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三毛作品集


校门

早就想把灰埠中学描述下来,可是真正拿起笔,又感觉重逾千钧,不知该如何起头。就草草的写一点吧。

先从二十多年前的灰埠中学开始,毕竟那才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母校。

穿过老涂看守的铁门,是一段长长的斜坡,斜坡两边是高高的法国梧桐树。它们总是在摇曳着树叶,仿佛在轻声地呼唤着众多学子,微风吹起,发出沙沙声响,让多少人迷恋沉醉在其中……以前的同学多有在作文中用卫兵来描述这些树。现在看来,可能慈祥的母亲在呼唤自己的儿女更贴切吧。

早读,上午课,下午课下课后,走在这条水泥路上都是走读的学生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行色匆匆,大多都是眉飞色舞,估计是在笑哪个熊孩子今天又怎么怎么被老师怎么怎么了。少有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的脸庞,不用问,那些人肯定就是些熊孩子。人群最前头的是一单车少年,风驰电掣般,竟然不用拉刹车,咣当一下,从半打开的小铁门口穿出去了。惹得老涂出来一顿大骂:又是咯个曾饼里……这里省略一段不文雅的文字,怕争饼同学找我麻烦。

大操场

操场在校门的右边,操场入口和斜坡相连。整个操场的地势比校门高两三米左右。这也可能是后来的学校领导感觉不舒服才对学校的构造动大手术的原因之一吧。

操场是m跑道,有些小。跑道上铺的煤渣,第一眼看上去,黑中带青。中央场地上一头一尾各有一个沙坑。竖立着几根竹竿,搭上网,便是排球场,不挂网的时候,就被许多同学当作球门来射门。跑道和场地的分界线是一圈瓷珠,这样的瓷珠也布满在中央场地的各个角落,以便学生们早操时站好位置做操。设计这个的老师看来没少花心血在这里。靠近围墙是直道跑道。边上一点是几排单杠,双杠。

直道跑道的尽头是个桔园,再过去是几间小房子。有人在这开过饭馆,志坚和群主他们几个奢侈的边吃炒粉边喝汽水就是这个地方。另外一边的直道边上是一个高高的主席台。主席台后方是一杆国旗。这就是以前的操场,简陋之极,却是以前我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农村出身的孩子都疯,都喜欢上体育课。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三,是灰埠交流的日子,也是学校运动会举办的日子。所以一直对九月十三这个日子有感觉。在这天里泡桐树上的喇叭一直不停地在重复着运动进行曲,和围墙外面交流叫卖声或者小喇叭相互呼应。同学们却一点也不觉得喧闹。场地上的健儿你追我逐,围观的同学绝不是现在的所谓吃瓜群众只看热闹,他们尖叫连连,喝彩不断。广播里还算得体的普通话,不停地回响在耳边……后援团更有绝招,他们把毛巾用水蘸湿,送给那些比赛的同学,分工协作的优势彻底体现出来了。你有天赋你参比赛,他有文采他多写些稿件,我啥都没有就递毛巾吧。投搞一旦被采用,也可以为班级总分加上几分。最最重要的是,谁得了一分,学校就发给谁一本作业本。这吸引得各个班级很多同学积极投稿,小芽投的最踊跃。来自农村的孩子,真的对这些感兴趣。

作为一个围观群众,我瓜吃得不少,毛巾递得也不少。一到晚上,就可以去逛交流的集市了,想想就激动。尽管多数东西都买不起,看看,饱一下眼福总是可以的吧。

这样子的三天很快过去,以至于我痛苦不堪,为什么只是三天,而不是三十天,或者三个月?学校的老师真不人道

到了晚上班上运动会总结,同学们都兴趣盎然。焦点都在发作业本上。

褚笑梅,21分,表现优异;施云芳,7分;吴秋良,……刘以,用稿6次,6分;陈小芽,用稿4次,4分…………以上念到名字的同学到前面来领奖

台下一片羡慕的眼神。无数象我这样的后进分子暗下决心,也要争取下次赚一些本作业本回来。

可惜没有了下一次。时间她定格在年……

板栗树

板栗树开花的时候大概在五六月份。白白的,长条状的花束。骄阳掠过树叶,洒在板栗树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板栗花的味道,有些刺鼻。

树下的篮球场水泥地晒得发烫。球场有两个,我们管它们分别叫灯光球场和新篮球场。球场四周是三排四五十公分高的台阶,这便是我们的看台。烈日下的小伙伴们并不畏惧这烈日高温,在篮球场上蹦蹦跳跳,你追我逐。古铜色的皮肤上满是汗水,看起来就象抹上了油一样。早饭和晚饭后球场一般伙伴们会进行三对三,或四对四对抗。球打的不怎么样,却不妨碍大把的端着饭碗看对抗同学的热情。我们都站在球场的台阶上,端着放碗,一边吧唧,一边给小伙伴捧场。文静内秀的同学就站在球场边上的文化橱窗前看报纸。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聚精会神。

