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摧毁伊斯兰教的6个重大历史问题


北京皮肤科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8.html

古兰经不过是伍麦叶王朝的阿卜杜马利克国王为了对抗拜占庭帝国从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书。他由此创造了一个虚假的宗教,利用教徒对宗教的狂热对基督徒和犹太人发起进攻,最终取得邪恶的胜利,促成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甚至到如今,成了影响到世界十多亿人信仰其宗教。

其实最惨的还是阿拉伯人,他们被洗脑了年都浑然不知。更可怜的是波斯人,辉煌的波斯文化被伊斯兰完全消灭,只剩下一个顶着白帽子的伊朗在中东认贼作父。真是悲哀。

6个重大历史问题1、为什么“古兰经”经历了两次辑录?第一次辑录

《布哈里圣训》第6卷,圣训()

欧拜德?本?萨巴格传述:栽德说:“艾布?伯克尔派人来叫我,那时我还在耶玛麦战场。我去见艾布?伯克尔时,发现欧麦尔和他坐在一起。艾布?伯克尔对我说:‘欧麦尔向我建议说耶玛麦战役甚是激烈,精通且熟背《古兰经》者伤亡惨重,我(欧麦尔)担心《古兰经》的多数节文会因此失传,我主张你还是下令辑录《古兰经》启示吧!’我(艾布?伯克尔)对欧麦尔说:‘使者从未做过的事,你怎么能干呢?’欧麦尔说:‘这是好事呀!’他就这样多次向我建议,如今安拉开了我的心眼,使得我取得了与欧麦尔一致的立场。‘栽德呀!你是位聪明的青年,我们十分信任你。你的确曾长期为使者记录过天经启示,如今烦请你辑录启示吧。’

栽德说:‘以安拉发誓,假设你们派我移山倒海,对我而言这远比辑录《古兰经》这件事更为轻松。你们怎么能令我去干使者未曾做过的事呢!’艾布?伯克尔说:‘以安拉起誓,这是一件好事呀!’就这样,艾布?伯克尔一直来做我的思想工作,终于蒙安拉启迪,我与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我就从(被保护下来)的椰枣叶、石片和人们的记忆中开始辑录《古兰经》全部节文,只有忏悔章的最后两节经文没有找到。(这两节经文)终于在辅士艾布?胡栽麦那里找到了,即‘你们本族中的使者确已来教化你们了,他不忍心见你们受痛苦,他渴望你们得正道,他慈爱信士们。如果他们违背正道,你就说:安拉是能使我满足的,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只信托他,他是有伟大的宝座的。’《古兰经》辑录完整后存放在艾布?伯克尔处,他归真离世后,由欧麦尔保管;欧麦尔归主后,则交由他的女儿哈芙赛保管。”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真主需要在已经有两本启示录(讨拉特、引支勒)的情况下,还要再降下第三本启示录?即便是真主确实需要下降第三个启示录,为什么要使用一个尚未形成文字体系的语言(阿拉伯语)?(当时的阿拉伯语体系音标系统尚未发明,从早期的阿拉伯语古兰经残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阿拉伯语与现今的大不相同,直到公元-年才开始有元音音标)如果真主确实需要下降一个“最终的”、“封印的”启示录,为什么他要选择一个文盲,不会读也不会写,来接收它的启示(一个本该写在白纸黑字上的启示)?即便这个“文盲”不会读也不会写,为什么穆罕默德再世期间,他的秘书却不能帮他做?即便这个“文盲”不会读也不会写,阿拉伯语也不是非常难的语言,在本人会说这个语言的情况下,学会拼读和书写大概用不了几周时间吧?(阿拉伯语只有8个字母,而“先知”却经历了3年(-63)却没有学会如何读写阿拉伯语)。第二次辑录

《布哈里圣训》卷6,圣训()

