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零后”到“九零后”,每一个孩子的记忆中,都有一个忘不掉的三毛形象,瘦小的身子顶着一颗巨大的脑袋,上面只有稀稀落落的三根头发,身着单衣短裤,在北风凄厉下冻得颤抖。他让尚且年幼的我们对旧社会的苦难生活第一次产生感性的认识;他让我们明白原来并非每个童话里都有王子,公主,也不是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缀满了蕾丝花边。这首歌与三毛是绝配01其实年刚刚问世的三毛并没有流浪,他天真顽皮、穿着时尚,游荡在上海弄堂,常常做出一些引人发笑的蠢事。高领套头毛衣、翻口童袜、圆头小皮鞋,可以看出当时的三毛装束时髦。(点开图片放大看,效果更好)调皮的三毛学着大人的做法,用火钳将原本傲娇直立的三根头发,烫成泡面形状。收到爸爸买的新雨衣,兴奋惨了,奈何太阳高照,雨衣压根就派不上用场,于是就用洒水壶模仿下雨的情景。就像小时候大人给我买了一双新雨鞋,出于迫不及待地想炫耀的心理,即使没下雨也穿着它走街串巷。小捣蛋鬼三毛,举着玩具弓箭对准鸭子紧追不舍,惊慌之下鸭子四处逃窜,后来弓箭意外击中邻家儿童,三毛淡定指指身边的雕像。02后来,战争把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碾碎,三毛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不得不开始四处流浪。《三毛流浪记》的创作,起因于一个令张乐平刻骨铭心的悲剧故事。年初的一个晚上,天气奇冷,张乐平在一个弄堂口看见三个流浪儿围在一起点火堆,他们紧缩着身子,冷得瑟瑟发抖,当时他自己的生活也很苦,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回家后,张乐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当他又走过昨天晚上经过的那个弄堂口时,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两个已被活活冻死了,还有一个奄奄一息。这件事极大的触动了张乐平,他决定创作一个描绘流浪儿童生活的连环漫画,就叫三毛流浪记。失去家园的三毛很孤独,就连小牛、小鸡、小猪、小狗这些幼崽都有母亲守护,而自己却孤零零的一个人,想着想着不禁伤心落泪。伤心过后,三毛很快又乐观起来,他想到了卖报纸维持生活的办法,他很努力,很拼搏,刚开始报纸似乎卖得不错。后来,他的双脚实在跑不过不过竞争者的自行车,机灵的他又想出摆地摊擦皮鞋的谋生方法,这点可以看出三毛很聪明,求生能力超强。尽管三毛吃尽苦头、受尽欺负,依然保持着善良和纯真。三毛还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孩子,当别人炫耀自己有糖果和饼干时,三毛骄傲地拿出自己分的成绩单。当大家嘲笑他穿着开裆裤来上学时,他不急不恼地想出补救的办法,不过作用不大。后来,他又思索了很久,干脆自己动手用针线把开叉的地方缝起来,成功之后他高兴地手舞足蹈。可没多久,由于绷得太紧,反而衣服裂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03画家笔下的三毛辗转流浪、遭遇悲惨,有机会接受一些人间温暖,但更多的是遭遇人间的冷酷。可三毛依然乐观、善良、机敏、不屈不挠,没有学其他流浪儿变成小偷,也没有因此仇恨世界,更没有变得品质恶劣。这样的三毛当然深得我们的喜爱和同情。可放到现实中呢,难道受尽欺负的三毛真能独自长成一个三观端正的孩子吗?虽然三毛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还是会有同类的现象出现。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小男孩手持钢管对抗城管,嘴里还念着"不准动我奶奶、不要欺负我奶奶"。点开看了视频,小男孩估计不到5岁,但是手中钢管往人前狠狠一掷的举动,让人不禁心生寒意。很明显,小孩子心里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围观者的哄笑更让他认为自己的举动发挥了效果。事实上,他根本不懂城管为什么要这样对他奶奶,也不明白城管和摆摊是什么意思。这则新闻很快引起广大讨论,有人说城管不应该在有小孩在场的情况下执法,也有人认为这是家长的失职,根本不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不管怎样,孩子的良好成长环境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三毛的精神是作家赋予的,值得我们学习、反思,让孩子们同情这个世界上的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激发了人们的良知和爱心。但现实中还请给孩子的童年多一些阳光和仁慈,尽量别留下难以散去的阴霾!少年儿童出版社张乐平珍藏版若喜欢就分享给朋友,若很喜欢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购买-End-喜欢就和朋友一起分享陪你悦·读旨在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zz/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