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三21班翟颖
有人说:“三毛的‘浪漫’情结亦是她的‘沙漠’情结。”我想,如果不是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恐怕永远不会将“浪漫”作为“沙漠”的修饰词。而当我漫游在三毛的文字间,我不由得开始佩服起这个柔弱女子的执着,向往其达观的生活态度。
初到撒哈拉,面对坐落在坟场区的小房子,三毛也曾茫然若失,但对撒哈拉的向往却始终支撑着她。她开始很用心地生活,挖空心思布置着那小得可怜的家:用废弃的轮胎做椅垫,用骆驼的骨头做艺术品,用铁皮和玻璃作风灯……为了给家里添一丝绿意,竟和丈夫荷西一起偷总督家的爬藤;为了几个空木箱而极度欢悦,即使后来知道这些木箱是棺材,却也因这个意外而无比兴奋;为了省钱当起了“素人渔夫”,不料反而赔上了汽油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个“尘埃一角”,终于成为了“沙地的城堡”`“美丽的罗马”。虽然是“穷浪漫”的结果,却可以堪称“真正的艺术殿堂”。
三毛也曾因第一次在沙漠里生活而掉眼泪。但随即她不断提醒自己:只是在习惯的过程中受了小小的挫折,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为邻居的贪婪而异常气愤时,她只好自我解嘲地学那些明明捡到便宜却表现得一副很受气的样子的撒哈拉人,大叫到:“你们伤害了我的骄傲。”
沙漠中的生活有艰辛亦有欣慰。透过三毛的文字,我仿佛能在字里行间看到海市蜃楼的奇观,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夕阳美景,领略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独特情怀。
三毛的心就如同撒哈拉沙漠一样,浩瀚无边,任思绪徜徉。她用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汇成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成为她生命飞翔的羽翼。
“一块衣料,它可能用旧了,会有陈旧的风华,而它的质地,仍是当初纺织机上织出来的经纬。”我原以为只有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才能被注视,却不知道耀眼的不是光环,而是本质,它在于你是否努力去追逐过那断了线的风筝。人生也正如如此,只要你追求了,就能体验到那绝代的风华,结果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追求过了,努力过了,付出过了,这才是永久的财富。
三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去爱,即使爱把我毁了,我宁可拥抱一个血肉模糊的人生,也不要白开水一样的空杯。”正是这句话让我懂得了人生应有的价值:不甘于平庸,宁做为飞翔而累死的大鹏,也不做安稳舒服的燕雀;不甘于原本拥有的,去争取,去奋斗,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更要做一个勇敢执着的追梦人!
于是,在三毛的带领下,我走进了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去体验贫瘠的浪漫,在那里找到了助我飞翔的第一片羽毛——追求自己所想,永不言弃。(该文发表在《古徵文学》第一期年2月号荣登全国知名刊物《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年5月号。)
赞赏
长按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zz/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