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滚滚红尘中永远的橄榄树
王莉芳
无意间听到楼下不知从哪一家铺子传出的《橄榄树》,那穿透力极强,苍桑、悠远的歌声,让我再次不由提笔感念起三毛。索性,从电脑中下载了三毛所有的文学音乐静听,把音量放得大大的,然后沏上一杯热茶,随着每一首优美深情的音乐水一样滑过心际,那些关于三毛的尘封往事,再次涌上心头。心灵在静美中默契地与这位用流浪的心走遍千山万水的女子邂逅。眼前立刻出现一个自由飞翔的灵魂,一个清纯的倩影。三毛——一个流浪的,自由的,飘逸如仙的身影,泪化尘埃,脱俗追风,放足原野,影消大漠深处。三毛——爱她的人梦着她的梦,品着她的韵,念着她的念,追随她的影。三毛——安好吗?你在路上?在海边?在大漠深处?不哭,三毛要笑。眼泪让疼你、爱你的人替你流。三毛,永远的三毛,追寻你的视线永跟在你身后。追随你,到草原抚摸辽阔。登山巅,呼唤白云。行山涧,放飞一叶清凉。站海边,撕开天与地,让海潮奔腾……
喜欢三毛,完全是没有理由的喜欢,也许真的是不由自主吧。喜欢她那种倔强的个性,欣赏她那柔中带刚的女性风采。我想在这个世上有许多的人喜欢她,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对于她的死,我真的很难过。因为我再也无法读到她出的好书了她笔下的撒哈拉沙漠,令人向往;她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同样是令女孩子们羡慕。她对我来说是一个梦,一个平凡人没法实现的梦。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去研究一个已逝的人,但是她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去回味……
她的特立独行,曾久久鼓荡着读者的心,无数人因欣羡而追随,很多人,从此天涯孤旅。她浪迹撒哈拉,在她笔下,荒漠是何等浪漫,虽非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但同样壮丽,壮丽的是人心,她笔下,人心就是整个宇宙。而其宇宙,谁人能测?比如,她曾千里奔赴西北,与一位老人相伴许久,流言蜚语,在所不计。比如,她弃世前曾写信给贾平凹,尽抒向往,笔下,文字与心灵共孤独,也有惺惺相惜意。滚滚红尘中,无数庸人“凡客”,能做到者,又有几人?
曾几何时,一曲“梦中的橄榄树”广为传唱,旋律中,有她在。她编剧的《滚滚红尘》上映后,她的一缕芳魂,也永远蒸腾于滚滚红尘,丝袜绕颈,窒息身亡。面影犹在,文字长存。毋庸讳言,她并不漂亮,而平凡躯壳内,是那样一颗丰盛、饱满的心,时隔20多年,仍鲜活跃动于我们眼前。三毛作为精神世界的引领者,三毛以其平淡而不平凡的文字给现实中的人们以解脱。通过作品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灵魂深处的闪光,三毛作品的动人不仅表现在文字的表面和故事的机趣,也不单纯是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切背后所蕴藏的那颗爱心。她真诚、善良、宽容,广博的同情,她爱生活、爱周围世界一切值得爱的人,她同情那些悲苦的小人物。三毛用中国女性特有的胸襟包容整个世界。
三毛的每篇散文,与其说是她壮阔的世界之旅的见闻和感受,不如说是她在自我心灵世界中的一次跋涉和超越。她是用生命在构造完美的童话,使读者一次次走进迷宫,无论对生命的感受甜蜜或忧郁,她无意矫饰,字里行间,处处是无声的歌唱,歌唱爱和纯真。在她的作品中,不隐没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女性的不足及平凡人的向往追求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注脚。
读三毛的文字,总感觉到一种暗暗的忧伤,跟随着作者的文字,一起高兴,一起忧伤。或许这淡淡的忧伤,正是三毛的魅力所在。曾经读到过文字“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至及的黑白健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我是一个以悲剧为美的人,总觉得,那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破碎也许是伤悲,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惊艳的美?!
喜欢悲剧,固执的喜欢悲剧中所折射出的壮观和震撼。我一直认为,只有从悲剧中所折射出来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因为这美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它容不得半点虚伪与掩饰。“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蕊的破碎啊”。诚然,三毛的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三毛——滚滚红尘中的橄榄树!永远的三毛,永远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文字来源:格桑花开年第1期
图片来源:网络
征稿启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会议精神,提升舟曲文化软实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舟曲县文化馆以《舟曲文艺》期刊为主阵地,立足舟曲本土文化的挖掘、宣传和推介,现推出《心在舟曲》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yl/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