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名人和故居
上海是一座有着很深文化渊源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著名文化精英生在上海、居住在上海、从事文化艺术事业。在他们中有不少杰出的领军人物,熠熠生辉,记载在史册上,结合这些已故的文化名人与现存的名人故居,逐一进行采访,用相机展示他们在上海这块文化宝地上曾有的风采和特殊的贡献,以示永久的纪念。
蔡元培
蔡元培故居是华山路弄16号一幢三层欧式花园洋房,年蔡元培居住于此,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
蔡元培当过高官(历任民国教育总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做过北大校长,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蔡元培积极扶持上海美专的发展,先后创办了浙江美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但蔡元培一生贫寒,去世时连棺材也买不起,只留下一句遗言: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黄自
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年诞生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内史弟”,是三进二院两厢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民宅,现为黄炎培故居。黄自17岁学习音乐,20岁赴美、欧洲留学,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刘雪、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张元济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与爱国实业家,“中国五位第一号人物”之一。他在上海淮海中路弄24号沙发花园居住了20年,度过了事业上的鼎盛时期。年以“辅助教育为己任”投资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年任经理,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业机构。
鲁迅
大陆新村鲁迅故居位于上海虹口区山阴路弄9号,是鲁迅在上海的最后寓所。在这里编写了他的历史小说和杂文集,翻译了4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了中外版画,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在这里还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
毛泽东对鲁迅作了很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巴金
上海武康路号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在上海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年,从年起巴金与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
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巴金于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年获“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丰子恺
丰子恺旧居位于上海陕西南路39弄93号,于年9月迁入,这里是他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最后定居的寓所。因阳台上有天窗和三面窗,日月均可看到,丰子恺便自名这居所为“日月楼”。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只因“文化大革命”后,房间被紧缩被他人居住,丰子恺睡在阳台上一张无法伸直身体的小床。他心底只有一个愿望,完成他与弘一法师的约定,在法师整寿生日时合作《护生画集》共幅。每天鸡未鸣起身,在黑夜昏灯下作画,终于,他艰难地提前定稿,这时离弘一法师百年提早了五年。前后经过近五十年,而丰子恺却在圆满完成夙愿两年后逝世。
贺绿汀
泰安路是上海西南一条安静的马路,一幢红顶白墙的二层楼房,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从年起就住在这里,直至年以96岁高龄离开人世。贺绿汀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还亲手建立了音院附小。
贺绿汀年创作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俄籍作曲家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一、二等奖。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合奏,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傅雷
傅雷与朱梅馥在上海的最后一个住处是江苏路84弄安定坊,风风雨雨18年,直到年他们夫妇相伴弃世。他有一个“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头衔,却是一个没有单位的人,上海文化人里面只有傅雷和巴金(年后)没有领过工资,在家工作,自食其力,靠稿费维持生活。
傅雷生于上海南汇县下沙乡,老房子已空无一人大门紧锁。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以“赤子之心”当上了上海政协委员。从年到年“反右”运动前写的总结、意见书达18万字,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国画、儿童读物,还涉及出版、高知分子领域的研究,为当时的政府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却最后被打成右派直至年由上海文联和作协为傅雷开追悼会,并给予平反。
张乐平
上海五原路弄3号别墅花园外是长长的弄堂,墙上三毛的漫画,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是“三毛之父”、中国著名漫画家、中国儿童连环画的开创者张乐平的寓所,他自年8月至年9月住了整整42个寒暑。
在这里,张乐平画出了“三毛翻身记”、“三毛迎解放”、“三毛今昔”等作品。
张乐平毕生从事漫画创作,80年代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漫画世界》主编。其漫画以政治讽刺见长,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
黄贻钧
上海愚园路弄是一排连体英式别墅,黄贻钧的最后阶段就是住在这里。黄贻钧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年考入上海工部局乐队(上交前身)任管乐演奏员。年10月以中国指挥家的身份登上交响乐舞台,是中国第一代职业交响乐指挥家。年黄贻钧任上交团长,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把上海交响乐团乐手由洋转中“大换血”,使中国音乐真正在交响乐中崛起。
年赴柏林,成为指挥柏林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指挥家。并成功指挥过前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日本读卖交响乐团、扑克汉交响乐团等,还曾创作了管弦乐曲《花好月圆》等。
谢晋
上海江宁路83弄有一幢高楼是为了表彰“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而建造的,谢晋就是上海政府奖励者之一。作为第三代导演的佼佼者,谢晋在50余年的导演生涯中执导了20余部影片,其中的一半在中国电影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
“谢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特别消除皮肤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