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美国将举办一场大会,110个国家地区受邀


美国的外交战略正在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上周,白宫的官方网站上列出了此前拜登反复炒作的“全球民主峰会”受邀者的名单。意料之中地,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在这份名单上。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些被视为美国传统盟友的国家,或者是此前美国极力争取过的国家,比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中东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东南亚的新加坡和越南等,却都不在受邀的名单之列。

连路透社都哭笑不得地评论说,拜登的邀请名单“充满问题”。

“充满问题”清单

拜登政府在列出这份清单的时候想要在兼顾“价值观外交”这个宣传口号的同时达到围堵中国、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力的目标,但这注定是一场自相矛盾的任务。

新加坡、越南、泰国是美国遏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需要争取的目标。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防长、国务卿、副总统轮流“轰炸”东南亚,希望这两个国家加入他们的对华包围圈。但在美国主办的这场“民主峰会”上,这两个国家被忽略了。

同样不在这份名单中的还有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这两个国家的情况与新加坡和越南刚好相反。他们毫无疑问是民主国家,在各类民主排名中都稳居中上游,匈牙利甚至是欧盟成员国,但因为这些国家被美国视为“亲华分子”,所以他们忽然就变得“不民主”了。

美国的矛盾

美国正尝试用一个体面的外壳来包装自己遏制中国发展的私心,但最后只在全世界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虚伪。

拜登如此坚持“价值观外交”,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中国束手无策的一种体现。在他之前,特朗普曾经尝试过动用手中更加丰富的工具,比如制裁中国的企业、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抓捕中国企业的高管、驱逐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等等,但最后都以惨败收场。拜登的手中现在除了近百年来西方话语体系塑造的所谓“民主价值”一无所有。而在判断何为所谓“民主”,何为所谓“威权”时,美国把自己放在了裁判员而非参赛者的角度,想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标准。

民主成为地缘政治较量的工具

这份混乱的名单反应出美国当前在外交上面临的困境。出于地缘政治较量的考虑,拜登政府希望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盟友,但当他用“民主”为标准来划分阵营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在“价值观外交”中无法自圆其说。这种矛盾,让受邀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认为会议流于形式,成为单纯的喊口号大会;而那些不在受邀名单上的、自视为美国盟友的国家则会在未来的中美战略博弈中更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站位。毕竟,当你已经被公开地排斥在白宫的“交友核心圈”之外时,继续和美国交朋友并不是一个足够明智的选择。

自拜登上台以来,这位总统始终高举“价值观外交”的大旗,“全球民主峰会”就是基于这种策略而诞生的。然而,这份清单中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政治矛盾——那就是美国无法在“围堵中国”和“价值观外交”中取得平衡,这让“民主峰会”在召开之前就面临功能紊乱的困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11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