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拜登中东政策调整惹争议施压也门战事停火


2月4日,拜登在美国国务院发表首次外交政策演说。

美东时间2月4日晚间,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借在国务院发表外交政策言说的机会,宣布华盛顿针对苦战长达7年,至少造成23万人死亡、2,万人濒临大饥荒的也门内战进行重大政策调整:自即日开始,美国政府将指派特使参与调停这场发生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红海以东、阿拉伯海和亚丁湾之北、紧邻沙特阿拉伯与阿曼的战争,并就达成实质停火协议展开全面施压。

此外,美军将不再支援由利雅得率领的主要由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等国组成的多国联军发起的军事行动。作为相关配套措施,华府将不仅冻结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经批准的对沙特空对地激光制导导弹、以及对阿联酋的F-35A隐形战斗机等重大军售;美军对沙特空军的战术支援和后勤保障,亦可能受到直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本次对也门战争的政策转向,基本上推翻了奥巴马、特朗普两代总统对于美国的关键中东盟友—沙特的长期支持。而拜登此举虽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但在地缘安全问题上遭遇前所未有冲击的沙特等海湾产油国,至今却仍令人奇怪地保持着沉默。

在4日的新政府外交政策宣示中,拜登向全世界声称,“美国回来了,外交回来了”。他宣告“外交手段”将重新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美国将强化盟友关系以应对当今“最严峻的竞争者”的挑战,同时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与大国对手合作;拜登说五角大楼将重新评估全球局势,停止从德国撤军,并推动结束也门战争;他还强调将继续向缅甸、俄罗斯施加压力以维护民主价值。

“这场战争必须结束!而为了实现止战承诺,我们在此终止所有美国对于也门入侵行动的一切支援,这也包括所有相应的争议军售。”很显然,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演说的拜登,非常清楚地把矛头直指派出精锐军队大举进攻胡塞武装(Houthis),但因此陷入长年鏖战,最终无法自拔,把本来就动荡不安的也门半岛情势搞得更加一塌糊涂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两大海湾国家。

在也门作战的沙特军队

利雅得和阿布扎比在也门半岛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的起因,原本是属于逊尼派的也门总统阿卜杜·哈迪因国内贪腐、政治权力不公等纷争,而在年与控制东北部的什叶派民兵组织—胡塞武装爆发的内战。

双方交战初期,也门政府军就兵败如山倒,哈迪总统本人更险遭攻入首都萨那的胡塞武装生擒。由于担心胡塞武装是什叶派老大—伊朗渗透到阿拉伯半岛腹地的前锋力量,时任沙国国防大臣—后来因分尸本国公民、《华盛顿邮报》异议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而声名狼藉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说服父王萨勒曼,让利雅得带头领衔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产油国及其他阿拉伯国家(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埃及、摩洛哥、苏丹等),联合出兵声援哈迪总统,从年3月26日起大规模军事介入也门内战。

阿拉伯联军安排了哈迪总统的成功出逃,并重新整编也门政府军。但在之后的战争中,联军的先进武器装备与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不但没能打败越战越顽强的胡塞武装;在陷入持久战泥沼之余,沙特本土的机场、石油设施反成胡塞火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的目标。

年9月14日凌晨,沙特阿拉伯王国阿美石油公司(SaudiAramco)两处核心的石油设施遭到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攻击而起大火,当时从卫星上很容易看到巨大的浓烟柱。这次攻击对沙特石油生产及世界市场供应造成严重打击。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不是一家普通公司,“这个国家根本是这家公司在统治。”

另一方面,阿拉伯联军对也门的持续空袭,也造成大批无辜平民死伤,对也门数年的陆海空禁运,更逼使当地2,万平民长期面临大饥荒带来的集体饿死威胁。

当阿拉伯联军和胡塞武装在进入消耗战阶段后,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首的西方盟国,虽然都曾多次表达对也门人道危机的忧虑,但也仅限于口头表态,他们仍都以国家利益为由,继续向沙特、阿联酋、埃及提供军事服务,并且借助也门战事加速扩大军售,向财大气粗的中东石油国家兜售用来空袭也门的各种先进制导导弹与战斗机。

拜登供职过的奥巴马政府,对沙特军事介入也门的态度,不仅仅是“消极默许”,随着战事胶着更授权驻中东地区美军为沙特部队提供战术、弹药和后勤维护领域的密集支援。尽管在年奥巴马政府即将卸任的交接时刻,白宫曾短暂降低美国对也门战争的投资,但出售导弹、为沙特空军执行空袭任务提供空中加油,以便使其能够深入也门本土大肆轰炸……等等富有争议的武力支持,从未中断过。

对华盛顿战略家来说,贫瘠荒芜的也门向来就是事关沙特国家安全的后院,沙特的危安则关系到整个中东的地缘安全和世界石油生产、供应的稳定。从沙特而言,在年“9·11事件”后,利雅得王室政府和军方大力配合美军和中央情报局,对也门的基地组织(al-Qaeda)分支发动情搜、空袭与“斩首”打击;而且,胡塞武装在也门的突然崛起及其后续的军事战术和导弹装备,确实也出现了伊朗负责海外秘密行动的圣城旅干预的证据。

