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传艺middot党建周日党课第二


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始终关联着中华民族动荡的命运。6月7日晚18:00,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彭伟华老师在腾讯会议上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近代的革命美术。

《到前线去》

课上,彭老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首先介绍了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推动的新兴木刻运动,从中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木刻版画家,也诞生了诸多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李桦的《怒吼吧!中国》、胡一川的《到前线去》等,都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鲁迅艺术学院

对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解放区美术,彭老师介绍了鲁迅艺术学院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创建和发展,还通过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现了抗战岁月中鲁艺爱国青年的艺术追求,他们听课、写生、创作、举办展览。而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版画家们很多也从上海来到宝塔山下,成为解放区版画创作的中流砥柱。他们都以手中的画笔、刻刀为武器,为革命宣传呐喊。

国统区革命美术

彭老师对抗战时期国统区革命美术的介绍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首先通过对当时武汉地区悬挂于街头巷尾的布画、规模甚巨的黄鹤楼大壁画和唐一禾的油画《七七的号角》展现了美术创作与抗日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同学们因而也体会到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英雄的城市”之后的深意。彭老师还介绍了朝鲜族艺术家韩乐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大家赞叹于他投身革命的勇气、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为他的英年牺牲惋惜不已。此外,蒋兆和的宏幅巨制《流民图》及其多舛的命运、庞薰琹悲天悯人的《地之子》和他基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样式的工艺美术设计,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光宇的漫画《西游漫记》、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黄新波的木刻《卖血后》等,则是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革命美术的代表。

在革命的血与火、艺术的力与美中,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些珍贵的影像和图片将长久地留在大家的脑海之中,成为爱国热情、文化自信的源头,成为不断奋进、励精图治的动力。

下期党课预告

待定,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ly/48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