毛》是中国著名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所绘,
绝对称得上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三毛》漫画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IP,IP就是要各种改编。建国那年这部IP改编作品《三毛流浪记》就诞生了。相比于建国时的版本,大家更为熟悉的是另一部三毛电影—《三毛从军记》。好于93%的喜剧片,经典属性无可置疑,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喜剧电影之一。神奇之处是好于80%的战争片,一部定位为儿童片的电影打败了一堆严肃的电影,这本身就是个讽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毛》作者张乐平先生逝世于年,而这部电影于年上映,也就是说,这是张乐平先生最后的作品。导演张建亚,以后现代手法在第五代导演中独树一帜。所谓后现代,就是纪录片与真人表演相互交叉,漫画与现实交叉,各种拼贴和解构。而最能代表张建亚风格的,还是当属:《三毛从军记》——后现代喜剧集大成之作,比“星爷”那部奉为后现代神作的《大话西游》还早了不少时间。当然成为经典脱离不了演员的努力。49年版本的三毛深入人心,但是当时的扮演者王龙基先生已经年过半百,只能转由年龄形象气质相近贾林来扮演三毛。而另一主角老鬼的扮演者是魏宗万,就是那个赖在爱情公寓里为老不尊的大爷。这位老爷子不但能演小人物,还能演大人物:司马懿、屠岸贾、宇文化及……既能喜剧,也能正剧,堪称内地仅存的老戏骨之一。片子定位为儿童片,结构极为简单,单线叙事,以三毛的视角展开。影片开始就交代了抗日战争下民族危亡,号召青壮男子投身军伍的大背景。而三毛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个小角色,小角色的属性是没有好运的,但是小角色也有一颗爱国之心。正是这颗爱国心作祟,三毛本欲飞鞋教训日本人,却不想。。。其实放今天这也就是一城管,但是对于三毛来说,只能装孙子。猝不及防,一个讽刺就这么打过来了。小人物狐假虎威,只能欺压更弱小的。天无绝人之路,恰好碰见就看见一国民党军官在招兵。虎背熊腰的男儿身,却是柔软细致的女儿声,在今天不当网红都对不起这条件。毫无防备,又一个讽刺袭来:外强中干—国民党军官。饶是如此,依然有很多怀揣拳拳爱国之心之人踊跃加入,甚至有这种。。。(这“威武”的身板)三毛一听招兵,精忠报国的心顿时按捺不住。也不记之前因为爱国而吃的亏。要去当兵,可他这基础设施是硬伤啊。相比于三毛这种愣头青,巡警虽然可恶,但是看的比较清。丨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一个巡警敢在一个军官面前说这种话?一级压一级,能压一级是一级。无权者的赤子之心和小权力者的争名夺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满都是讽刺!意气之争,两个不合格的兵入了行伍。究竟有多不合格?最小的尺码都完全够不着。可能三毛唯一的作用就是战前供大家一笑吧!这对于一个投身军旅,志在报国之人是何等的讽刺。但是三毛还是努力参加训练,哪怕依然是个笑话。。。因为战争没有老弱病残,上了战场,都是战士,顶着头皮也得上。而影片也为三毛的从军之路做了个小小的总结:赶鸭子上架。还是最弱小的那一只。虽然三毛弱小,但却有一个岳武穆一样的理想。正是: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年,日军全面侵华,淞沪会战正式打响。前方形势紧张,军营里却一片欢歌笑语,丝袜短裙抹胸齐飞,看得将士心急火燎。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账下犹歌舞。训练时不管怎么样,战场都只有两个字,一生,一死。三毛也不例外,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就上了战场。三毛成了那个不幸中的万幸。哪怕在艰苦的环境局势下,小角色的快乐一样简单,光个膀子,洗着澡,唱个歌,但是这也无法满足,一炮给炸了。笑的背后是对于战争的无可奈何。战争不会给任何人或者生物喘息。配上此情此景,不就是:殃及池鱼。战争惨烈,所有侥幸活下来的,只不过是奈何桥那排队还没排上。所以在抽签选择敢死队时都是避之不及,可到了三毛到好,没选上还主动请缨。终于取得了“胜利”。淞沪会战作为抗日战争中伤亡最惨烈的战斗,只是拖缓了日军的进攻,到了野心家手里,却成了伟大的胜利。这种讽刺意味不言自明。蒋委员长还和三毛合了影,不过效果是这样的。不是三毛太矮,而是事实就是如此,王侯将相帝王家都是埋着一堆的三毛。最是无情帝王家。三毛立了功,调令成为了牛师长的亲兵。所谓亲兵,也就是端茶送水擦皮鞋还兼职看门跑腿,师长一家老小,各种脏活累活都得来。对于战争年代来说,这是一种幸运,不用挂着脑袋往前冲。很快三毛就发现这错了,人性复杂甚至超过了战场上一刀一枪。男盗女娼,勾心斗角,再议成了处理所有事情的口头禅;外面炮火连天,里面戴着防毒面具开舞会。就连风光无限的牛师长背后也是一堆的无可奈何:夫妻貌合神离,敷衍上级、压榨下级、得过且过……牛师长延误战机被撤职,妻离子散、一无所有,却不改醉生梦死,酒后告诉三毛:我们都是小把戏。因为牛师长在别人眼里,如同三毛在牛师长眼里。蝇营狗苟追名逐利,走卒贱民麻木何足惜。牛师长以自杀结束了生命,最后还被风光大葬。一个死去的人都能拿出来做文章,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的讽刺简直无情。三毛经过了这事,终于意识到:很多人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就如同三毛第一次被动的上了战场。这次三毛遇见了他一生的梦想,不再是岳飞,而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小角色不配拥有好运,也不配拥有梦想。梦只能是梦,想想就好了。最后被派往敌人大后方,和老鬼作伴,白了少年头。好生凄凉。将士出生入死,埋骨他乡,却不知烟火满京华。回想三毛一生:前半段的三毛精神亢奋,弱小之躯却跃马扬刀,奋战沙场;后半段的三毛疲惫不堪,见多识广却无能为力,困倦疲乏。无处不在的讽刺,让人禁不住悲哀:人性的凉薄,人心的向背。三毛和许多人一样,被各种的宣传手段所迷惑,爱国大义时刻铭记于心,存亡之际提枪上马就能战,但却不知只是野心政客的工具。名为爱国,实为权力,只可惜了这一堆堆的三毛们,最后只能成为那无数的、无名的华盛顿和岳武穆之一。《三毛》是喜剧,更是悲剧。他在嬉笑怒骂中毁灭了一个人的英雄梦想。弱小的三毛有一颗改变世界的心,义气风发、锐意张扬,任何困难都击不垮。却不敌不过这世界的现实,连退而求其次也不能。
喜中藏悲,这才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可惜,这种片,中国早已绝迹。
电影铺子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jn/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