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首都 > 征文投票三投票已拉开序幕,为你喜欢的
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首都 > 征文投票三投票已拉开序幕,为你喜欢的
平桥区年“世界读书日”征文投票已拉开序幕,详细的投票方式在这里,赶紧为你喜欢的征文投上一票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少安的“韧”,纠结于贫穷以及贫穷带来的自卑。在每个人的童年,父亲,可能都有一个高大的形象。是啊!几乎每个父亲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可是谁又能想到在父亲慈祥的笑容背后又有多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当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时。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少安为了弟弟妹妹、为了那个家牺牲的太多太多,他没日没夜的忙碌着,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个家,似乎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自私”一下,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意的人啊!亲情是一条永远剪不断的线,孙玉厚的家是贫穷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少平是作者重墨渲染的对象,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少平平凡的一生,穿梭于农田、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以尊严慰灵魂,这总是深有自尊孩子的必然选择。在我的班级中就有着像少平一样的典型,正是她的精神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力量,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从平凡中来,却不甘平凡的活着,也许,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润化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而现在,《平凡的世界》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应该是努力奋发的,应该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我想,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平凡的世界》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
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颇有感叹世事苍桑,人海茫茫之情,正象路遥在后记中写道“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我想他做到了。
八十:我的美丽家乡
邢集镇中心校七(2)班陈喆涵
辅导老师:陈艳琼
“家乡”——这两个字总会把我们拉进美好的记忆!也许是浓浓的亲情,也许是迷人的风景,也许是那舌尖上的味道......我的家乡是红色小镇——光山县砖桥镇,那里没有绝世美景,但对于我来说,那是让我留恋的美丽的地方。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像往常一样回到了阔别多时的家乡。一个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昏昏欲睡,可是奶奶一桌丰盛的午餐,立刻驱走全身的疲倦。味道浓郁的“泥鳅拱大蒜”、香气四溢的“香椿炒鸡蛋”、“王八下卤罐”、还有我最爱吃的“腊肉炖黄鳝”……吃饱喝好之后,我和爸爸散步来到了田野。
天气非常晴朗,太阳照耀着大地,湛蓝的天空十分高阔,一尘不染。对于我这个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长大的孩子来说,简直就像小鸟飞出了鸟笼。我情不自禁地在田野中奔跑起来,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是美不胜收!正值隆冬,地里已经没有什么庄稼,泥土静静地躺着,仿佛在悠闲地享受午后阳光。家乡的味道就是那诱人的泥土的芬芳。我觉得家乡的泥土就是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爸爸说:“家乡的村民离不开泥土,他们每天都在土地上辛勤耕耘,而泥土也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给庄稼提供营养,从来不图回报、绝无怨言。”哦,我突然明白了:这任劳任怨的泥土,不就像那任劳任怨的村民一样吗?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夏天挥汗如雨,冬天迎风冒雪,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我们,自己却总是节衣缩食。想到这里,那泥土醇美的味道更加浓浓地沁入我的心头。
太阳落下了山,夜幕来临,月亮高高地悬挂在深蓝的空中,星星眨巴着眼睛看着人们。每当这时,滨河路上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给美丽的滨河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彩衣,使它显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傍晚,落日像喝醉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到了河的那一边。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这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家乡的黄昏是恬静的,路边的花草都在晚风中安静的睡着了;家乡的黄昏又是热闹的,在河边洗衣服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些老婆婆还在这里练腰鼓,“咚打咚,咚打咚”,清晰悦耳的腰鼓声划破了夕阳的宁静。
听爸爸讲当春燕鸣叫时,这山里的景色最迷人了。不信你瞧!那红、白、蓝、黄,还有叫不出是什么颜色的野花,会使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成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花蝴蝶们扇动着翅膀翩翩起舞,伶俐的小鸟在枝头上唧唧地唱个不停,给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还有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密密地挤在一块儿,你拥我挤,推来搡去,像一块柔软的大地毯铺在山坡上,踩在上去软绵绵的,躺在上面舒服极了,再大大咧咧地做个好梦,好美!
