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杂鱼:三毛被广大书迷朋友喜欢,大部分是因为喜欢她的生活方式。
本文转自百家号作者语坞
三毛的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和地区,历经无数次刻骨铭心的情爱,也曾遭受过各种不公、承受过世间各种的苦痛……一生情伤,一生流浪,经受严重的抑郁和精神分裂的煎熬,终于在年1月4号走完了她为爱流浪的一生。
三毛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她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异乡人”,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是她停留的地方。
悲惨和不幸的三毛早年
八岁的三毛,因为常年喜欢看别人杀猪宰羊,游荡于坟场,所以引发她对于死亡的好奇,为了尝试死亡的滋味,选择自杀。
13岁那年,三毛因被数学老师在她脸上画上象征“领鸭蛋”的侮辱,并遭受全班同学的嘲笑,迫于精神上的刺激和侮辱。三毛在年所写的《生之喜悦篇》里回忆当时“是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内心焦虑逐日俱增所致而自杀”。虽被及早发现,但三毛从此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
父母眼干手燥的,但也通情达理,并未勉强她去学校,而是由着她一直将自己锁在家中,从13岁到20岁的7年间,三毛一直在与自闭症斗争。
这期间也是三毛与文学结缘的时间。因为自闭,父母只能大肆收集一切有力量的文学经典,以图能够让女儿的生命有所寄托。
然而,因为长达六年的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房子里,虽然有文学但是却缺少与外界的正常交流,使得三毛日益孤僻。
在三毛19岁那年,因为父母和书籍的长期陪同与开导,父母决定让三毛接受艺术的洗礼——跟随台湾知名画家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学习绘画。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三毛和顾福生都确定她不适合绘画,但老师却帮她找到了通往文学的路。在顾福生的帮助下,三毛开始真正地接触写作,并在《现代文学》刊出了散文《惑》。这以后,三毛便一发不可收拾,有了文学精神寄托后,三毛开始慢慢走出了自闭症。20岁时,由于她突出的文学素养,三毛进入了台湾文化大学学习哲学。在大学里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次爱情,这个男子的笔名叫舒凡,是三毛主动追求的他。三毛跟舒凡求婚被拒,她毅然在大三这年便抛下学业远走西班牙。
关于她三毛这段失败的感情,她的父亲陈嗣庆这样说:
“三毛把人家死缠烂打苦爱,双方都很受折磨,她放弃的原因是:不能缠死对方,而如果再住台湾,情难自禁,还是走吧。”
24岁的三毛得到父亲的支持,为了放下这段感情,只身赴西班牙。并在这期间结识了生命中挚爱——荷西,但是由于身份和年龄,让荷西并未进入三毛的择偶范围里。
年,27岁的三毛学成归国担任文华学院等地教授德语。在这时间里,她爱上了一位年长于她的德国教师,他博学多才,学者风范,且非常爱她。加上安稳且有爱的生活,一直就是三毛所追求的。然而就在两人结婚前夕,未婚夫因心脏病猝死在她的怀中。
婚礼变葬礼,天堂跌至地狱。看着爱人被一锤一锤的钉在棺材里,精神上的刺激,加上以往的不平和情伤,万念俱焚之下三毛吞服过量的安眠药自杀,这是三毛一生第三次尝试自杀。因被发现及时,三毛又一次被救回来。
爱情屡试屡错,一次次的情伤让三毛动起了流浪的心思,她需要放逐追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一生宿命,情定撒哈拉大沙漠
第二次来到西班牙的马德里时,心境与儿时为抚平失恋的伤悲而求学至马德里是截然不同的:
“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离乡背井的伤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归乡的喜悦和辛酸。”
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流浪者之都的西班牙,三毛抚平了丧夫的情痛。在这里,三毛与荷西再次重逢,荷西没有变,依然是“有少见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贵的童心的男孩”,最重要的是经过六年,他对三毛的爱依然没变。
31岁这年,三毛与25岁的荷西结成了姻缘。三毛收到的结婚礼物,是荷西在沙漠深处捡到的一个完整骆驼头盖骨。
于是,荷西终于实现了他“一生最幸福的梦想”——那个简简单单的家。
因为痴迷于异域风情的三毛,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关于撒哈拉大沙漠的介绍,三毛陷入了痴迷:
“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它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面对这片凄艳寂寥、残阳如血的大沙漠,三毛几乎不能自已,她逐渐爱上了沙漠的狂暴与沉静,爱上了沙漠的美丽星空。
沙漠,“死亡”和“荒凉”代名词,作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撒哈拉大沙漠,气候条件极其的恶劣。尽管如此,撒哈拉依然是冒险家们的乐园,同时也是浪漫主义者的天堂,由于沙漠的变幻莫测,不同的人来此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毛曾这样描写她的这位“情人”:
“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
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的生活,远远没有她文字中描述的美好与自由。因为环境的极度恶劣,资源的缺乏,家里面的几乎所有家具都是三毛拾荒自己亲手打造的。
可即使是被全世界冠于“死亡”和“苦难”代名词撒哈拉沙漠,也能在三毛的笔中成为全世界向往朝圣的远方。三毛在沙漠的那些日子里,她的文章穿到国内发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等等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他们在异域里的爱情,像拥有魔力一样影响着一代人对于年轻与远方的的向往和冲动。
挚爱荷西的作业意外——三毛从此进入无根的流浪
年,这是三毛与荷西婚后的第七年,那一次,三毛的父母去欧洲旅游。途中特地绕道飞往西班牙到加纳利岛探望女婿荷西,因为自小正儿八经的荷西却直接要面临三毛的爸妈。
风俗习惯的不同,让荷西很难改口跟三毛一样叫爸妈,而就在吃晚饭时,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听聊天中的荷西对她爸爸说:“爹爹,你叫ECHO准许我买摩托车好不好?”三毛赶紧躲进厨房,泪流满面。荷西肯这样叫她的爸爸,是缘于他对她多么深情的爱才可以做到的。
然而,可能是老天妒忌看到这样的奇女子财运双全,就在三毛和他爸妈刚走几天,噩耗就传到三毛那里,“荷西潜水作业意外身亡!”
三毛那颗短暂安定的心也跟着荷西一起去了。
就像三毛所说的那样:
“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三毛终其一生都在流浪,遇见荷西之前是身心俱流浪,而在遇见荷西之后,才算是心有了栖息之所,才能享受一段心安定的生活,只有身体是流浪的。
在失去荷西之后,虽然结束了身体的流浪,但我想流浪的人终究还是要继续流浪,只不过这一次的流浪,是心的流浪。正如她说的那句:“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
三毛三毛,这个名字取自当时有名的《三毛流浪记》,真真的应了“三毛”这个名字,穷其一生,她都摆脱不了“流浪”的宿命。
六年,又是六年!
三毛天生就跟这个“六”扛上了。小的时候经历数学老师的侮辱患上自闭症,自我囚禁了6年。19走出自闭症之后进入大学学习,求婚被拒——这个时间又是6年。
之后单身一人求学西班牙见到真爱却又等待了6年,再相恋6年才结婚。此后他们又经过6年的婚姻,直至荷西命殒海底。
人家都说“12”是个轮回,可是在三毛身上,我们看不见丝毫的转向,就是一个劲的冲往“渊”低,最后的两个6年后,在年的1月4号,三毛自己也走了。
再看三毛那无数人向往的异域生活,唯一值得她欣慰的可能只有荷西陪他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这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其余的都是无尽的情伤,数不胜数的“不公”和苦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ly/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