艾奈斯传述:在沙姆人和伊拉克人联合征服亚美尼亚和阿赛拜疆期间,人们就天经念法的分歧十分严重,这使得侯宰法?本?叶玛尼很是担心。他为此来见奥斯曼,他说:“信士的长官啊!在信士们就像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们对于《圣经》产生分歧一样对《古兰经》产生分歧之前,请你拯救这个‘乌玛’。”奥斯曼采纳了侯宰法的建议,他派人到哈芙索那儿去索取天经原本,并告诉哈芙索说:“请你把《古兰经》交给我们,我们多抄录几本,然后再把原本还给你。”哈芙索听后就把《古兰经》送到奥斯曼那儿去了。奥斯曼命栽德、阿卜杜拉、塞伊德和阿卜杜拉?拉罕曼四人抄录了很多本《古兰经》。除栽德外,其他三人皆属古莱氏人,奥斯曼对他们说:“在抄录《古兰经》的过程中,你们和栽德有异议的地方,应以古莱氏方言辑录之,因《古兰经》就是以他们的方言而下降的。”四人就遵照奥斯曼的嘱咐抄录了很多本《古兰经》,奥斯曼派人把原本还给了哈芙索,而且把录下来的《古兰经》分别派人送到各地作为定本,除此以外的整本也好片断也好,一律被焚烧掉了。

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奥斯曼(第三任哈里发)烧毁了其余的所有版本。有的穆斯林会说,这是因为发音的原因,不同方言导致发音不同。但是我们知道,当时的阿拉伯语系统中不存在音标(这点从古兰经手抄本古卷中可以看到,均无音标)。而在没有音标的情况下,记录在之上的阿拉伯语文字又有何不同呢?(熟悉阿拉伯语的人都知道,现代阿拉伯语是通过音标来确定不同发音的)因此,在这时期烧毁的古兰经版本,全都是正统的版本,并非由于发音差异而导致其被烧毁的。

.为什么古兰经手抄本古本互相不一致?

博物馆中现存的奥斯曼古兰经手抄本(左中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乌兹别克斯坦,不列颠图书馆)

续上图古兰经古本(左中右:埃及开罗,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也门大清真寺)

我们再来看所谓奥斯曼流传下来的手抄本文物,当研究人员查看这些古兰经手抄本时,他们发现了许多问题:

TOPKAPI手抄本:99%的经文不同程度受损,可读部分仅有78%。这本手抄本的成书约在8世纪中期。其中有70处词句与现今所存的古兰经版本不同。SAMMARQAND手抄本:成书于8世纪早期至中期。其中有拼写错误,涂改,似乎是一个不会阿拉伯语的人抄写的。仅包括43章。在这43章中,仅有1章是完整的,有4章部分完整,有18章完全不存在于今天的古兰经中,即与现今的版本相比,53%古兰经丢失了。MAIL手抄本:成书于8世纪晚期。仅有43章。HOUSEINI:成书于8世纪中后期至9世纪。也有大量的差异及涂抹和修改。PETROPOLITANUS:成书于8世纪早期。94%与现今古兰经不同。由5个抄写员辑录。SANAA:成书于8世纪早期。有两层文字,上层的文字以及下层被涂抹掉的文字。19章后直接进入章,而0章和1章记载在另一页上,由另一个字体抄写。在63句经文中就有70处不一致。

古兰经手抄本SANAA古本的涂抹痕迹

经过研究人员细心比对和调查发现,所有这些手抄本之间互相均有不一致之处。而每个手抄本的涂抹修改之处,均不是音标、读法的修改,而是字母的修改,也就是单词和句子的意思被修改了。事实上直到年,世界上才出现了第一本规范化的古兰经版本定本,也就是现行的阿拉伯语主流古兰经版本。也就是说,目前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的历史仅仅有93年(至),这个版本与任何一个主流手抄本古本均无法完全匹配。

3.为何有4个朝拜方向(基卜拉,英文Qibla)?