当夏蝉高唱时,菜园里遍地长满了各种蔬菜和瓜果:爬满架的黄瓜,红红绿绿的辣椒,灯笼似的西红柿,还有绿油油的西瓜,甜瓜……而且这些都是不打农药的绿色食品,直接用手一抹就可以吃了,这在城里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当秋风一吹,这田野的景色更是诱人。特别种了禾苗的那一片田野,离她远远就能看到像似铺了一块金色的地毯一样。一棵棵禾苗结满了稻谷,一穗穗垂下来,可好看了
果园的一旁有一条小河。河水清凉见底,几条小鱼在河里面嬉戏,玩耍,十分可爱。河水的两旁有一棵棵枫树,红得多好啊!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落叶随着微风飘飘而降。可是河边的松树还是那么挺拔,那么翠绿。清清的河里到映着红叶,绿树,多么美丽啊!
见识了家乡的冬季,听爸爸诉说了家乡的春夏秋三季的美,而我认为家乡的美是那清香的泥土味,那柔柔的家乡水,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一方水土一方情,家乡是生在心里的根……”
八十一:说说家乡美
洋河镇中心学校刘美美
指导教师:刘旭东
我出生在胡店乡的一个小村庄,村名叫做白堂村。村子不大,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于白堂村里的人来说,它就是一片乐土。
春天的风暖暖的、柔柔的拂过白堂村每一个角落,唤醒了万物。沿着蜿蜒的小道走进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田”字形的庄稼地,绿油油的小麦苗尽显生命力的本色,更是村中人勤劳的标志。略过田野后便可看到坐落在这片乐土上的几间小房子,红瓦铺就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在整片绿色的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远远看着可爱之极。我的家乡就在那里。
一路走来,路过家家户户的门口,总会被他们热情请进去喝上一杯茶不可,所谓“茶”不过是从后院那口古井中现提取上来的井水。那口古井是村里的甘泉,养育了村里世世代代的人。那井水格外甘甜爽口,世上再不会找到第二口如此好喝的水了。
走了一路总算到家了,明明不过几步远的路却硬生生走了四、五个小时。回趟家乡,被村里宠为客人。我家门前有棵槐树,听我奶奶讲是我出生那年爸爸种下的,所以我对这棵树情有独钟,它承载了我的童年梦。我喜欢在阳光的午后搬着小马扎坐在树下乘凉,聆听鸟儿的交响曲,阵阵清风带着槐花香扑鼻而来,别有一番韵味。
这时大娘带着孩子来了,手中还提着大包花生,我起身上前迎她,她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笑容。“小美呀,这是大娘自己种的花生,外面可买不到,快拿着吧……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知道推辞不过她,便感激的收下了。
紧接着,西边的张伯,南面的三婶,会唱戏的小拐叔……没有一个是空手来的,大家挤在槐树下,地上的东西堆成了小山丘。
“小美,这豌豆是三婶刚下地摘的,吃着可香了……”
“这是张伯给你留的新大米……”
“还有我家的菜……”
这下热闹了。我望着这群朴实大方的人,心里酸酸的,喉咙晨像堵了什么,竟一名话都说不出来,默默地将眼前一张张笑脸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在心中念了百遍谢谢……
临走时,大家又都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给我们送行。依旧是来时所见的田野、小道、花草……心中却没了来时的欢跃,多了些不舍与留恋。
此时的我坐在窗前,望着繁星满天的夜,一点一点地回忆我美丽的家乡。美是什么?可是那满山遍野的花?不,是好一张张挂满汗水的笑颜,是那一颗颗善良、朴实的心。
八十二:家乡的美
洋河镇中心校七(1)冯关平
辅导教师:齐汉东
在我心中最美的地方———那便是我的家乡洋河。
她被誉为“中州明镇”,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民风淳朴,更让人痴迷的是这里四季分明而秀美。
家乡的春天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晨,微风拂面带着芳香,是那么的清新舒爽。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在春姑娘的装扮下穿上绿衣。田野里是各种散落的野花,斑斑勃勃,慢慢的绽放着属于它的美,周围的蝴蝶也欢快的飞舞,小鸟也沉醉在这美丽的画卷中唱出婉转的曲子。
夏天的家乡犹如动人的乐章。夜晚皎洁的月光普照着大地,在微风习习中,树上的鸣蝉恬静了少许,偶尔能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树下有乘凉的人们,在惬意的摇着蒲扇,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景。孩子们也趁着月光,玩着属于他们的游戏,萤火虫也提着灯笼来凑热闹,星星也闪动着它们的眼睛,满意的看着孩子们尽情的玩耍,这一切都与远处的片片蛙鸣声应和着!
