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龙凯锋瞰天下
中东很重要,重要点在三:一是中东是欧亚非的连接地,也是印度洋、地中海、黑海交汇地,意味着中东这一块咽喉要道,直接辐射影响欧亚非三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古有得中东者得天下之说。二是中东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是欧佩克主要国家所在地,控制中东可以控制石油、天然气价格。三是中东是伊斯兰教发源地,向西是埃及文明,向北是希腊文明,向南是印度文明,向东是中华文明,可谓是文明的交汇地。
这么重要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是大国必争之地。从英法时期的欧洲霸权,到美苏两极霸权,再到美国一超独霸时代,中东自始至终是霸权国家的觊觎之地。美苏争霸时期,为了让中东国家内斗,实现彼此的平衡,便于掌控,在美苏的唆使和设计下,中东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中东各国之间难以融合,彼此提防,为美苏的深度介入提供可乘之机。
苏联崩溃之后,美国开始全面称霸中东。年的海湾战争,实现了在中东的全面军事介入。年的伊拉克战争,全面入侵伊拉克。年的叙利亚战争,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随着俄罗斯的深度介入,并组建俄伊叙土安全联盟,中东日渐显示出两极阵营。一方是以沙特海合会为主的军事联盟,一方是以伊朗什叶派为主的军事联盟,我们现在担忧的是,沙特和伊朗之间,会否爆发类似于两伊战争模式的代理人战争?
两伊战争爆发于年9月22日,停火于年7月18日,长达八年的战争,使伊朗和伊拉克两国损失巨大,而最终得益的美国和苏联,卖了大量军火,而且使伊朗、伊拉克依附于自己。两伊战争有三个特点:一是代理人战争,伊朗依附于前苏联,伊拉克依附于美国,这场战争的真正幕后主人是美国和苏联,伊朗和伊拉克只是两颗棋子,是牺牲品。二是带有宗教性质的战争,伊朗是什叶派掌权国家,伊拉克是逊尼派掌权国家,两伊战争虽然有领土争端因素在内,但宗教因素占主导因素。三是时间长,长达八年。八年战争,对于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国家来说,既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又受到了严重的损耗,背下了巨债。这也是后来伊拉克铤而走险,侵吞科威特的重要原因,而被美国发起海湾战争提供了最佳借口。从这点看,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都是美国设计的战争,正应了中国两句富有哲理的古话:一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伊拉克和伊朗就是鹬蚌,美国才是渔翁。二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伊朗和伊拉克是螳螂与蝉,美国才是黄雀。
沙特和伊朗目前大有重演伊朗和伊拉克代理人战争的态势,沙特自持有美国强大的支持,伊朗自持有俄罗斯的强大支持,双方都想在宗教领域具有话语权,在中东地区具有领导权。所以这次的卡塔尔事件,虽然幕后有黑手,但显示出沙特和伊朗彼此水火不容的战略态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首访中东,不但与沙特签下多亿美元的军火贸易,而且会见了几十个伊斯兰国家,给了沙特巨大的战争信心,虽然也门之战,显示出沙特军事上不能打的窘态,但因为有所持,依然对伊朗处于强势。目前,叙利亚战争依然前途未卜,虽然拿下了阿勒颇,但是叙利亚本是小国穷国,长达六年的内战,国家已是千疮百孔,全靠外援支撑。伊朗虽然对叙利亚进行全力支撑,伊朗长期遭受美国以伊核为借口的制裁,经济上并无充足的财力。但伊朗面对沙特有心理上的优势。
美国要想完全控制中东,必须要中东爆发矛盾,而不能齐心。如果中东国家齐心一致,那么以色列将面临重大的战略压力;如果中东国家齐心一致,那么美国在中东无法驻军;如果中东国家齐心一致,那么石油美元也会泡汤。所以,让中东国家之间彼此制约,让中东受到恐怖威胁,才能让这些富有的石油土豪,紧紧保住美国的大腿交保护费保命。
卡塔尔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这里驻扎着美军的司令部,是美军在中东的军事指挥中心。卡塔尔是海合会国家,与沙特接壤,但同时与伊朗隔波斯湾海峡相望。卡塔尔也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依靠石油天然气,成就了卡塔尔的富有。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一是卡塔尔是怕死的,因为卡塔尔太小而且富有,所以怕死,不希望乱。二是卡塔尔是亲美的,因为小且富有,所以把自身的命运和家当都依附于美国。三是卡塔尔不敢得罪沙特和伊朗,如果美国走了,得罪了沙特和伊朗,谁会庇护卡塔尔?
卡塔尔这次躺着中枪,得罪了沙特,被沙特、阿联酋、埃及、巴林等国断交,这对卡塔尔是祸是福?军事评论员龙凯锋认为,卡塔尔这次看似躺着中枪,但也是巧妙设计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沙特和伊朗两大宗教阵营发生两伊战争之类的代理人战争,卡塔尔岂不可以保持中立?美国为什么要卡塔尔保持中立?因为美军的中东指挥部设在卡塔尔,如果卡塔尔卷入沙特和伊朗两大阵营的战争,那么美军还能躲在幕后指挥吗?