在两个球场中间,板栗树的下面有三张水泥做的乒乓球台。

这三张球台是我们初中生的主战场。有一张球台地势不平,一边高一边低。靠近水池。相对来说脚踩得舒服平坦些的球台,是靠近教学楼的两张。

通常我们会进行三分制的争王比赛。赢的为王,王一直守关,直到被人打下去为止。新王继续轮回…所有的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眼中满是兴奋的光芒。

好球好球(土话音球是四声)

也有单挑的,21分制。这一般都是高手。直到上课铃声响起。直到晚读铃声响起。有的甚至夜黑了都不舍得离去。

板栗树少有风情,它默默地为我们守护着那一缕阴凉。夏夜里也有睡不着的伙伴卷着草席卧在球台上数星星,聊一聊白天课堂上捣蛋大王的笑话,想念那个老头的叮嗑糖…想着,念着,已是天光。

板栗树和球场的位置,也是我们班的生活服务区。每天都是我们班的伙伴们来打扫卫生。夏日还好,到了秋冬季节真的有些恨这些板栗树,伙伴们前面扫,它在后面掉叶子…寒风侵袭着我们,小手都红通通的。

伙伴们无奈的愤恨着,偶尔会有板栗球的收获。这时一般都是偷偷的藏起来,等到有时间用石头把板栗取出来。也有象我这样猴急的,当场用脚剁开板栗球,也不顾板栗是否碎了,掰开来就生吃。后来有人悟到了一个方法:用蜡烛来烤着吃。清早学校教室还没开灯的时候,勤奋的同学早起看书只能点蜡烛。哆嗦着双手双脚,把板栗放在蜡烛火苗上烤,直到毕剥一声裂开来。边上的伙伴闻着板栗肉的香味,强吞下口水,嘀咕不停。后来升级版的烤板栗就是用空的圆珠笔心把前面的珠心去掉,对着火焰吹,把火焰分成极细,再用这极细的火焰来烤,几秒钟板栗皮就爆开了。大多数伙伴和我差不多,板栗没吃到几个,圆珠笔心浪费掉不少。这些稀奇古怪的方法,现在还觉得好笑。也怪不得老师们时常面对着我们摇头不已。

我们的青葱已随板栗树而走远了,我们的伙伴们呢,你们可能已经不记得了板栗的n种烤法,……

都没有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我们板栗树下的青葱。

夜归故里(年1月18日)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多了。忐忑的推开虚掩的大门,邻居家的狗还是叫了。父母房里的灯随即亮了,“是伢的归来了吗”,父亲的嗓门照旧洪亮。是哩是哩,我怯怯的应道。

快过年的冬夜里,凉风伴着小雨。我轻轻的打开厅堂门,父母亲已经从楼上下来了。各自荷着一件棉袄外套,亮堂的灯光下,我能清楚的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气。

路上吃饱了么,要不要再吃一点?母亲总是翻来覆去的纠结这个事情,我一点也感觉不到以前的那种烦躁。漱洗完毕,尽管很想多听几句母亲的叨叨唠唠,我还是尽快的躺到了床上,毕竟太夜了。

捂着空瘪的荷包,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眼前浮起从小到大的很多场景。儿时的顽劣,少时的懵懂狂妄,这十几年的艰辛,每一幕场景总少不了父母亲的背影。长不大的自己啊,我一声叹息,不久就睡入梦乡。梦里依稀感觉眼角有几滴泪珠。

教室

感觉教室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回忆的一段。同学们在一起最多教室的就是在这里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集中在这里。

有人上课时整节课用火柴在书本上划拉,(为什么在火柴盒能着,书本上却?)思索着人生,有的人以收集男生递给女生的纸条为乐趣,有的人回忆着‘可人儿’,有的人忙着和同桌划界河,……太多的事情,只能停留在回忆里。

以下只是描写一天的生活

晨起,涂铭:小芽,芽仔,我刚捡了好多的板栗你知道为啥我能捡到你却一无所获么?……因为你是书圣

忆行长

回忆,是一杯酒,有些辛辣,能把酒喝出酸涩味的,我认为那是高人。我就是高人。

村长前几天说梦见了行长。估计是行长他放心不下吧。渐渐远离了青春的我们,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

人生这样无趣,想要就酒发泄,发觉自己小半两已经醉了。行长如同明月,想要邀杯明月,明月已然不在。想要狂歌假装癫狂,喉咙好痛好痒。日。又想狂书万言,才发觉自己读书太少。算了吧,干脆搬砖去了。

时间。她也是无趣的。不觉行长已离我们一个月了。

再也不能当面笑话他清晰得可见毛细血管的英俊脸庞了。再也不能聆听他几十年不变的灰埠口音表达的那种亲切了。再也没有了秒解作业难题的高手了。不会再有把所有兄弟姐妹的事情牢记心上的行长了。……

不再有,不再有,不再想回首,却又忍不住回头啊。

再回头时,行长还抱着那个篮球,蹲坐教室门口,等待着下课铃声的响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典方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