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的狂欢节:吾道不孤
昨天上午9时,年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去年的荣誉读者吴广斌一家今年受邀第一个进入书展现场,在他看来,一年一度的书展让爱书人走出家门,进入公共空间,与众多书友一起面对面聆听文化大家的智慧启迪,非常开心。
“有些东西在冷气充盈的家中或电子屏幕上永远也不会有,那就是置身热烈的图书海洋中,与成千上万读书人一起感受分享对书的热爱。书展不仅仅是图书的展览,书展的主角是人。你会觉得吾道不孤,此爱有值。”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发在朋友圈这番话或许代表了不少爱书人的心声。
持续一周的上海书展,迎来了全国家出版社带来的15万种参展图书以及多场阅读互动。虽然近些年网上购书发展迅速,但上海书展仍是众多爱书人的节日。
特地从苏州赶来参展的读者陆芸赞叹,她提前做好功课圈出自己钟爱的中外名家,要来当面听听他们对生活和写作的感受。连续7年逛书展的读者徐小斌说,书展就像引人瞩目的庆典,阅读磁场正一圈圈融入读者的心坎。
书展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已远远超越每年8月书展举办的这一个星期。上海书展渐渐引领公众在生活中体会求知、思辨、分享的愉悦和充实。
用阅读的方式,向大师致敬
书展能否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引领读者通过优秀的图书探索丰富的精神世界? 上海书展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打造好书的发现之旅,回归阅读的初心,精心设置高质量共读和对话活动,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昨天,不少读者驻足于书展社科精品馆特设的“向大师致敬”展台,从鲁迅、茅盾到杨绛、草婴、周小燕、贺友直、陈忠实、陆谷孙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图书集中呈现,包括 《英汉大词典》《杨绛传》《白鹿原》等。
这一策划颇显书展组织方匠心:今年是茅盾诞辰周年暨抵沪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这一年,也有多位文化名人大家遗憾地先后辞世,书展用阅读的方式向大师致敬,既是一种缅怀,也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推崇传承。
做书人的风向标:上海读者懂书
在不少出版人和作家看来,上海的读者不仅爱书,而且懂书,“在书展上能观察到读者的直接反馈与喜好,对我们接下来策划选题、明确方向会有所帮助。”全国出版界对上海读者的判断力评价颇高,包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内的不少出版人,都是上海书展的忠实拥趸,许多出版社都乐于将他们一年中的重点图书,集中拿到书展展示或首发。
在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发布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他年年来,见证了走过13个年头的上海书展。“这是我长期组稿、约见专家作者的必经之地,每年夏天我都会如期拜访。”
不少出版社甚至为“当家图书”特地设计了“书展限量版”。中信出版社为今年推出的最抢眼“烧脑神书”《S.》,专门定制了印有特制纪念图章、藏书票的珍藏版,并设计出“解密任务”,吸引读者参与互动解答书中谜题,有书迷一大早就来展位外排队,开幕当天现场码堆的《S.》被一抢而空。
家喻户晓的《三毛流浪记》累计发行突破0万册,少年儿童出版社特地在上海书展率先发售珍藏版,首批图书每册均有唯一收藏编号,开展半小时,《三毛流浪记》珍藏版就卖断档了。
业内新变化:纸质书拥抱多元探索
作为书业的前沿阵地,上海书展释放出行业变化新信号。今年被中国科技界称为VR元年,虚拟现实技术在书展现场遍地开花,广大读者纷纷尝鲜。
童书嘉年华展区,北京出版集团带来《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采用视觉交互技术,读者扫描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否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zz/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