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中东,两河流域,三洲五海之地,古文明的孕育源泉。这里诞生出 个古文明国家, 批语言文字, 个世俗传播的宗教,各种最早期的技术、工具、文化和种子,都从这里诞生,并辐射到整个世界。这一切都因为中东的地缘位置,处于三大洲交界处,不同文明得以在这片区域获得思想碰撞,进行学习和交流。而且中东地形平坦,适合早期人类繁衍居住,所以一直是文明的 地。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被欧洲和东亚迎头赶上了?是从铁器的大规模利用开始。当人们懂得如何高效开发原生态森林,去平淤清沼,修通道路时,原本恶劣的环境就变得适宜人居住,加上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很快就繁衍出新文明。中东的气候十分干旱,沙漠遍布,农业开垦潜力不足,注定了发展潜力的低上限,以至于到今天,人口增长都受限于气候条件。再加上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凋零,中东的地缘位置变得越可有可无,慢慢落后于其它文明,越来越颓势。是石油,重新改变中东人的命运。其中又以波斯湾的地缘最为重要,这里是全球的 石油产出地,扼住了世界经济命脉。波斯湾一共有五个阿拉伯国家,分别是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然后包围波斯湾的又有三个中东大国,沙特、伊拉克和伊朗,角逐从这里开始。沙特阿拉伯,中东第二大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非常富裕。而且左边是红海,右边是波斯湾,在中东有很强的地缘优势。致命点显而易见,沙特的生存环境恶劣,没有任何河流湖泊,耕地面积有限,难以养活更多人口,甚至要大量进口粮食牲畜,到现在只有万人。加上国内教派对立严重,沙特对地方控制有限,国际上只能抱紧美国大腿,偶尔买个几百亿的军火保护费,以维持住皇室颜面。伊拉克,中东传统强国,是一个非常可惜的国家。从地缘位置来看,它具备一个大国的所有必备条件,深处亚欧大陆中心,有两河流域,有石油储备,甚至有出海口,只要有充分时间发展,伊拉克足以成为中东的扛把子。可因为伊拉克野心太大,大到要统一伊斯兰世界,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所以美国才会拿伊拉克开刀,爆发海湾战争,各种经济制裁,又在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过去几十年来,伊拉克战火纷飞,整个国家越打越穷,生灵涂炭,到今天只剩万人。让美国头疼的还有伊朗。伊朗刚好卡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上,每一艘从波斯湾运出去的油轮,都要从伊朗的眼皮底下经过。当美国质疑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伊朗说它还真的有,不要乱来。伊朗不像伊拉克那么好拿捏,而且国内多山地,易守难攻,导弹储备多,中俄更不会坐视不理。动伊朗所获得的利益,难以弥补打仗带来的损失,因此美伊这样僵持着。沙特、伊拉克和伊朗都包围着波斯湾,谁也没有轻举妄动,试图掌控波斯湾,毕竟大家都没有 的压倒优势,强行占领只会反噬自己。所以波斯湾成为地缘政治里最平衡的一个缓冲地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反而让波斯湾五个小国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伊朗东边是阿富汗,目前人口万。它是重要的欧亚交通中心,东连东亚,西达波斯,南抵印度,北靠中亚。换言之,任何文明想对外扩张,阿富汗都是首先要拿下的。只有占领了阿富汗,才能打通进攻要道。但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是有道理的,复盘历史上各个占领阿富汗的帝国,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要想名义上统领阿富汗,这个不难做到,推翻当局政府就行,要想整合全境,很难。全境多山,地势险恶,大型机械部队无计可施,想在山地里剿匪,面临着当地群众的游击,很容易变成持久战。阿富汗地缘位置如此重要,也让周边国家不会坐视不理,暗中支持。就像苏联入侵阿富汗,被拖入战争泥潭十多年,经济差点被拖垮, 地图头灰溜溜撤兵。土耳其,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曾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囊括多民族多宗教的世界帝国,非常强悍,截断了陆上丝绸之路,逼迫欧洲国家开辟海上航线。