夏天是短暂的,秋天接踵而至。遥望我们洋河大地满是收获的喜悦,果园里的果实都熟透了,黄色的鸭梨、火红的石榴、圆溜溜的紫葡萄都挂满枝头,远处是大片大片的金黄的稻田。在这个金菊盛开桂花飘香的季节,小洋河边上谷子地里人们正在忙着收获,只有贪玩的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玩耍,多么醉人的秋天啊!
冬天的早晨,片片雪花飘落,整个家乡小村庄全白了,宛如一幅水墨画。正处于假期的我们召集几个小伙伴,打一场雪仗、印个雪人很是惬意。凤凰台边转一转,白果树旁走一走,领略一下家乡的雪景的独特。社区文化园里的腊梅也在这寒冬中灿烂的绽放了,也以不同的方式述说着对家乡土地的挚爱。
家乡的美不仅在四季,还有那渐渐变宽变整洁的道路,路旁的个性化环保设施,体现了乡亲们的环保理念。柏油路两旁的排排小树,条条绿化带都抒写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家乡显得朝气蓬勃,富有生机。
我爱家乡的四季美,更爱这里朴实的乡亲,这里充满和谐、温暖,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家乡会变得更加美丽!
八十三:漫步在书页上
信阳市二高高二(9)班邱威
指导教师:韩启辉
世上有一件事是孤单且幸福的,便是一人漫步在书页上,不疾不徐的风从耳边溜过,翻动的书页化作一条通往明天的幽径,唯有灵魂中的书香奔涌着,似乎蕴育着一个新的宇宙。
读书之滋味,或许只有亲自试过,方可有所感受吧!国外有位小伙子,在接触到中国的玄幻小说后一发不可收拾,竟藉此戒掉了毒品。我虽未试过玄幻文学,却也对他的一句话有所体会:“这可比吸毒上瘾多了。”何处来的体会呢?或许是在伏案研读诸字拜家时得来的罢;或许是望见“请风不识字,只会乱翻书”时得来的吧。我见到书的次数却也多于见到饭碗的次数。闷在书中,却也是清爽的,燃起蜡烛看书,四周于是“忽地光明起来,倚在墙角边‘孤读’”,犹有书与我为伴,我何情何理可以不喜爱读书呢?
世界上最奇幻的迷宫,不在沙特尔大教堂,而在图书馆——如果这个迷宫过于爆满,那么栖身于一家深夜书店,摆一盆“绿植”,做个习性“乖戾”的书呆子,或许也是可爱的。我想,谁会怪罪一个热爱书籍的人呢?
我们热爱读书,不是因为它用一方蟠龙紫石古砚写就,甚至书页上留有前贤手迹——并不是这些不珍贵,而是当我们“开启”了一本书的封页,更瑰丽的宝藏——那些知识、经历、思想、人物便映入眼帘,只要你“朝深处看”。《红楼梦》大可当作人际关系的“红宝书”,《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亦是对我们人生的概括,《聊斋志异》虚幻中有现实,《培根随笔》哲辩之味愈品愈浓,《寂静的春天》是生态学里的文学皇冠。至于三坟五典,四书五经,可养浩然之气;诗集辞语,元剧清词,可育品性精神;大家笔墨,先锋文学,可正人之筋骨。读之愈多,愈觉无知,钻之弥深,不可自拔。于是超脱时间,忘却空间,这时才感觉到书的内容不止于书本身,还有一个流浪在书中的自己。
携书同游,可悟前贤之理。然书海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彼岸无影兮,惧舟不能达——我们因此是更愿待在海边的,但总有几次掉进去了,便不想再出来。笑言:古今多少人,皆为吾书友,刘向有言,书犹药,可医愚。作为他的“死党”愚见以为未免把读书想得太苦了些,不如“隙中窥月”——精芒映书,人在灯下,心在旷野,天南海北,往来名士,粗缯大布,亦裹生涯,读书万卷,始可通神。于谦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其理也明哉!