早期清真寺遗址的朝拜方向

考古学家发现,早期清真寺遗址的朝拜方向均不朝向麦加,而是朝向图中“?”所指的位置。与此同时,考古学家对-7世纪的地图进行考察,他们发现,地图中找不到任何关于麦加这个城市的存在。在对早期阿拉伯通商路线的研究中,学者也发现,无论如何,经商的商队都不可能经过麦加这个城市再往西走。

早期贸易路线图(要么从红海绕道,要么从从波斯湾经地中海沿岸城市西进)

我们都知道5-6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罗马)和萨珊王朝(波斯,今伊朗)在打仗,因此路上丝路的路线被阻断了,而走海路,明显比陆运经济和方便。所以,通商船队没有任何理由会进入麦加之后再通过陆运向欧洲进发,符合逻辑及历史事实的路线是直接通过红海,进入地中海。因此麦加这个城市既不存在于丝绸之路上,也不存在于当时的地图上。事实上,最早记载麦加的文献直到公元年才出现,地图直到公元年才出现。

考古学者DanGibson在对麦加历史的调查中,探访了早期的63座清真寺遗址(甚至包括中国广州的怀圣寺,建于公元67年),他发现早期的清真寺均朝向Petra这个城市。

早期清真寺朝拜方向均指向Petra,而Petra正是陆上丝路的重要商业城市之一

Gibson并没有使用谷歌地图来测量方位,他使用了先进的激光经纬仪判定朝拜的方向,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所有早期清真寺的朝向均落在Petra为中心的原型范围内,列表中的10个清真寺现今仍在使用,甚至在所谓“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都朝向Petra

在公元-公元7年间的清真寺的朝向却发生了变化,如下图。

在这时期的清真寺朝向均指向Petra和麦加的中点

在公元77-公元年间建立的清真寺朝向终于朝向了麦加,如下图。

穆罕默德死后年,终于有清真寺朝向了麦加

然而在公元73年-公元年间有部分清真寺朝向却比较另类,如下图。

这些清真寺的朝向为Petra与麦加连线的平行线

这4个朝拜方向是为何产生?古兰经中所述不是只改了一次朝拜方向吗?为什么那么多的历史遗迹证据均显示,伊斯兰教的朝拜方向存在4个,似乎与“完美而永恒的真理”不一致啊?

4.伊斯兰教的奴隶交易?

最早的黑奴贸易出现在中世纪及之前。在那时黑人就经由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由阿拉伯人贩卖到南欧、阿拉伯世界以及波斯甚至南亚等地。在奴隶交易中,奴隶可以如物品一样交易,奴隶的亲人也可以像物品一样交易。但是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普遍低下,这种奴隶交易实际上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并不是黑人所特有的,因为同样的亦有白人被卖为奴。

在古代的伊斯兰国家,人口买卖是合法的。根据ElikiaM’bokolo在《外交世界(LeMondediplomatique)》一书中写道的,“跨越了撒哈拉,通过红海,印度洋港口,跨越了大西洋,非洲奴隶至少遭受了10个世纪的奴役(9世纪-19世纪)以造福于穆斯林国家……四百万被奴役人民通过红海出口,另四百万通过斯瓦希里港口到达印度洋”。

有些中东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奴隶制度也一直持续到年代为止。花剌子模帝国时代拍卖最多的则为白种的俄罗斯人。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接着英国,荷兰,法国也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就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

大西洋奴隶贸易是16世纪至19世纪时期(也有人认为早至15世纪,并持续至0世纪),在环大西洋地区将非洲大陆人民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美洲大陆殖民地地区的一种贸易。奴隶的来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欧洲人通过贸易或袭击、绑架等手段抓获并贩往美洲大陆进行超强度的劳作。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殖民主义色彩的血腥黑暗的贸易。

我们绝大多数人熟知的黑奴贸易主要是历史书中欧洲人及美国人对于非洲黑人的奴役,即“跨大西洋黑奴贸易”,却遗漏了古阿拉伯帝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对黑人的奴役。这就造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好像奴隶制是基督教的特有传统,使得许多不明真相的非阿拉伯穆斯林对西方产生敌视。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如何?