土耳其的困窘在于,虽然扼守黑海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是中亚和欧洲的转接枢纽,地缘位置可以,可远离波斯湾,加上自身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不多,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这不妨碍它在地缘政治上做文章,经常在美俄之间晃荡,谋取好处。土耳其另一个奇葩之处在于,明明有97%的国土位于亚洲,却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欧洲国家,并费尽心思想加入欧盟。欧盟说你有万人,太多了我们养不起。土耳其还是中东难民进入欧洲的 通道。之前双方有过协定,欧盟每年会给土耳其60亿美元的难民安置费,别让难民涌入欧洲。但这个协定很快停滞,加上欧盟尤其是希腊对土耳其的敌意,土耳其干脆撕毁协议,只留下高素质白领和技术工人,让其它教育程度低的难民过关流向欧洲,此举可以说一石二鸟。欧洲的难民问题,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死结。中东西部,特别是巴勒斯坦地区,过去几十年来战乱不停,核心矛盾就是因为以色列。犹太人流浪了两千多年,最终决定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在英美苏支持下,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方案,也就是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左边是以色列,右边是巴勒斯坦土著。看似公平划分,不过以色列占据的国土位置特别好,既靠地中海,又有大片肥沃平原,让阿拉伯人特别愤怒,决定给以色列一些教训。于是,这个地区一共打了四次中东战争,每次都是以色列大胜,将埃及、叙利亚、约旦和黎巴嫩打得落花流水,被占领了更多土地。阿拉伯国家被打得完全没有脾气,总算承认了以色列在中东地位,双方展开了和平对话。和以色列隔着一个苏伊士运河的埃及,拥有万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尼罗河三角洲,其它地区全是沙漠,难以生存。埃及的一大地缘优势是完全掌控苏伊士运河,每年靠着过路费带来大笔创收,至于其它领域就很逊色了。中东还有许多小国,像亚美尼亚、也门、叙利亚和约旦等,真的只能沦为大国的背景板,不是被征服就是在被征服的路上,或者一直默默无闻,低调做人。所谓弱国无外交,这是真的。伍中国,东亚的地缘霸主,人口有14亿。有许多地缘优势,比如有长江,珠江和黄河流域,文明传承度完整,西南有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抵御外敌;气候温暖适宜,可耕种面积虽然不多,却能自给自足;海岸线漫长,虽然优良港口不多,耐不住基建狂魔的奇迹,众多深水港吞吐量惊人。这里需要讲下青藏高原的重要战略位置,我们有了青藏高原,等于掌握了上游河流的主动权,足以震慑南亚尤其是印度野心……别的不说,在西藏放置远程导弹,就可以轻松覆盖整个印度半岛,谁敢轻举妄动?地缘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接壤的邻国数量非常多,而且有许多不是省油灯,随时会点燃炸药桶,甚至有四个拥核国家;近海被岛链封锁,还有复杂的海洋领土纷争,包括南海问题;中国在进出口方面,尤其是石油资源,从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一路上受制于人。南海问题上,我们贯彻的方针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要原因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只是贪图南海的经济价值,而我们谋求的是地缘战略,是主权问题,必须确认这个大义名分,然后养精蓄锐,积攒实力。而且哪怕是共同开发南海,以东南亚小国的实力,也只能开发渔业资源,对深海的亿桶石油没有任何勘探采集能力,这些资源最终还是属于中国的,甚至可以摆脱马六甲海峡的石油咽喉遏制。 想说的是,许多人会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地缘格局,两者都有各自优劣之处。中国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它一旦衰落,必然会遭受来自周边邻国的侵蚀分食,甚至会成为战乱之地;但一旦国力强盛,反而会加强对邻国、对欧亚大陆的影响力渗透,打破长久以来海权论和陆权论的争论,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别的不说,就好比现在所谓 岛链封锁,如果被中国控制在手,岂不是成为捍卫近海的天然长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要论对世界的影响力,美国肯定远高于中国,不过这背后需要大量的海外军事实力支撑,维系成本远比中国要高,而中国已经处于世界岛核心位置,这就意味着,中国只需继续平稳发展下去,就足以破开一切阻挠。