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

中国贸促会2020年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中国贸促会:年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大国竞争冲突呈现扩大趋势

作者:郑青亭

“年新冠疫情蔓延重创了全球经济。根据历史规律,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都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指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张月姣强调,我国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国家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的执法焦点,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成为很多高科技企业制定策略的重点考量,“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拉帮结派,正在将矛头对准中国。”

3月31日,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在北京举办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年度报告发布会。作为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月姣介绍了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年年度报告的主要发现。

针对“国家安全”概念被滥用的问题,张月姣指出,近年来,欧美陆续公布了很多借口“国家安全”对中国企业实施的限制措施,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把很多中国高科技企业纳入限制和禁止投资的实体名单中,这些都是违背WTO规则的,也是违背“国家安全”立法宗旨的,因为“国家安全”的立法不应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排外的工具。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是由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编写的趋势监测指数,旨在反映全球经贸摩擦的主要变化趋势,并发现新的风险点。“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指标涵盖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性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五大领域。

年年度报告的主要发现涉及以下四方面:

一、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大国竞争冲突呈现扩大趋势。

从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以及措施发布数量来看,大国间的冲突加大。年12个月中,有9个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均处于高位,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国家(地区)来看,大国竞争呈现出扩大趋势。年,印度和美国有9个月,英国和欧盟有8个月,巴西有7个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均处于高位;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6个国家多数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处于中高位;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泰国、越南、日本、墨西哥、马来西亚、南非和韩国9个国家多数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均处于低位。

二、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五类措施的采用情况符合贸易措施运用的基本规律,但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进出口限制措施:在疫情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下,该措施体现了明显的冲突加剧态势。年,进出口限制措施指数有10个月处于高位,最高的为3月();1个月处于中位,为65;仅1个月处于低位。进出口限制性措施在3-6月呈现震荡走势。从产品覆盖范围来看,年,20个国家(地区)发布的进出口限制措施共涉及69个两位海关编码,占全部98个两位海关编码的70.4%。除疫情下对药品和医疗器械采取的进出口限制措施较多外,措施还主要聚焦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器及其零部件、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措施涉及产品范围同时也延伸到饮料和酒等消费品领域。

贸易救济措施:仍是主要国家频繁使用的工具,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ly/125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