根据Currey和Heinemann在年发布的《非洲经济历史》介绍,在非洲的奴隶贸易包含了如上表格中的4个路线:红海、斯瓦西里沿岸、跨撒哈拉、跨大西洋。其中前三个路线的奴隶贸易均属于伊斯兰黑奴贸易,总数达到1万黑人奴隶;而跨大西洋的黑奴贸易,即欧美的奴隶贸易与之相比只有万。

TheAraborIslamicslavetradelastedmuchlongerthantheAtlanticorEuropeanslavetrade:"ItbeganinthemiddleoftheseventhcenturyandsurvivestodayinMauritaniaandSudan.WiththeIslamicslavetrade,weretalkingof14centuriesratherthanfour."Further,"whereasthegenderratioofslavesintheAtlantictradewastwomalestoeveryfemale,intheIslamictrade,itwastwofemalestoeverymale,"accordingtoRonaldSegal

RonaldSegal在《伊斯兰的黑人奴隶》的相关采访中,说了如上的结论。我们着重看其中的两个要点:

伊斯兰教的黑人奴隶贸易持续了14个世纪,即从伊斯兰教创立之时起就存在直到1世纪才结束(毛里塔尼亚,年8月全面废止)。伊斯兰教的黑人奴隶贸易中,女性奴隶与男性奴隶的比例为:1,主要用作性奴隶;而跨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中,女男比为1:,主要用作经济作物的种植劳动力。

然而在如今的世界中,尽管奴隶制已经大面积废止,但奴隶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主要存在于伊斯兰教统治下的国家。

5.强调穆罕默德的肤色及对黑人的贬损?

联系上面那个奴隶交易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伊斯兰教是个极端种族歧视的宗教。关于默罕默德肤色描述的强调太多了,只需从《布哈里圣训》中就可以找到不少例子,如下:

卷1,圣训63(63)

阿卜杜拉·本·阿慕尔传述:艾奈斯·本·马里克说:“当我们和使者都在清真寺里坐着时,来了一位骑骆驼的人,他把驼卧下拴好后进来问道:‘你们中间哪位是穆罕默德?’那时,使者正在我们中间坐着,我们告诉那人,就是靠着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位白净的人。(后略)

卷4,圣训()

艾布·朱海夫据其父传述:我到使者那儿去了,他住在艾布托哈的一个帐篷里,彼时正是晌午时分。比俩利出来念了唤礼词后,进去把使者洗小净剩下的水拿出来了。人们就纷纷地抢使者洗小净剩下的水。比俩利又进去拿出来一杆标枪插在地上,这时使者出来了,我好像看见他的小腿上的白皮肤。他带着大家合礼了晌礼和晡礼,共四拜。他的前面有妇女和驴子走动着。

卷8,圣训()

艾布·侯迈德传述:使者委派艾兹德部族的一位名叫伊本·吴特比耶的人去收天课。当此人收完后拿着天课来见使者时说:“这些是天课,那些是人家送给我的。”使者听后说:“为什么他不待在他父亲或母亲的房子里,看看是否还会有人给他送礼?!”傍晚,使者在礼拜后站起来念了见证词,赞美了安拉,而后说:“公务员怎么了?我们委派他去收天课,他回来后对我们说:‘这些是天课,那些是人家送给我的。’为什么他不待在他父亲或母亲的房子里,看看是否还会有人给他送礼?!以掌握穆罕默德生命的主发誓,任何人,只要从天课中非法拿去任何东西,那么到末日,此物必套在他的脖子上。如果此物是骆驼,它将会持续地叫;如果此物是牛,它将会持续地叫;如果此物是羊,它也将会持续地叫。”然后,使者抬起双手,说道:“主啊!我传达了吗?”我们还看见了他腋下的白皮肤。

