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3/5397081.html内容简介······
中东,当今世界的战略要地,也是纷争之地。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干预、族裔对抗……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而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和战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大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
“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兵锋直指维也纳的大帝国已经没落。它在欧洲的领土大多已经丧失,而名义上属于帝国的埃及也沦为了英国的附庸。野心勃勃的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基钦纳伯爵已经着手在中东谋取更多利益。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等协约国作战。协约国并不把这个老气横秋的帝国放在眼里,以为能够很快战胜它。年,英法两国发动加利波利战役,企图直取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然而,整场战争竟然演变成了持续多天的壕堑战,最终以英法两国撤军告终。
战争期间,看到胜利无望的英国政府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主导英国中东政策的陆军大臣基钦纳伯爵派手下马克?赛克斯与法国和俄国谈判。三方秘密达成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大致划分了三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同时,英国政府积极支持麦加的统治者发动阿拉伯大起义,试图从内部瓦解奥斯曼帝国。年底,劳合?乔治成为英国新任首相,他在中东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政策,不到两年,英军相继攻下巴格达、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
“一战”结束后,温斯顿?丘吉尔成为中东问题解决方案的“总设计师”。然而,中东问题的解决却困难重重。许多地方爆发了反对英法统治的动乱,英法俄三国之间的矛盾又显现出来,美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国也要插上一脚,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一战”的血腥后,西方各国人民更渴望休养生息,对帝国主义扩张已经兴味索然。年,一系列中东问题解决方案才艰难出台,英法两国强行将西方政治体系移植到了中东,并自行为中东各国划定了边界,丝毫没有考虑当地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要求。纷争的种子已然埋下。列强声称可以给中东带来和平的解决方案,成了“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引言
我们今天时常在新闻标题中看到的中东,其形成可以归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协约国所做的一系列决定。在本书中,我将讲述这些决定是为何及如何做出的,这些决定的做出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希望与恐惧、热爱与仇恨、错误与误解。
关于本国当时在中东地区的所作所为,俄国和法国的官方记录只是宣传工作的产物,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英国的官方记录,甚至包括相关官员后来在回忆录中的记叙,也同样不可靠。那些曾经在中东问题决策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英国官员所描绘的故事,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说是经过加工的版本,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干脆纯属杜撰。他们试图掩盖自己干涉穆斯林宗教事务的事实,并佯装自己进入中东地区是为了充当阿拉伯独立运动的庇护者,而实际上他们对这场运动毫无信念可言。甚至,在他们的叙事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阿拉伯起义”,与其说发生在现实中,不如说发生在T.E.劳伦斯的奇妙想象中。劳伦斯是一个讲荒诞故事的人,而长于包装的美国人劳威尔·托马斯(LowellThomas)将其包装成了“阿拉伯的劳伦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真相在一点一点地浮出水面。而如今,随着保密的官方档案和私人文件的解密,我们得以大步一跃,逼近真相。当我于年展开这项研究时,我认为似乎已经到了有可能揭示出事实真相的时候。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在这10年间,我埋首于档案与文献之中,比较研读当代学者的种种发现,试图展示出全部拼图完成后的图景。我在本书中引用的文献的作者们贡献了大部分新发现,而我本人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为了说服德国人与自己结盟,青年土耳其党的领袖们在年8月1日可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阿拉伯谈判代表法鲁基在叙利亚内陆地区划了一条界线,作为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边界。
另外,有一些误会导致年英国官僚体系内部发生了一场深藏不露的拉锯战,拉锯的双方分别是在伦敦负责中东事务的马克·赛克斯爵士和他的好友、在开罗主持情报工作的吉尔伯特·克莱顿。我或许是第一个厘清了这些误会,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