人埋进书堆里,似乎意识与思想生了翅膀,行在书页上,仿佛精神与灵魂聚焦于宇宙之外。有些人腹中空虚,他们问着,读书有什么用呢?我回答说,读书可以让你感到腹中空虚。人生若一个容器,自满,则溢出,读书而见江河之渊源,海洋之无际,虽有溢出,犹觉不足。其质愈清,其本愈明,其性愈善,其德愈美,其眼界如傲飞之雄鹰,其思维如疾驰之骏马,其心境如素秋之潜鱼——读书之益,非成完人,但求日殝完善,充实灵魂也。
我寻觅着人间的幸福与温暖,远方的诗意与深蕴,黎明的阳光与雾霭,我紧捧着手中的书,于是发现这些从未走远。一路有书香作伴,梦想如花开,朝阳升四方!
八十四:燃一烛书香,品百味人生
信阳市二高高二(9)班袁岚枫
指导教师:韩启辉
据说,犹太人会在孩子出生后,让他去舔沾有蜂蜜的《圣经》,让孩子相信书是甜的,是香的。
我也一直相信书是有香气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天的香气。“燎沉香,消溽暑”,这是夏天的香气。“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是秋天的香气。“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冬天的香气。捧书一本,足不出户,四季之香,尽收鼻端,无需等待时光的脚步,便可于书中一一品来。
闻书香以识人。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世间万物,自有其气息,既有气息,便有味道。常言道闻香识人,而闻书亦可识人。透过层层书页,我嗅到的气息各异,在我看来,孔子的气息是儒雅的,老子的气息是淡然的,孟子的气息是浩大的,庄子的气息是飘逸的,韩非子的气息是峻峭的……我未见其人,何以嗅得其香,答案就在书中。书由人著,它记录了人的喜怒哀乐、经历心路、性情气质、精神品格,见证了世间的兴衰荣辱、沧海桑田、沉浮变迁。燃一燃书香,便可品百味人生!
于书中我闻到花香。读孟东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我闻到花香体会到其登科的快意。我生长在这片荆楚大地,这里有一位浑身散发着香气的诗人——屈原。初读屈原著作,印象最深的便是各种香草。“蘋”“白薠”“白芷”“芳椒”“薜荔”“辛夷”“蕙櫋”“石兰”……他的诗作自带香气,自带香气,因为他的品行,他的德行,美好正直。《离骚》《天问》《九歌》《九章》,书中弥漫着他高洁品行的芳香。于书中,我领略了屈原忠贞而清高的性情和独立而孤傲的人格。
于书中我闻到酒香,那是李太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豪情。我闻到茶香,那是杜子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苦涩。我闻到饭香,那是苏东坡“西雁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的疏朗。我闻到书香,那是王摩诘“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恬静。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体会人生。于书香之中,我领路了不同人的百味人生。让我的心灵更加丰盈,让我的精神得以成长,前进的步伐更加轻快,更加坚定。
即使是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形下,也会品出不同的香气。初读金庸,我沉醉于酒香,向往那热血儿郎,刀光箭影,快意江湖。后来再读,我默品茶香,体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欣赏苦涩背后的坚持与热爱。初读红楼,我厌恶那脂粉气,觉得一群富家子弟的儿女情长,实在不值得称道。再读红楼,我感慨那硝烟气,贾府内是个战场,贾府之外也是个战场。一群柔弱女子,能在那个令人悲哀的时代,那种令人悲哀的环境,努力绽放光华,让我敬佩。
与书为伴,我在成长。有时捧起一本书,颇感“却是旧时相识”,有时捧起一本书,又感“坐中初识令君香”。但无论何种感受,开卷有益,每次翻开书本,有新的收获,便又是一次成长。愿今后的日子里,能永燃一烛书香,笑品百味人生。
八十五:中原有明珠
信阳市二高高二(9)班孙诗颖
指导教师:韩启辉
走过富饶的中原大地,心中总难忘那最美的风景。我的家乡,山美,水美,人美,是中原大地上一颗明珠,不曾因社会变迁褪下光彩,不曾因时间流逝儿黯淡光辉,她永远闪耀在我心中!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没有千年古都的厚重历史,却有代代相传的淳朴风俗;没有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却有茶树满山、清泉叮咚的秀美;没有江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婉约,但有小桥流水、烟柳人家的安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中原有此明珠,请君共赏。
