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布了一则震撼的消息:
中国向沙特秘密出售了一批射程将近公里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
一个月之后的4月6日,就当世界舆论还在为此消息的真假进行争吵之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转播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突然插播了一段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的声明: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售出一些非核常规地地导弹。”
短短两句话,犹如重磅炸弹一样在世界,尤其是中东地区引起轩然大波。
东风-3弹道导弹
熟悉军事装备的朋友们知道:“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也是第一种可携带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的导弹,其最大射程可达公里。
毫无疑问,“东风-3”弹道导弹就是让敌人胆寒的战略大杀器。这样的导弹放在中东,就一下成为了中东地区射程最远的导弹,不仅能覆盖伊朗、伊拉克和以色列全境,甚至还打到印度和苏联的部分地区。也正因为“东风-3”导弹的引进,使得中东地区以色列一家独大的军事局面被打破,也使得沙特面对强敌有了挺直腰杆的军事底气。
既然是中国的战略级大杀器,为什么会被出口到沙特呢?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与沙特之间并无直接的外交关系,而且沙特甚至还是台湾所谓的“邦交国”。也就是说,从买卖双方当时的关系来看,中沙两国并不没有友好到可以买卖“东风-3”导弹这样的武器!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沙特主动向中国求购“东风-3”导弹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决定出售这种战略大杀器呢?故事还得从一直饱受战火摧残的中东地区讲起。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碾压埃及与叙利亚联军
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尼克松为支持以色列,下令“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很快就击败埃及与叙利亚联军。由于这场军事实力一边倒的战争,让以埃及、沙特为首的阿拉伯人了解到他们根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此时的以色列不但拥有F-15、“幼狮”等先进战斗机,还拥有了射程超过公里的“杰里科-2”中程弹道导弹,甚至有多方消息表明以色列已经获得了核武器。而埃及、沙特等国,当时不仅没有先进的三代战斗机,就连射程超过三百公里的导弹也没有。如此巨大的军力差别,让沙特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了以色列极大的威胁,于是开始计划寻求购买能对以色列产生足够威慑力的武器。
起初,沙特还是将目光放在美国,毕竟在很多土豪的眼中,美国的武器才是世界顶级的!然而,尽管沙特不差钱,但美国毕竟是以色列的军事盟友。所以,想从美国买到针对以色列的战略杀器,谈何容易?一切都不出意料,沙特在美国那里碰壁了。既然美国都不肯出售战略级武器,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就在沙特从美国购买大杀器的计划碰壁之后,沙特欲外购大杀器的计划暂时被搁置。
两伊战争的战火随时可能烧到沙特
年,中东地区两大产油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就在两伊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沙特为此焦头烂额并担心被拖入战争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更令沙特很恼火的事情: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让中东阿拉伯世界的领头人之一的沙特非常气愤,但又无计可施!
一边是以色列拥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威胁,一边是随时可能将战火烧到自家院子的两伊战争。为了保证沙特自身安全,尽量避免被卷入任何战争,沙特国王法赫德意识到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我们武装部队和人民的士气的武器”,一种“对我们进行攻击之前必须掂量掂量的武器”。
美国制造的“长矛”导弹
年,屡屡被拒却毫不气馁的沙特安排其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再次试探性地向美方提出购买“长矛”战术导弹的请求,结果,这种射程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战术地地导弹购买请求又被美国拒绝了。当班达尔垂头丧气地把这个消息汇报回国内后,沙特人开始苦闷起来:到哪里去找一个能迅速提供强大威慑力的武器呢?这时,有人向法赫德国王提出了可以找中国谈谈购买“东风-3”导弹的建议。
由于当时中国与沙特没有建交,而且“东风-3”导弹又是中国的战略武器,这种情况下,沙特方面并没有对这个建议抱太多幻想,但依旧派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秘密前往北京,向中国表达了欲购买“东风-3”导弹的意愿。令班达尔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方面很快就回复:
“原则上同意做这个合同”。
有戏!在与班达尔初步接触之后,年12月中国就委派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曹刚川中将赶赴沙特,与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共同草拟了一份关于中国向沙特出口东风-3号导弹合作项目的提纲。出于保密需要,双方将此次合作计划设置代号为“隼”。
中国与沙特就采购导弹的合同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年下半年,双方就达成一致:
沙特以现金的方式,一次性向中国支付35亿美金,采购35枚“东风-3”导弹,而中国为表诚意额外赠送一枚。同时中国承担为沙特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
沙特装备的“东风-3”导弹
中国为什么会同意出售“东风-3”导弹给沙特呢?这与当时的国内情况和国际形势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为了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军队要“忍耐”,在年前后,很多军工项目因资金短缺被迫下马,军队以及军工企业刮起“刀枪入库、下海经商”之风……
因为缺钱,导致我国军队建设出现滞后。在这个特殊时期,沙特主动找上门愿意花35亿美金求购“东风-3”导弹,虽然谈不上雪中送炭,但这笔钱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的确能起到燃眉之急。
年的35亿美金是什么概念?那一年中国外汇储备不到21亿美金;那一年中国军费开支不到30亿美金;那一年一名军工高级工程师的月收入不到30美金;那一年,国内相当一部分军工企业正因缺钱而面临关闭……
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极大资金压力的情况下,武器出口,就是当时为国内建设创汇输血的主要手段。
除了缺钱的现实原因之外,向沙特出口战略级的“东风-3”导弹,可以借此时机增进与沙特以及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沙特是世界主要产油大国,也是穆斯林国家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宗教地位,沙特在中东乃至世界影响力不容小觑。
沙特已故国王法赫德
通过向沙特出口导弹,双方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沟通,为后期两国正式建交打下牢固基础。沙特国王法赫德在“东风-3”导弹采购合同达成之后曾说:
“通过这次军贸,看到我们之间的战略联系是如此密切,推迟互相承认是毫无意义的。”
到了年,中国与沙特就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充分说明此次向沙特出口导弹,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往来又建立了一条坚实的桥梁。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中国向沙特出口的“东风-3”导弹,是经过专门修改的,只能搭载常规弹头,毕竟核武器那是严格限制出口的。虽然只是常规弹头,但将近公里的射程与重达两吨的战斗部打击效果也是相当具有威慑力的。也正是有了这批导弹的引进,沙特在面临以色列与伊朗的双重压力下,真正具备了可以
“让对手在发动攻击之前必须掂量掂量”
的底气。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中国号航母最新进展,先进程度令西方惊讶
吨航母进入倒计时,可载75架五代舰载机,俄罗斯羡慕不已
今年海军可能会服役或亮相的军舰,个个是大家伙,三个型号超万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