伊斯兰教对黑人的贬损(阿拉伯人的种族优越性):

阿拉伯人是所有世系中最高贵的人,最杰出,行善最多。我们是第一个回应先知的号召的民族。我们是安拉的助手和使者的使者。我们与人争斗,直到他们相信真主。信仰真主和使者的人保护了他的生命和财产。至于一个不信道的人,我们会永远在安拉的事业中与他作战。杀他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小事。(译文)引自穆罕默德·伊本·贾里尔·塔巴里(卷9)(注:穆罕默德·伊本·贾里尔·塔巴里,出生于塔巴里斯坦(今伊朗里海南岸地区),曾游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地的主要学术中心,并从无数学者和图书馆那里搜集各种口传和书面资料。后定居巴格达,从事讲学和写作。著有《历代先知和帝王史》,叙述从世界的创造至公元年的历史。另著有《古兰经注》,按照《古兰经》的顺序逐字解释,把先知穆罕默德、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传法律、词意和历史的解释列在一起。)因此,黑人民族一般都是顺从奴隶制的,因为[黑人]几乎没有人性,并且具有与愚蠢动物非常相似的特征,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译文)

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注:伊本·赫勒敦出生于今天的突尼斯,阿拉伯穆斯林学者、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被认为为人口统计学之父。年出生于突尼斯,是塞维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后裔(8世纪时跟随阿拉伯军队出征到安达卢西亚,后迁到北非)。自幼跟从父亲学习《古兰经》和阿拉伯文,又到宰图那大学学习深造,受到系统的伊斯兰教育。年开始从政。年写成作《历史绪论》。年3月19日在开罗逝世。)

除了以上两位在阿拉伯历史乃至伊斯兰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学者的言论以外,还有更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我们不难得出一些结论,伊斯兰教:拥有一个白皮肤的先知、拥有最优越种族的信徒和奴役黑人的罪行。

6.现今存在6个版本的古兰经?

根据穆斯林们的观点,古兰经是:

每一章,每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未曾更改;古兰经受真主的保护,永远不会被篡改;古兰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真主的永恒的真理;必须用阿拉伯语读古兰经,其他语言的版本只是古兰经的翻译而不是真正的古兰经。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在第1个问题里已经明确证明了古兰经手抄本古本与现今版本的冲突和差异,甚至是各个古本之间都存在冲突和差异。

即便我们抛开第1个问题里面的毁灭性的打击,就那我们今天可以找到的所有出版的阿拉伯语古兰经书籍进行比较,其结论也是令人惊讶和对伊斯兰来说是毁灭性的。

目前最为流行的阿拉伯语古兰经版本,占据了95%使用率,是Hafs版本的阿拉伯语古兰经。而这个版本的古兰经跟其余版本来比较有何差异呢?我们在古兰经第1章第4节就发现了问题。

Warsh版本即北非地区最常见的版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

Hafs中的阿拉伯语“Maaliki”一词比Warsh版本中的“Maliki”多了一个“alif“,虽然意思相近,但是明显不是一个词。不过穆斯林可能会说这是不同的“背诵方式(Ahruf)”,确实,这个意思没有变化太大,那么我们接下来继续找。

经文的注音符号从“ou”变成了“a”,意思发生了变化

在古兰经第章第10节,我们又发现一处不一致。在阿拉伯语中,一个动词是有严格的人称格性数一致的语法规则的,我们在这看到,Hafs版本的古兰经中,这个词“撒谎”从第三人称主格变成了第三人称被动格。从“他们撒谎”变成了“他们被(其他人)控诉撒谎“。明显意思已经发生了绝对的变化。我们再接着看。

一个是“dafu”,一个是“difaau”。一个意思是“真主排斥……”,另一个意思是“真主捍卫……”。继续往后找……

一个意思是“先知斗争……”,一个意思是“先知被杀害”。是还用继续找吗?Hafs版本跟Warsh版本之间一共有处差异,更不用说Hafs版本跟其他阿拉伯语流行版本间的差异了。相信学过阿拉伯语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差异的意义所在。如果古兰经真如穆斯林们声称的那样完美,那么这些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如何解释?