山水美景悦人心,中原明珠不虚此名。
造化钟神秀,上天把慷慨的眷顾给予这片土地。南湖迎晓,鱼潜水中跃;雄鸡唱白,鸟栖树梢啼。灵山的香火从未断绝,每年三月三,善男信女总带着美好的祈愿前去跪拜。波尔登森林公园,大树参天,石缝中山泉汩汩,游人如织。最美乡村郝堂,小桥流水人家,参差万亩荷花。浉河港山在水中,水挽青山,山水之间,名茶毛尖。水清树荣山青,甘冽青翠峥嵘。信阳,连续九年当选为十佳宜居城市!生活在极尽秀美的环境中,连步伐都带着欢快。
小城风俗暖人心,中原明珠不愧此名。
这里是各路美食的集聚地,南来北往,唯美食跳动不息,淳朴的信阳人爱吃会吃,用跳跃的果蔬调制自然恩赐的美味,记得小时候奶奶会给我做焖罐肉,香得让人流口水,我和妈妈一起采摘,如风铃般的洋槐花,做成初春的一道美食,我和姥姥在山间摘“娃娃拳”,摘板栗与山核桃,接受自然的优厚馈赠,口腹之欲是享受,是追求,体现出淳朴的信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信阳毛尖也是很多信阳人的心头爱,作为十大名茶的它早已成为信阳人常备饮品。在郝堂村仍有古法制茶,看着芽叶一步步变成毛尖,不由得感恩造物主无私的馈赠。被称为美丽乡村的郝堂,仍保留有石磨,老宅,在街上能买到村民自制的豆瓣酱,淳朴的风俗,美味的食物,让人觉得无比温暖。
历史人物动人心,中原明珠当之无愧。
信阳自古以来地灵人杰、英雄豪杰辈出,一代名相孙叔敖,施教于民、布政以道,助楚庄王称霸天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开发东吴,治理水患,将信阳的荒野变为粮仓,是上海、苏州等地人文始祖;开漳圣王陈元光,率弟子开发闽南,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宋朝宰相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界之泰斗;明代文豪何景明,为“前七子”的领袖,名播全国文坛;祖籍光州固始的郑成功将军,收复台湾、英勇抗清,是名满天下的民族英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洒下红军战士的鲜血。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从这里走出的不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景色美,风俗美,人文美,共同造就了中原明珠——信阳。当今的信阳,走向更光明的未来,信阳国际家居小镇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幸福路,我们终将变得更好。
秦淮之界,鱼米之乡,人说北国江南,南湖迎晓,雄鸡唱白,湖光山色相映,鸟栖树梢啼,鱼潜水中跃,玉盘浪浅,晨露已干,芽叶新出,采茶忙。种稻沃土之上,谷物满粮仓,春申功望,英雄儿女,埋骨青山,红旗心中飘扬,唱自家农谣,品桑梓珍味,心胸舒畅,大爱中原明珠,情深怎能忘?
八十六:故乡之美,长存心间
信阳市二高高二(9)班李妍
指导教师:韩启辉
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家乡人。家乡,似乎可以包容一切。在我失意的时候,她让我尽情的宣泄;在我快乐的时候,她让我放声高歌。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美:一种雅而不俗,贵而不鄙的美;一种刻骨铭心,永不逝去的美。
你的美,美在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信阳肥沃的土地滋养出许多真名士。他们或侠肝义胆,留名青史;或刚正不阿,坚持原则;或心怀天下,勇于担当;或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战国时期春申君,战国四君子之一,楚国令尹,为楚国鞠躬尽瘁。苏轼评价他“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生在这片土地,心怀这片土地。古有司马光、孙叔敖,今有许世友、邓颖超;文有白桦,武有李德生……他们用自己的一份力量,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是信阳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你的美,美在风景如画、妙意如诗。
绵延的浉河,她不像长江那样浩荡。她就在那里,静静的,涵养着这片土地。在一个雨夜,与她相遇,河岸夜色中雨中的垂柳,在迷蒙的灯光中随风摇曳,桥面飘雨的路灯和车灯相映成趣,平添了雨夜独特的妩媚。与朋友一起享受着这种雨夜之景,虽然只有黎明前的春风、春雨、春夜,心中却装满朦胧的喜悦。仰头轻轻呼吸,那些微小的分子中,是宁静而又纯美的氛围。雨过之后,弥留着雨的清,雨的纯。夜,河,有灯光打在她身上,有月光为她指明,有路边的霓虹灯为她搭建舞台。她像夜一样,像一块永远也铺展不到尽头的布匹,她承载着天地,故乡信阳,是盛开在风景上的华丽。
