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灵魂的追随者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
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
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生平:
年3月26日生于重庆。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邵幼轩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年5月出版。
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年1月4日清晨去世,年仅48岁。
作品:
文集: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剧本:
《滚滚红尘》
有声作品:
《三毛说书》《阅读大地》《流星雨》
译作:
《刹那时光》《兰屿之歌》《清泉故事》《娃娃看天下》(共两本)
诗:
《朋友》
经典语录:
1.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3.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4.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5.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6.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7.没有人能够“弃”你,除非你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8.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
9.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评价:
1.年少时她的文字让我感动过,开心过,悲伤过,它们给过我对爱情的美好幻想,给过我对自由自在的性情女子的神往,给过我一段不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粗粝现实的时光.虽然一切都过去了,虽然她死了,但她给予过我的时光不会磨灭。
2.当我们在读书,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我们更愿意让自己看到什么样的三毛,就会看到什么样的
3.她是天真的,也是谋略的,她是聪明的,也是迂腐的。她是超尘的,也是世俗的,她是活泼的,又是沉闷的,她是善良的,也是冷酷的,她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她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她是绚丽的,也是惨白的,她是任性的,又是可靠的,她是友善的,又是苛刻的。她是年轻的,也是苍老的...她是什么?她是个分裂的灵魂,硬要囚禁在一个有形的躯体里,所以痛着,痛着,终于痛死了,或者说,终于挣脱了,化雨成风,不为任何风景而停留。
4.她的文章就像她的生命,找不到头,看不见尾,摸不到心脏,抓不住呼吸。就是那么洋洋洒洒,哭她想哭的,笑她想笑的。也许,她的文章,根本不是写给你我读的,她是写给自己看的。
三毛与王洛宾
简介: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汉族,浙江舟山人,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
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yìyè)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年1月4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通过小编的介绍,你对这位才女有没有更多的了解呢,敬请期待下期名人速荐。
重庆白癜风治疗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yl/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