再来看中国的北方,是蒙古国,人口万。蒙古国最强盛的时候,是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一路征战到西亚,最远到达东欧和埃及地区,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后来分裂成四大汗国:到了近代,沙俄暗中策划了蒙古独立事件。蒙古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它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也意味着它倒向哪一边,都会对另一边造成极大的压迫感。比如中苏交恶年代,苏联陈兵百万在中蒙边界,让中国整个北方都笼罩在战争阴霾下;可换过来,如果中国驻兵在俄蒙边境,那只需一天,就能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俄罗斯的远东大动脉。所以对蒙古国来说,它只能身居夹缝,在中俄之间努力搞好平衡,变成一个中立缓冲区。朝鲜半岛,是亚洲东北的火药桶,一条 ,分成了北朝鲜(万人)和南韩(万人)。曾经的朝鲜,地缘位置极其重要,依靠着苏联帮助,在年就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实力雄厚。当靠山倒台后,朝鲜走向了封闭衰弱,经济面持续恶化,加上核弹阴影,导致整个半岛的地缘政治十分严峻,气氛僵硬。南韩的地缘位置也差,周围有中日美俄环伺,北边还有随时不讲理的朝鲜,三个拥核国家,尤其韩国首都离停火线才不到40公里,一马平川的地形极难防守,当真天子守国门。韩国就好比踩着钢丝,如何平衡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大地缘难点,这也让韩国时刻感到危机,紧抱美国大腿,让美军驻守,同时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海对岸的日本,国土面积其实不小,只是多丘陵少平原,资源匮乏,要养活1.2亿人口,非常有压力。日本焦虑的点在于,自身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每年都要遭受台风侵袭,苦不堪言。尤其日本东岸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日本岛随时有塌陷危险,地理位置真心乐观不起来。这种地缘位置,决定了日本必须对外军事扩张,因此才会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东北地区,试图占领大片疆域。二战就是日本 的国运之战,可惜赌输了,一亿人玉碎也阻挡不了核弹洗礼。战后,凭借着美国扶持,日本很快恢复生机,成为重返亚太的一颗重要棋子。曾有过一段时间,中日韩达成共识,要建立自贸区,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一旦中日韩走向联合,意味着朝鲜半岛的问题迎刃而解,美军将失去在东亚立足的基础,所以怎么破坏怎么来,一会加强美日同盟,一会部署萨德,一会和朝鲜作恶,努力让朝鲜半岛成为一颗火药桶,如此才能牵住中国。需要承认的事实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能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地缘环境下谋得长久和平的发展时间,突破欧美各种封锁,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用血汗换来的奇迹。陆热带国家无强国,这句话放在东南亚上很有说服力。首先是泰国,人口万。它拥有湄南河平原,这个中南半岛最肥沃的土地,也被称为泰国谷仓,是世界上 的大米出口国。特别佩服泰国的是,它见风使舵的能力很强,是整个东南亚 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二战期间,见日本强势,泰国假装屈服,等后期形势反转时,泰国又开始疏远日本,站在了美国这一边。战后,马六甲海峡的地缘优势凸显,泰国在美国扶持下,在东南亚话语权越来越高,算是一个混得风生水起的东南亚国家。泰国的东边是老挝(万人),一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国家。群山遍布,既没有多少可耕种平原,也没有任何出海口,被邻国合围,在地缘上特别惨,没有亮点。泰国西边的缅甸(万),好歹有个出海口,而且它和我国接壤,这就意味着,中缅的合作机会只多不少,比如中缅油气管道,能直接绕过马六甲海峡的封锁。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的交界点,就是 的金三角,动乱不堪,盛产鸦片等毒品,驰名全球。这个区域为什么变得这样?主要因为地形支离破碎,峡谷绝壁,山峦叠嶂,形成大片监管死角,难以对金三角进行有效的控制。再讲讲越南,人口万,是一个挺有野心的国家,善于折腾。