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印度失控冲击地区稳定,三大影响直指中国,


文章来源于民智国际研究院

作者民智国际研究院

“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消失匿迹。”

印度开国总统尼赫鲁的这句话正是如今印度最好的写照,随着印度多地开展全面封锁,其离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

假如印度因为疫情而崩盘了,谁能继承印度的“遗产”?

这个问题似乎是个玩笑,可如今由于印度政府抗疫不力,脆弱的经济遭受到沉重的打击,感染和死亡数据超乎想象,人们开始不得不思考这个看似啼笑皆非的问题。

印度“崩溃”之后

假如印度控制不住疫情,不仅印度自身难保,地区局势乃至国际格局都会因之动荡。

地区局势动荡

印度在印度洋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

从地图上看,印度就像一个巨型的锥体直插印度洋,漫长的海岸线让印度拥有在印度洋上的多处良港,与无与伦比的海上力量投射能力,使其自古以来便享受到东西方贸易路线带来的红利。

印度历届政府也都秉持着“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海洋”这一理念,加强印度的海军建设,不断增强其对印度洋的控制。

当前印度拥有一艘航母和一艘核潜艇,以及一百五十多艘各类舰艇,在这些军事力量的加持下,印度得以在印度洋上“所向披靡”,在这片大洋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而这也是美国选择印度作为其印太战略“马前卒”的原因,希望通过与印度的合作间接掌握印度洋主导权。

可惜的是,美国人设想中稳固的“桥头堡”如今摇摇欲坠。印度一旦崩盘,缺少“马前卒“的美国印太战略将有名无实。

海洋之外,出于地缘军事的考量,印度近年来频繁与中亚五国及阿富汗外长展开“5+1+1”会议,以反恐名义发起军事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亚的区域性联系。

而未来,自顾不暇的印度恐难分出精力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而缺少印度参与的中亚反恐合作也将出现漏洞,“三股势力”*或将因此蔓延到南亚地区,从而造成严重的国际问题。

(三股势力:指“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国际地位空缺

除地缘政治之外,印度的突然崩盘也会对当今的地区甚至全球秩序产生巨大冲击。

如今在南亚地区,印度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该区域的主导权。

在印度看来,南亚地区的一切风吹草动都攸关其利益,因此南亚事务应由其自己来定义。

为此,印度早在70年代就曾提出印度版“门罗主义”——英迪拉主义*。为了巩固其在南亚的主导地位,甚至不惜支持邻国反动势力发动政变;对企图摆脱印度影响的锡金,更是不顾国际舆论直接吞并。

(陈继东《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英迪拉主义指的是“印度强烈地反对地区外国家对任何南亚国家的内部事务的介入,公开追求其在南亚政治舞台上的支配地位以及合法性”。)

此外,印度的体量及不结盟运动创始国的身份使其在第三世界中也享有一定的威望,经常有国家发声支持印度成为新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经济上而言,印度如今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

与此同时,印度还拥有全球第二大人口市场以及丰富的资源;作为世界第二大钢铁产业国,第二大煤炭产业国和发电量第三大的国家,印度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莫迪政府大力推动“印度制造”,印度的制造业也有了一定的起色。

军事上,印度还组建成了世界第一大陆军、亚洲第二大空军和第三大海军,拥有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掌握着核武器,综合作战能力仅次于美、俄、中。

年,在全球经济因疫情萎缩的情况下,印度军费却进一步上涨,达到了亿美元,力压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位列世界第三。

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印度位列新兴国家行列,成为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潮流的重要推动者,是世界多极中的重要一极。

正因如此,一旦印度崩盘的话,南亚地区和全球都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首先,南亚地区秩序可能随着印度的衰退而崩溃。该地区汇聚了不同民族和宗教,历史上就充斥着民族冲突和宗教仇杀。

一旦既有稳定局势被打破,势必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其惨烈程度恐怕将不亚于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巴尔干半岛。

虽然南亚各国可以趁着这个机遇摆脱印度的控制,但地区权力真空很可能吸引其他大国插手其中,甚至会为了争夺地区主导权而争斗不休,使南亚次大陆持续地陷入政治动荡当中。

其次,随着印度这名玩家的“退场”,大国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对比将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很有可能因此重塑。