这样,无论是从地区战略出发,还是出于和盟邦互动的考虑,美国都没有理由不同意沙特提出的要求,更何况这还能加深华府和利雅得之间的军购规模及军事合作。

然而随着也门战局的不断延长与走向消耗战,特别是沙特军队在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灾难表现,让美军大为失望;且混乱的也门战场,反而给予基地组织、“伊斯兰国”(ISIS)和伊朗革命卫队等外部势力进一步“插旗”阿拉伯半岛的机会。

更何况,因陷于苦战而恼羞成怒的阿拉伯联军,逐步涉入空袭平民、医院的战争罪;起初为阻止伊朗革命卫队军援而封锁也门半岛发布的禁运命令,更导致区域人道危机。

也门战争的长期化,还严重损害了沙特的国际形象,再加上王储对异议记者卡舒吉的灭口,都让美国政界对这一中东传统盟国的态度大为恶化。在年后,甚至连力挺利雅得的特朗普总统本人也对也门战争保持了距离。

但在离任前,特朗普政府还是决定把也门的胡塞武装列入华盛顿认定的“国际恐怖组织名单”,此一举动将禁止美国、盟国和胡塞武装间的谈判,并封杀所有涉及资金交易与物资运输的人道救援渠道。

特朗普政府认为,胡塞武装在近期不仅涉嫌使用炸弹攻击也门合法政府掌握的亚丁国际机场,过往几年也多次发射火箭导弹,袭击沙特首都利雅得和机场,种种攻击民航设施与平民的行动,已构成“恐怖主义的认定条件”。

年12月30日,亚丁国际机场突遭恐怖袭击。

年12月30日,也门突发重大恐袭。当天,原本四分五裂、但受沙特极力施压而勉强重组的也门新一届联合政府,乘专机从利雅得返国回到政府军大本营—亚丁港,内阁官员们刚一走出机舱,国际机场就遇到多枚炸弹连环袭击。专机上的新任总理、外长、各部长官员与沙特大使虽在卫队保护下幸免于难,但众人在紧急撤入总统府后,警戒森严的总统官邸却再遭爆炸攻击。这起差点得手、对也门内阁全员实施的“斩首攻击”,致使25人死亡、人重伤。事后,利雅得愤怒指控与政府军二分天下的胡塞武装与其背后的靠山伊朗,是攻击案的元凶。但心怀不满的南也门分离势力、或者是死灰复燃的基地组织,都有可能是在亚丁暗中活动的主谋者。

不过,华盛顿的恐怖组织清单毕竟是高度政治性的选择。比如对恐怖袭击更在行,杀害美军、平民更多的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就不曾被列入美国的恐怖组织制裁清单。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阿富汗的和平谈判进程,让驻阿美军及国际联军的撤退变得更加缓慢。

此间,拜登总统与新任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共同对外暗示:胡塞武装是否该列入恐怖组织清单,目前仍得交由国务院做下一步客观审查。其攻击沙特非军事目标的行为属实,且严重影响了地区安全秩序(如故意轰炸民用机场、炼油厂等),但在国务院最终审查结果出炉前,美国现任政府暂时不会限制对胡塞武装控制区人道性质的经济援助和物质运补。

同一时间,拜登另指派了资深外交官蒂姆·兰德金担任也门问题特使,并将于近日重新斡旋交战各方的和谈。对此,也门的胡塞武装方面表达了“支持与感谢”,但沙特阵营却沉默不语。

也门胡塞武装

尽管拜登政府对也门内战的收手政策,得到了中东观察人士和国际救援组织的较高肯定,但拜登的政策调整力度到底有多大?美军收到的实质性指示对沙特军方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华盛顿各方是众说纷纭。

“沙特空军的行动,极高程度地仰赖美军的技术与后勤支援,如果拜登能冻结驻沙美军对于沙特空军的合作,沙国的战争机器将极为明显地遭遇运转限制。”一名前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官员私下分析,“如果拜登真的掐断沙特后勤,战争真有可能因此落幕。”

面对显而易见的地缘现实压力,拜登在4日的外交政策演说中,又有意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变数埋下伏笔。他说,美国军队仍会持续协防沙特王国免于胡塞武装无人机、导弹与火箭的突袭;而美、沙两国联手针对也门基地组织发起的反恐行动也不会受限,这与也门战争无关。

然而,对拜登政府关于也门战争的最新态度,美国的保守派已发出警告,痛批他令亲者痛仇者快,“拜登正在重现奥巴马的灾难错误!”相比奥巴马当年的消极应付,拜登似乎是想撒手不管了。

持保守立场的《华尔街日报》迅速刊出社论,质疑拜登的外交政策根本就是在姑息伊朗实行地缘扩张、相反竟然让忠实的盟友沙特大失所望。“不去大力施压让伊朗收手,拜登竟然回过头来修理沙特—美国忠诚的盟友—大家不要忘记先来后到的顺序,沙特当初之所以介入也门内战,可不就是要阻止伊朗的扩张进击?!”

延伸阅读:历史与现实维持海上优势美国海军冷战以来对全球海权的争夺

齐林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64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