冷战期间,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实现了国家统一,随后又希望借助苏联的力量,入侵柬埔寨,试图控制中南半岛。越南还和中国爆发战争,典型的作死行为, 被中国打屁股,老实了一段时间,又在南海上争夺岛礁,控制国际航道。毫无悬念,中国又在南海将越南打服了。苏联解体后,越南加入东盟,继续谋求着地缘扩张,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玩弄平衡术,毕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折腾。至于盘踞在海上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人口达到惊人的2.6亿,同时也是世界上面积 的群岛国家。印尼的地缘优劣势很明显,优势在于,它不愁什么海岸线和港口,坏处也很明显,虽然贴着马六甲海峡,但自身缺少优良深水港,无法满足大型船只停靠,这些生意都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抢走了。另外一点是,印尼的岛屿太过分散破碎,彼此经济难以整合统筹,自成一体。反过来看新加坡,很善于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不挑衅不站队,坐拥马六甲海峡水道,建设各种超级港口和物资集散地,经济非常发达,成为东南亚的重要经济中心。新加坡的 缺陷是,人少地少,没有多少资本玩弄地缘政治。印度,是南亚的地缘霸主,人口13.5亿,而且年增长率是中国的三倍,潜力巨大。印度半岛也是全球最 的地缘板块之一,前提是要大一统,所以印度始终对西藏耿耿于怀。它先是吞并锡金,然后进攻巴基斯坦, 还向中国宣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尼赫鲁最终郁郁而终。直到今天,印度不仅没有实现大印度梦,在地缘格局上还遭到多方面牵制:东部恒河流域的出海口,被孟加拉国占据;西部的印度河被巴基斯坦拿走;北部有迟迟无法吞并的尼泊尔和不丹,还有居高临下的西藏战略俯视;南部的海面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换言之,印度与周边国家都水火不容,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事,加上没有任何战略纵深,三面领海,无险可守。左侧的巴基斯坦有2亿人口,常年和印度作对,可以说是世仇。这主要是英国当年挖的坑,根据宗教信仰不同,直接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还留下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让两国争夺,打了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印度也有暗中支持,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人口1.6亿。这些账巴基斯坦一笔笔算着,如今成为拥核国家,成功反制印度的核讹诈。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对中国很重要,它拥有印度洋出海口,而且与伊朗接壤。这意味着伊朗-巴基斯坦-中国的能源线一建成,欧美将再也无法通过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进行制裁,中国还帮巴基斯坦修建瓜达尔港,同样绕过了印度的海面封锁。巴基斯坦背靠中国,在地缘格局上足以彻底站稳脚跟。南亚还有一些小国,有的沦为地缘政治牺牲品,有的像不丹和尼泊尔,被夹在中印之间,如果不是中国阻止,不丹和尼泊尔很可能会从地图上消失,成为印度的其中一个邦。比起南亚国家,中亚五斯坦就真的太贫瘠了,开局很难。中亚地区不利于传统农业发展,而且远离海洋,贸易流通不畅,又是四战之地,谁先控制了中亚,就等于控制了欧亚大陆。至今,中亚地区缺少一个能维持地区秩序的 力量。中亚最强大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人口万,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结合处,中亚物流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最多,有万,拥有宜居土壤、广袤绿洲,但整个国家是极为罕见的双重内陆国家,本身是内陆国家,邻居也是内陆国家……剩下的三个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万人)、塔吉克斯坦(万人)、土库曼斯坦(万人),就这样吧,太没存在感了,没有地缘优势,甚至没有被博弈的资格。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话费在线充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