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三毛和她的书


三毛有一定的文学天赋,也算纸落云烟,落落才女。

三毛的第一篇文章《惑》发表在台湾的文学刊物《现代文学》上,这年她正十八,以此为分水岭,写作生涯正式开始。当时的台湾作家白先勇是这家刊物的主编。

三毛出生在年,战火纷飞的重庆。

三岁时,三毛跟随家人一路东行,迁居南京。在南京生活的第二年,由于时局动荡,三毛一家离开了南京,一路向南,走到了台北。

从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里,三毛找到了终生相伴的三个字符,“三毛”成了她自己的代称,“流浪”成了她人生的方向,“记”成了她生命呈现的方式。

她卖得最好的书是《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畅销三十余年,每年在中国的销量,大于或等于全国文青的数量。在亚马逊的销售榜,它终霸占着前五十名。

回顾三毛的一生,她13岁开始谈恋爱,一直谈到生命尽头。

她不是那种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即使是荷西死后,她还是马不停蹄地寻找新的爱情。只是一生中可以爱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荷西。

她并不算漂亮,无非性情洒脱一点。她也不是高雅脱俗的女艺术家,每次写稿也十分计较稿费多少,也偶尔小自恋一把,放话说,在台湾,只有三个女人能驾驭波西米亚风的打扮,潘越云、齐豫,还有我。

这些其实都没什么特别,三毛所以是三毛,只是因为她比其他女人活得更热烈,热烈得像六月的太阳,你要靠近她,都会被烘得面皮发烫。

年,三毛终于等来了她与荷西的婚礼。

开着吉普车横渡撒哈拉便是他们的蜜月之旅。简陋的小屋在三毛的装点之下,开始变得日益精美。

平静美好的日子,最终因为年海牙与摩洛哥之间的争夺而被打破。

三毛被迫离开撒哈拉,前往加纳利岛,荷西因为工作原因还没有撤离撒哈拉。

可不幸的是,三毛被查出子宫瘤,后被荷西发现后,荷西辞去工作照顾三毛。

年,荷西在尼日利亚的港口做打捞沉船的工作。

一年后,他们搬到了丹娜丽芙岛居住。荷西接到了一封外出务工的工作,地点在芭玛岛。不久后,三毛也搬去了此地。

可不幸的预感一次次袭来,最终应验。年9月30日,荷西外出工作后,再没有回来,永远地留在了大海深处。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次想起他时的那种悸动,是永远都不会忘却的。

撒哈拉的故事再美好,也无法给予三毛永恒的幸福。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三毛穷极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一份依靠,寻找心可以栖息的地方。寻寻觅觅,寻而不得,得而即失!

所以三毛在《北方的候鸟》里这样写道: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的一生,基本就在干两件事,受伤,疗伤。她像一只飞鸟,一生喜欢自由翱翔。鸟类里,有一种鸟叫天堂鸟,羽毛极其美丽,它们为了自己的羽毛不被吹乱,都喜欢逆风飞行。三毛就像是这种鸟,为了生命的灿艳,可以不惜逆风的代价。

传说里,这种鸟只会落地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荷西喜欢潜水,也死于潜水,像是在完成关于鱼的隐喻。如果要说得寓言一点,三毛和荷西之间,是关于飞鸟和鱼的相爱,诚然传奇,但注定短暂。荷西等了三毛6年,两人在一起也是6年,从相识到分离,仅一个轮回而已。

三毛简介:

三毛(年3月26日-年1月4日),

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

中国现代作家,浙江舟山人。

年出生于重庆,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

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

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

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年1月4日,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后记:仅以此文缅怀三毛女士

喜欢此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47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