结论那么伊斯兰教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众所周知,在7世纪初的时候,阿拉伯人(直到7世纪末期考古文献中才出现穆斯林这一称谓)开始攻陷巴格达、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和开罗等地。但是他们没有居住在城市中的习惯,他们是长期生活在野外的游牧民族。因此,他们需要犹太人和基督徒来管理这些被攻下的城市。他们被称为“马瓦里”,即被释放的奴隶。但是这些“马瓦里”手中有圣经,有一条明确的先知继承线。而阿拉伯人没有先知的继承,也没有自己的“圣经”,因此他们是“无经人”,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身份认同来显示自己高贵的统治者身份。直到伍麦叶王朝的阿卜杜勒-马利克·本·马尔万·本·哈卡姆上台掌权后(公元年4月1日-年10月8日),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圣所”所在的位置是Petra,是纳巴泰人(也就是北阿拉伯地区主体民族的统称)的圣所,在Petra我们如今仍能找到许多的寺庙和古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此之前,所有的清真寺都朝向了Petra而不是麦加。而此时的国王马利克需要对抗以基督徒为主的拜占庭帝国,他急需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来攻击基督教。因此,他于公元年在耶路撒冷城建立了“圆顶清真寺”,俯瞰整个耶路撒冷城以彰显其地位和野心。在该寺目前仅存的内侧回廊旧址中,我们仍能看到当时镌刻在上面的经文,清一色都是贬低耶稣基督的经文。正是此时,在“圆顶清真寺”建好的那一刻,一个邪恶的想法从马利克脑海中萌发了。他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一个神。就在此时,“先知”默罕默德“诞生了”。就在“圆顶清真寺”建成的第二年,公元69年,马利克发行了刻有“清真言”的硬币。此后,阿拉伯人有了自己的“圣经”,自己的“先知”,自己的“圣所”(Petra)。然而,伍麦叶王朝的日子并不好过,阿拔斯王朝(靠近沙特)的兴起推翻了伍麦叶王朝(叙利亚)的统治。他们模仿伍麦叶王朝的套路,进一步更改了“圣所”的位置,将其改为更靠近阿拔斯王朝的麦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穆斯林朝拜方向的多次变化,也是为什么古兰经不是在奥斯曼世期就辑录好并统一标准的,而是在其后的14个世纪中不断修改,修改,最终在年定本的原因。古兰经不过是伍麦叶王朝的阿卜杜马利克国王为了对抗拜占庭帝国从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书。他由此创造了一个虚假的宗教,利用教徒对宗教的狂热对基督徒和犹太人发起进攻,最终取得邪恶的胜利,促成了阿拉伯帝国的崛起。甚至到如今,影响到世界十多亿人信仰其宗教。伊斯兰教的本质是如此,我们不得不对其提高警惕。其实最惨的还是阿拉伯人,他们被洗脑了年都浑然不知。更可怜的是波斯人,辉煌的波斯文化被伊斯兰完全消灭,只剩下一个顶着白帽子的伊朗在中东认贼作父。真是悲哀。附录1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总结的伊斯兰早期(朝拜方向变化期间)历史重大事件时间线附录古清真寺建筑朝拜方向角度数据清真寺的朝拜方向是十分讲究的。权威的说法是,朝拜的方向由一个“mihrab”的壁龛决定的,只需要找到这个壁龛,以其两边水平墙面为基准,取中点90度角方向即可确定唯一的朝向。感谢您的赞赏支持。我们在网上呼吁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入不敷出,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ly/80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