你的美,美在人情纯朴、人性醇厚。
漫步田间,心情变得轻松。田里绿油油的一片,如一段绿色的绸子铺在土地上。清风吹过,绸子就像在跳跃的舞女身上飘动,温柔似水,又觉渺茫。悠然向远处眺望,是绵绵的青山,如挺立的士兵守卫着这田地。这蓝天,多么晶莹,多么纯洁。整个田地洋溢着无限的安详与和谐。不远处,老农正在田间耕作。他戴着被太阳晒黑了的草帽,虽然这样,阳光还是洒在了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他的皮肤和这田地一样透着土色,身躯却依然矫健。我问:“现在还要这样辛苦工作啊?”他用浓浓的乡音回答:“稻子就像我的孩子。”
家乡变了很多,从前的黑瓦红砖已经换成了碧瓦水泥。许多面孔虽然陌生,但他们都有黝黑的皮肤,厚实的肩膀和坚实的步伐;他们都在这田地上流过汗水,用过心思;他们都是这田地的纯朴勤奋的儿女。
时间如划过指尖的清风,如不息的流水,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可故乡却从未被冲刷,她的美,长存心间。
八十七:美城如斯
信阳市二高高二(9)班杨冰雨
指导教师:韩启辉
我亲见过车水马龙的繁荣,领略过气势磅礴的高耸,品味过的源远流长的厚重,可只欣赏你的端庄秀美、典雅曼妙,流连于热闹嘈杂的小巷,绿草茵茵的山冈。城有千座,美有万种,惟爱你——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信阳,我独家的记忆。
信阳,以其动人的美景,温暖的人情,丰厚的底蕴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美丽。
美城如斯,风景之丽如画中仙境。在信阳,你能感受到车水马龙现代化都市的气息,你也能走向碧水南湾湖青翠鸡公山,拥抱大自然的美丽。乘着在南湾湖上往来游行的船只,风拂过,扯着你的衣角拉着你的头发硬邀其共舞,惹得一大早上做了半小时发型的帅哥靓妹们又气又喜,却还是仰起脸接受风调皮的问候。岛渐渐近了,唯恐不能欣赏全部美景,大家争先恐后地下了船,徜徉在绿荫小道间,却不忍让快门声打破久违的静谧。而到了荷花盛放的夏天,郝堂便成了爱莲者的天堂。不同于南湾湖山水同色的简约,郝堂给人的是满眼红绿交织的靓丽,非但不显庸俗,反而给骄阳似火的盛夏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让人流连于“无穷碧”的“接天莲叶”,远观着“别样红”的“映日荷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信阳的春,娇羞不失魅力;夏,热烈不失风情;秋,沧桑不显颓唐;冬,素净不失风韵。
美城如斯,人情之柔若春雨携风。清晨,卖早饭的大妈早早地推出小车准备给予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天之中的第一份温暖。“妮妮正长身体呢,大妈多给打个蛋啊。”“大哥,零钱自己找,我还能信不过你?”到了八九点的时候,菜市场总是人满为患,一片嘈杂,待人散去后满地的残果烂叶也着实引不起人的好感,可你若用心走过这条狭长的街道,便能看见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不争要那一两元的差价,只因菜贩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平时骂骂咧咧的屠夫清洗油污时却倍加仔细,只因他凭良心经营;鱼贩收起一条条不再游动的鱼,只因“让大伙吃坏肚子得的钱我拿不安心”······人间百态,真善与爱,就藏在这简而短的话语里,默而专的行动中。
信阳人实诚,坦率,心直口快,一份份关爱之情就像绵绵春雨,不经意间就滋润了人的心田。
美城如斯,底蕴之丰似巍峨泰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中陈列的枪械武器、文献记录是信阳红色历史的见证;城阳城众多出土文物、精美器具是古信阳人发明创造的结晶;九中校友诗词大会上大显身手,吟诗诵句是信阳青年对古典文化的满腔热情······茶文化已成为信阳的名片,信阳茶文化节的举办已让信阳走向了更宽广的文化舞台。信阳的美,不只在于其外表上的赏心悦目,还在于其深处丰厚的文化底蕴。
信阳文化丰富而绵长,让信阳人为之骄傲,让任何想了解她的人心生敬意,像高耸的泰山,巍峨而美丽。
中原大地,宜居城市,信阳美丽风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郝堂荷香芬芳。革命根据地,浓厚文化史,绵远悠长。夜不闭户,民风淳朴,似天堂。毛尖醇厚弥香,是工人劳作,废寝食忘。珍贵文物,城阳出土,编钟奏响绝唱。鸡公山秀丽,南湾湖清新,民歌高亢。华夏大美之地,莫过于醉美信阳!