好的情况是新的国家取代印度原有位置,继续推进“全球多极化”进程。

但如果没有国家能接替印度的地位,现有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可能难以维系,全球格局发展有可能将走向难以想象的方向。

疫情四散传播

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印度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而备受瞩目。

一旦印度突然倒下,装满病毒的“潘多拉魔盒”会因此释放开来,伴随着疫情又一次在全球传播开来,很难再有人能将这个“魔盒”合上。

去年一项针对孟买贫民窟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居民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只不过那时病毒毒性尚弱,在这些地区新冠死亡率只在大约1/-1/之间。

但随着病毒适应了印度炎热的气候和环境,传染性和致命性大大加强,这突然之间印度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呈现出井喷的现象。

此外,在当前各国减少与印度接触的条件下,全世界各地仍陆陆续续发现印度毒株传播的迹象。

在5月29日,越南就报告发现了英国和印度变异毒株混合体,而最近广州传播的新冠病毒也被证实为印度变种。

目前疫情导致印度出现了大规模失业,许多贫困人口由于疫情生活缺乏经济来源。一旦印度彻底崩盘,大批印度人很有可能逃往国外,以致边境地区局势动荡。

要知道叙利亚万难民就使得欧洲各国麻烦重重、自顾不暇,而印度一旦崩溃,掀起的可能是上亿级别的亚洲难民风暴。

加之病毒传染性和致命性已经远远超过最初的病毒,而现有疫苗主要针对初始病毒毒株而非新变种,人类很可能会再一次面临大面积感染和死亡。

印度“大火”,是否会殃及中国?

诚然,印度一旦崩盘,难民危机等重大问题很难通过中国的一己之力来解决,即便是全球各国齐心协力,也难以消除影响。

但危机中也有机遇。

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虑,伴随着印度的下场,美国印太战略无疑会遭受巨大打击。

通过印太战略,美国联合印度、日本等国,对中国进行遏制;印度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

印度政治家认为当前的国际形势就像70年代中美苏大三角一样,只不过中国变成了当年的“苏联”,而印度成为了“中国”。

在这种判断指引下,印度同日本、澳大利亚都加强了联系,并加大中印边界上挑衅的力度;此外还利用自身在印度洋优势地位,威胁着中国海上石油运输。

其次,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合作将变得更加顺利。

长期以来,印度对任何域外国家与南亚邻国的合作都十分警惕。

在印度眼中,中国与尼泊尔等邻国展开合作是为了挑战印度在该地区的主导权,甚至有些印度媒体炒作中国在其周边构筑所谓的“珍珠链”,要包围印度。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认为中国这是在拉拢自己的邻国,加强巴基斯坦的实力。为此印度提出了所谓的“香料之路”等项目,企图与中国分庭抗礼。

受到印度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出现了反复的态度。

周围邻国的亲印派在印度的支持下,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以阻挠。

例如斯里兰卡就曾因亲印派上台,打算取消中国对汉班托塔港的租借;类似情况也曾发生在马尔代夫。

第三,从经济上来看,印度制造商很可能回流到中国。

当下疫情极大地影响了印度制造业,大量工厂因此关闭,众多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陷入困境。

这些企业转而将目光投向了人力成本较低、设施较完善的越南,不幸的是越南近期防疫压力巨大,本国制造业也受到了牵连,难以开工。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在疫情中表现相对良好,疫苗接种工作也在逐步展开,这给生产制造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吸引全球各地制造企业汇聚中国。

加之中国市场体量巨大,许多在印企业已经做好准备将产业转移到中国,这无疑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与经济增长。

“命运与共”

当然,我们不应该坐视印度因为疫情而沉沦,中国需要伸出援手帮助印度走出疫情的困境。

事实上,目前中国已经给予了印度大量援助,不仅加班加点为印度生产所需的呼吸机,同时多次表达出向印度提供援助的意愿。

但是,由于病毒变异速度超乎想象,疫苗对现有病毒变种的抵抗力下降,随着新的变种不断涌现,当下的各类疫苗恐怕难以帮助各国实现群体免疫。

当然,全球各国也应当共同努力,帮助印度抗疫,避免其走向崩溃。毕竟,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希望看到印度疫情最终演变为地区性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唯有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人类才能共同走出新冠危机。

(打赏条鸡腿,干活不累:)

延伸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

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

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

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好文推荐,点击图片阅读如果还想观看更多精彩文章可以扫描下图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yl/81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