所以,从卡塔尔这件事看,美国正在精心设计和筹划沙特和伊朗两大宗教阵营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和两伊战争非常类似,这场战争中,俄罗斯、欧盟、中国该如何应对?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外媒:中国拟修改与沙特石油贸易条款拿人民币直接买石油
摘自:凤凰国际iMarkets
核心提示:行之多年的石油美元准备颤抖吧。ByronKing在DailyReckoning撰文指出,中国年正式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拿下“购油王”的头衔,正逐步要求沙特同意,石油交易的油款以人民币支付。
近期,中国开始修改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原油贸易协议条款。其中,中国正在考虑拿出一项在与沙特阿拉伯原油贸易中以人民币支付的方案。分析师认为,这个人民币国际化方案会对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强势地位产生直接威胁。
如果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建成人民币换美元的贸易系统,这将意味着石油美元的国际格局将进一步被削弱。从年以来,石油以美元结算的系统就统治了整个全球金融系统。
简而言之,石油美元系统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储备货币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下滑。这种现象就和当年英镑在全球货币市场的地位随着大英帝国国力衰弱而式微一样。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影响力衰退的过程可能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这一次中国拿人民币直接购买石油的贸易结算系统将加速美元衰落的速度。
从年开始,沙特阿拉伯在原油出口贸易中,只接受各个国家以美元支付的款项。这个石油美元的贸易系统主要是由于尼克松总统时代沙特阿拉伯政府和美国支付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
从十五年之前,中国结束了原油自给自足的时代,开始向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正如所有其他向沙特阿拉伯采购原油的国家一样,中国也需要用美元支付。直到今日,中国仍然需要通过美元向沙特阿拉伯购买原油,而不是用人民币结算,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从年开始至今,中国原油进口贸易总额几乎翻了一番。根据彭博社报道,现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图注:中美两国单日原油进口进口贸易额历史走势图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总量越来越高,在国际原油贸易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结算的项目开始被提上日程。中国并不希望长期用美元采购原油。因此,中国开始与沙特阿拉伯进行贸易谈判,特别是涉及国际原油贸易中使用的结算货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通过降低从沙特阿拉伯处原油进口总量的策略来获取更多谈判筹码。
如今,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三个贸易国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非洲西部国家安哥拉。除了这三个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国之外,中国还从伊朗、伊拉克和阿曼等其他产油国进口原油,以分散中国原油供应链对单个原油供应国的依赖程度。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将一部分原油进口总量从沙特阿拉伯转移到其他产油国,其中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总量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从5%快速上升至15%。如今,中国从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和阿曼等产油国的原油进口比例开始上升,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供应量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开始下降。
8年时,沙特阿拉伯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5%,如今这个比例已经下降至15%。与此同时,国际原油市场中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和阿曼等产油国都与沙特阿拉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竞相将原油卖给中国。
因此,沙特阿拉伯想要扭转目前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不断下滑的趋势。但是,国际原油市场中各个国家之间供应量出现趋势性变化并非无中生有。推动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油贸易总额不断上升的一个原因是,国际贸易和跨国金融服务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非常强的关联性。过去几年中,中国不断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如今,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原油时是用人民币支付的。同时,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也使用人民币从中国市场采购商品货物。
不仅如此,在商品贸易之外,俄罗斯政府在过去六个月中已经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俄罗斯银行的一家分支机构。通过这个银行分支机构,俄罗斯能够使用手中持有的人民币在上海交易所中购买黄金资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原油贸易又有了黄金资产的背书。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沙特阿拉伯仍然拒绝接受中国用人民币购买原油,沙特阿拉伯在中国原油市场的地位将越来越被边缘化。但是,如果接受了人民币购买原油的国际贸易系统,沙特阿拉伯就必须逐步脱离美元石油的国际贸易系统,也将逐步脱离对美元的依赖。这样一来,沙特阿拉伯才能维持并提高在中国原油市场的份额。
如果沙特阿拉伯开始接受以人民币购买美元的贸易协议,石油美元的国际贸易系统将逐步开始瓦解。未来,人民币结算原油的国际贸易系统将彻底颠覆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分析师预计,当这个消息被确实之后,美元汇率很可能大幅走弱。
目前人民币结算原油贸易的进程都属于公开市场信息,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西方政策制定者和媒体机构似乎都对人民币结算原油交易的国际贸易系统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巨大影响视而不见。不过,这个事件未来很可能在某个交易日突然引发一轮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届时美元汇率很可能大幅下跌,同时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因此,分析师推荐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配置10%的贵金属资产以规避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特别说明:
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年6月1日开始,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