八十八:一路书香伴我行
信阳市六高陈凤仪
指导教师牛江燕
汉代王龙曾这样描述读书的重要性:“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个益友,你一字不说,她已全然懂得。那一字一暖。一句一乐,一页一页翻下去,全是人间真味。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读完了人生中第一本小说《格列弗游记》。惊奇于格列弗的奇幻经历,我沉迷其中,与他一起冒险,竟不由自主的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爱不释手。到了五年级,这是我读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我还记得那个时候老师强制性让我们租书来读。刚开始我还颇有怨言,慢慢地,我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竟不由自主的爱上了读书。我的阅读量与日俱增,读书成了我最喜欢的事情。我读的许多书中,《八十天环游地球》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主人公每天过着如同钟表般一成不变的日子,他的朋友与他打赌:能否在八十天之内环游地球,并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主人公当然做到了,当他踩着锃亮的皮鞋,站在朋友面前时,仿佛也站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拥有了可以受益终生的习惯-诚信守时。一句承诺,千里来赴,是我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再后来,我读了《小王子》,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我不断的阅读中,我体会并明白书中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最重要的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也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一句话。自那以后,我学会了用心去体悟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
曾经我为读书废寝忘食,忘乎所以。我曾与高尔基一起品味《童年》,经历坎坷;曾与海明威感叹《老人与海》的雄壮传说;曾与叶圣陶看《稻草人》,感受主人的忧虑与担心;我也在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夜晚,见到曹文轩与桑桑一同坐在《草房子》上,细数星星;见到沈从文,在为《边城》里为翠翠夭折的爱情叹息;我更为胡适母亲伟大的母爱而感动落泪;为鲁迅笔下那《真正的勇士》而拍案叫绝。我就是如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说,三月不读书,只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而今,我知古人,诚不欺我。
在姹紫嫣红的花园里,寻找艳冠群芳的牡丹,在广袤无垠的书海里,品味流传千古的经典,一路书香为伴,我与书的故事还在继续,你呢?
八十九:书落我心,不负年华
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刘冰冰
指导教师:赵璐
书落我心,不负年华
风吹过窗台,有花落的痕迹;雨扫过水面,有鱼跃的痕迹;霜经过大地。有候鸟飞过的痕迹;正如我成长的路上,有书香的痕迹。
妈妈是我阅读路上的启蒙老师,她说,我们这一生啊,很短,莫要辜负好时光。可这一生又很长。历经浮沉与沧桑。但一个人若学会了读书,读好书。时间长了,容颜自然改变,气质自然升华,言谈举止之间,散发温和之气,流露脱俗气质。正如“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之美,身心俱知。
年幼的我,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也并未对读书表现太多热情。但每当夜晚时分,妈妈便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讲:“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凄美爱情。看到夕阳西下,她便向我赞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湖美景。到了赏荷的夏季,妈妈就会对我吟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偶遇阵风,妈妈便打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渐渐地,我发现诗词里蕴藏着的别样的书香,似阵阵清风,拂过我心湖,荡起层层涟漪,于是,我爱上了读书。
当年岁增长,阅读面越来越广,对事物也多了层自我的感悟之时,我也渐渐明白了读书的意义,理解了书中隐藏的道理,便更加如鱼得水般畅游在书的海洋。
清人萧抡曾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是因为书让人得到了精神上的财富,心灵上的享受。正如《基督山伯爵》里的爱德蒙,虽然仇恨蒙蔽了他的眼,但幸好他有良知。在到达报复的终点前,完成了他的救赎。我也懂得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让等待有了价值,使希望永不覆灭。
