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站在的尾巴上,回顾油气行业这一年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512728.html

年即将淡出人们视野,年脚步渐近。

回顾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风起云涌,能源转型大刀阔斧。油气行业在这场变革中主导了系列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今后油气行业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在我国南海试采成功。

图/孟庆璐

装载国际市场原油的油轮在中缅原油管道马德岛港进行卸油作业。

图/温皓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会谈。

图/新华社   

伊朗油气开发再现生机。

图/易小窗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能源新政。

图片源自网络

Part

1

我国南海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非常规油气再添新军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储量巨大,各国学者普遍认为其数值超过2.1万万亿立方米,折合全球有机碳含量占比约53.3%,远超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合计占比的26.6%。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已确定在南海北部与东海、青藏高原以及漠河盆地等地区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预计,仅在我国南海海域资源量就高达亿吨油当量。由于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大等特点,天然气水合物被誉为21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绿色低碳战略能源。

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实现海上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30万立方米,最高日产量达3.5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这次试开采成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探索阶段迈进世界领先水平。

Part

2

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能源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标志着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拉开投运大幕。继中缅天然气管道年建成投产之后,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原油管道也正式投入运行。中缅原油管道全长公里,设置站场5座,设计年输量万吨。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提供了另一条直接从中东经缅甸向中国输送石油的管线,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管道项目由天然气和原油管道两部分组成,起点为缅甸皎漂,石油管道终点为昆明,而天然气管道则继续南下抵达广西南宁。在长期规划中,石油管道还将向北延伸至重庆,对于我国西南地区油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03

Part

3

地炼集团发展迅猛,中国炼油市场格局生变

年9月,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根据规划,浙江石油在年前后将布局个综合能源供应站,建立成品油销售板块。未来5年内,浙江能源集团还计划构建万吨的原油储备设施、万立方米能力的成品油储存中转设施、公里的油品运输管道、万吨能力的燃油加注设施。浙江石油的成立将改变中国东部沿海油气市场。

同期,山东炼化能源有限公司的山东“大炼化”集团在济南正式注册成立。目前,山东石化总产能达2.1亿吨,地炼企业总炼油能力超过1.2亿吨,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山东省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地区(2.7亿吨)、日本东京湾沿岸(2.2亿吨)。地炼崛起将改变中国当下的油气下游格局。

  04

Part

4

天然气需求潜力大,培育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面临挑战

中国迈进天然气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年7月,《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

《意见》指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亿立方米。到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亿立方米以上。《意见》还明确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利用,并提出一系列保障政策,旨在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系统的主体能源之一。

但是从《意见》年的实施情况看,培育我国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还面临系列挑战。特别是在当前天然气基础设施不足、价格改革还不到位的形势下,大规模推进天然气消费遇到了挑战。如何满足我国社会日渐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值得   08

Part

8

沙特国王首访俄罗斯,能源合作向全产业链延伸

年5月31日,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的石油公司正在探索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采矿业、油气勘探、石化工业发展和油田服务方面约30个不同领域的具体项目上的合作机会,两国能源部部长之间已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两国将在石化工业、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液化天然气技术方面启动联合项目。

莫斯科当地时间年10月5日,沙特国王萨勒曼抵达莫斯科,正式开启对俄罗斯的访问。这次访问是沙特国王首次到访俄罗斯。访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讨论了国际油市和双边合作事宜。

沙特阿美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在采掘技术、研发和员工交换项目方面展开合作。沙特阿美还同俄罗斯石化公司Sibur和俄罗斯主权基金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评估两国在石化项目方面合作投资的潜力。两个能源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在从以往在政治、能源方面竞争为主的局面,转向共同合作以应对当前低油价及页岩油气的挑战,且两个资源国的合作也由以往的油气勘探、开发上游合作为主逐渐扩展至包括炼油、化工等中下游领域在内的全面合作。

Part

9

石油巨头重返伊朗,天然气资源开发受青睐

南帕尔斯气田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田——北方南帕尔斯气田的一部分,位于伊朗境内。

据IEA统计,北方南帕尔斯气田的天然气资源量达51万亿立方米,凝析油资源量达亿桶,可采天然气储量达34.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的1/5左右,且开采成本低廉。

年7月3日,由法国道达尔公司领衔的三方财团与伊朗政府签署合同,合作开发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天然气田11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8亿美元,其中道达尔持股50.1%、中国石油持股30%、伊朗PETROPARS持股19.9%。11期项目(SP11)完成后的天然气日产量将达18亿立方英尺,约37万桶石油当量。年欧盟对伊朗出台制裁后,道达尔退出了伊朗石油市场。本次投资是解除对伊朗制裁以来国际石油巨头对伊朗最大规模的投资。

Part

10

技术进步及能源政策持续发力,美国主导世界能源地位进一步增强

尽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资源国通过一系列减产措施勉强稳定了当前的油价,但美国油气产量的持续增加可能依然给油价的稳定带来了压力。美国油气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的系列新政使得这种可能性不断增强。

美国油气企业在页岩油气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不断降低油气开采成本。美国Petroteq能源公司成功试验了二叠纪盆地浅层稠油开采技术,成功把每口油井的盈亏平衡点降至16.5美元/桶。得益于开发成本的降低,美国油气产量在今年的低油价水平下仍保持了持续增长,原油产量从年初的.7万桶/天升高至.7万桶/天(截至年12月8日)。

就发展趋势看,以油服公司、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创新主体持续推动技术进步。贝克休斯公司与通用电气公司(GE)旗下石油天然气业务部门合并交易正式完成,哈里伯顿宣布与IT巨头微软达成战略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合作或将继续激发油气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力。

特朗普上台之后的能源、环境政策也为美国油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命令,解除对美国大陆周边的墨西哥湾、大西洋、太平洋海域及阿拉斯加州附近的北冰洋海域油气开发活动的限制,退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事件,均为美国油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乃至强力支持的政策环境。年末抛出的减税法案、加息政策以及强调美国主导全球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国家发展战略更有可能成为年“打压”油价的利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传奇和不确定性,而能源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能源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能源行业的变革必定引人入胜,值得期待。

展望年,能源行业的变革还将持续,油气行业的变革一定会演绎得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

中国石油网

责任编辑

夏姜

END

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ly/74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