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本应该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时候,澳大利亚却选择倾向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如今大麦眼见就要丰收了,澳大利亚粮农却开始发愁了。
今年,中国宣布对澳大麦征收“双反”关税,成片的大麦该销往哪里?这是澳农民最犯愁的事情。以前,中国向澳大利亚预定了大量的订单。但现在,澳粮农开始后悔,可能是因为自己过于自满,太过依赖中国,导致销售渠道单一。
如今澳大在开辟多元化的销售途径,而中国却在大范围的寻找其他商家,让其他国家的粮农受益。中国强劲的大麦购买力,导致多个国家的大麦价格上涨,而他们的大麦供应链也因中国的需求量承受巨大的压力。
澳粮农后悔当初“太自满”
一名澳大利亚的麦农表示,我们太过于依赖他国,导致没有开拓更多的渠道。今年5月,中国宣布对澳大麦增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合计约为80.5%。8月,澳政府要求中国对“双反”双税进行复审,结果遭到中方的拒绝。该麦农表示,直到失去中国市场后,他才发现该国的粮食市场存在严重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单一。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是全球主要的大麦生产国。饲料大麦占全球的20%,啤酒大麦占全球贸易的40%。值得一提的是,该国出口的大麦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这个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国。据数据统计,该国70%以上的大麦出口到中国,仅在年,中澳大麦贸易额就达到15亿澳元(约70.5亿元)。
据美媒报道,澳大利亚今年的大麦产量预计能达到万吨,是最近30年来的第二大丰收季。面对这么多的粮食产量,澳粮农犯愁,这些大麦可能会被部分储存起来,一部分销往国内,一部分寻找新的可代替中国的市场,比如沙特阿拉伯,并与之达成新的协议。一家大麦供应商表示,不仅要将出口市场转向沙特阿拉伯,还要实现市场多元化,刺激国内销量。
中国的购买力令世界惊叹
中国也开始在全球寻找粮食作物的代替供应商。目前已经得到了法国、加拿大、阿根廷以及乌克兰等国的粮农回应。随着中澳关系的改变,全球大麦的贸易格局也迅速被改变。
如今,法国农民也在积极响应中国的大麦市场需求,虽然该国今年的收成较低,但仍准备销往中国。此外据报道,中国从加拿大订购的大麦要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中国在全球寻求大麦市场之后,全球的麦价也在大幅提升,然而澳大利亚的大麦价格却下跌了10%,粮农反省自己也是必然的。
澳大利亚继续渲染“中国威胁”
棉花、煤炭、葡萄酒、大麦、原木等一系列销往中国的澳大利亚商品被依法扣留或退回时,西方媒体纷纷炒作称,是中国在“打击”该国的商品,甚至还在今年5月声称,“中国对澳开出了第一枪”。
对澳大麦进行双反调查,实际上从年底就已经开始了,中国依据法律程序办事,并在今年5月,裁定对该国进口的大麦征收两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澳大利亚一些人的做法,不仅是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偏见,更是将中国的发展看作一种威胁,对中国采取的错误言论和措施,才是中澳关系不断下滑甚至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