而今,我对书也怀抱着最浓郁的情感,最真挚的热爱。在闲暇时光,泡一壶热茶,让缕缕烟气伴我进入张爱玲孤高傲世的一生,看她绽放了一地的水墨和花的风靡,也绝不留恋地华丽进入尘世的苍凉;看三毛与荷西,流浪在撒哈拉的欢愉,随他们体会春花秋月的风韵浪漫。不知不觉中,书香使丝烟更加氤氲,丝烟也使书香更加浓烈。
若有书香饶于身,岁月从不败美人。纵使经年流逝,纵使沧海桑田。无论如何,读过的书不会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有胸襟的无涯里,当然也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在这个时代,可以有家国天下的大我,所谓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但与此同时,也可以有自由放达的小我,所谓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所以我想说,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要不负青春,不负年华。即便做不了千古功业的大事,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日子里,用书扩展我们人生长路。
无论以前,现在抑或是未来,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地用书香熏陶我地精神世界,让书香溢满我梦的书房,落尽我心,不负青春,不负年华。
九十:说说我的家乡美
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周遵涛
指导教师:周文娟
怀着一丝乡愁,作此文盛赞我美丽的家——浉河港。
——题记
山之雄奇美
家乡的山巍峨高大,挺拔地矗立在云之深处,像是一座天梯。连着人间和天堂。你的每一声细语,都会在幽静的山谷里回响。抬头仰望,是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青翠的树林;遥望远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正在河谷里流淌。闭上眼睛,你会听到鸟儿的呼唤;低下额头,你会嗅到花儿的芬芳。那千姿百态的奇石,会让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绵延不绝的山谷,能让你摒除心中的杂念,静静地观望这一方人间天堂。
“造化钟神秀”是你真实的写照,“阴阳割昏晓”是你作为山的骄傲。故乡的山啊,愿你能万年屹立不倒!
水之清秀美
家乡的水清澈、静谧,宛如新生儿的脸庞。清晨,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雾气,展现着淋漓尽致的朦胧美。万物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与本体如出一辙,当“淘气”的鱼儿腾出水面溅起一丝涟漪时,倒映会随着水波摇曳不定,等到水面重归平静时,倒影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家乡的水拥有包容万物的特点,这种特性使它能与周围环境做到完美结合,尤其在黄昏时刻:太阳缓缓从天边落下,水与天都是一片赤红,几乎快要融为一体,几只“贪玩”的归鸟,映着落日的余晖轻轻划过水面,奋力地拍打着翅膀朝着山林飞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晚霞归鸟图”,颇有一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感。
家乡的水啊,愿你能在嘈杂的凡尘里永远保持着内心的纯净,细水长流!
人之风情美
由于家乡位于中原地带,所以家乡人既拥有北方人的豪放,又拥有南方人的温婉。
热情好客是家乡人的一大特点。每当得知客人要来时,家乡人会早早地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在门前静候着客人的到来。用餐时间,主人会为客人夹菜,用最真挚的感情与客人把酒言欢,好不快意!
纯朴的家乡人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愿我们的民风能永远下去,恒古不变!
物之特色美
家乡著有“茶王之乡”的美称,漫山的茶树是家乡的一大特征,当你经过一片茶山时,总能听到采茶女悦耳的歌唱,嗅到绿茶淡淡的清香。
家乡茶叶的美誉与它严谨的制作工序是分不开的:当地有众多的茶叶市场,茶民会将采好的高山茶细细筛选,挑出其中无用的叶子,然后再到市场上销售给炒制商,炒制商会对茶叶进行二次筛选,然后再炒制,炒制的过程往往要达一整夜之久。经过一整夜炒制的绿茶,香气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使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家乡的茶啊,愿你能名满天下,去享受那属于你的无上荣光!
雄奇的山峰彰显着你的雄伟,清秀的柔水点缀着你的安详,纯朴的民风充实了你的精神,特色的物产丰富了你的脊梁!你真美丽,。我所热爱的家乡——浉河港。
还等什么,
为孩子们的作品投上您神圣的一票。
对,就是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sd/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