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和朋友们在上海交大附近散步。
没想到在五原路上晃着晃着,不小心晃进了张乐平先生的旧居。
一条长长的小路通向一座小洋房,路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行《三毛流浪记》的漫画,已经被晒的发黄。
小学的时候,我爸送了我一本《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的合集。
有一幅漫画看的莫名其妙,三毛面前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海上去”。
“海上去”是什么?
长大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要从右往左读啊,明明是“去上海”!
/在张乐平先生故居,遇见台湾女作家三毛/
在旧居,除了看到张乐平先生的客厅、卧室、手稿、书架,甚至卫生间……竟然,有一间房是留给台湾作家,三毛。
(印象中这是三毛在四川村落里拍的照片,摄影师是肖全。始终想搞一张这样的自拍,始终没成……)
台湾的三毛在《三毛流浪记》里有一篇序,其中有三段话是这样写的:
记得当时,我方三岁,识字两三百个,并不懂得人间的一切悲欢,但是借着《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书,使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社会形态与意识,也是的我在那南京“大宅第”的童年生活里,多少懂得了:在这个社会里,尚有许多在遭遇上极度凄苦无依的孩子们,流落街头、无爹无娘,挣扎着在一个大都会里生存……
等到有一日,我也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坚持,那就是:
在我的笔下,我所观察、我所记录的人生面相,即使平凡,如我的,但那人性的光辉与高尚,在沉默的大众里,要给这些同类一个肯定、欣赏、认同和了解,甚而理所当然的在生活中继续实践我们的真诚。
于是,在决定笔名的时候,
我选择了“三毛”。
晚年,张乐平先生将三毛收作自己的义女,并且留了一个房间给她,说,“三毛一辈子都在流浪,希望在我这里,能有个家。”
(三毛房间的局部。不好意思,拍这张照的时候旁边有人,所以歪了……)
/希望全世界的三毛,能越来越少/
张乐平先生说,“其实每个三毛,就是我们在街上看到的那些贫苦孩子。”
基本上漫画中的三毛,一直都饿肚子、被有钱人欺负、被警察打、被其他孩子嘲笑…即便当兵了,也是被使唤的。
但在有一本中不是。就是张乐平先生在解放后,画的最后一本,《三毛新生记》。
生长在新中国的三毛,三顿饭都有的吃,身体结实,有小学可以上,还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一起折腾……只是比起前面的漫画,总觉得这百余幅三毛水准略有下降,不太像是故事,更像“社会主义好”的广告。
但往好处想,《三毛新生记》也是为整个三毛系列画了个HappyEnding。读者们可以在最后长舒一口气,我们操心了这么几十年的三毛,最终幸福了。
在你花大力气游故宫、爬长城的时候,留5%的时间,看看你脚下的街,走过的人……因为真的很妙
阅读原文,在我自以为了解北京的时候,傻了眼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