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国脚为什么不愿意出力从根子上找原因


国家队与卡塔尔队的比赛是在北京凌晨进行的,我强忍着瞌睡坚持看到比赛结束。这场比赛踢的是什么?给人留下什么样印象?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主教练里皮说,时隔两三个月后再次看到我的队员,我对他们的状态感到很吃惊。

里皮是足球专家,他都感到很吃惊,看来我们的感觉是对的。

第一,这不是他们应有的水平;

第二。国脚们为什么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难道是他们不愿意出力?为什么不愿意在国家队比赛中出力?

我想起来过去几代的老国脚,柳海光、成耀东、高准冀的父亲高仲勋,甚至现在执教中国女足的贾秀全。他们在国家队比赛从来没有不出力的问题,他们为能进入国家队非常地努力,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就是莫大的荣幸。一件胸前绣着中国二字的阿迪达斯队服,对于当时所有球员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加入了国家队,可以有全套的名牌运动服,可以有机会出国比赛,更多的是代表国家队比赛的荣誉。高丰文时代的国脚中卫郭亿军曾对我说过的话我至今没有忘记:“在欧洲比赛时,一走进那沸腾的体育场,听着演奏国歌,令人血脉喷张“。

不知道现在的国脚有没有这种感觉?他们拿着巨额的签字费、年薪和奖金,挎着名牌包包,收入和生活方式早已把他们的前辈甩在后面看不见的地方,甚至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欧美同行,国家队的队服还有吸引力吗?还值得去努力争取吗?

自从那个著名的1:5输“泰国青年队“后,人们对于国家队的批评目光,开始从教练转移到球员身上。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主教练训练和指挥的问题了。当教练的意志不能在球员身上体现时,球员在场上出工不出力时,即使穆里尼奥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人们曾经怪罪过朱广沪,怪罪过卡马乔,这一次0比1输给卡塔尔队后,开始怪罪里皮了,将来还要怪罪谁?难道是传说中的希丁克吗?

当队员们踢球不出力时,怪谁也没有用。

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国脚不能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尽力呢?

我认为还是要从中超的泡沫中去寻找原因。

中超联赛拥有世界足坛各联赛中最大的泡沫。这个在世界联赛中排不上号的五、六线联赛,却集中了全世界教练员和球员收入的TOP10,TOP5,TOP3甚至TOP1!

许多人抱怨中超把外援的身价炒高了好多倍,本土球员何曾不是呢?几年前,在欧洲转会价目表中,中国球员标价最高的是张林芃,万欧元。虽然张林芃在国内没有转会纪录,难以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欧洲俱乐部出万欧元,恒大是断不会放的,张本人也绝不会去的,因为恒大给的钱,远远超过欧洲俱乐部能够给予的。

中超国内所谓一线球员的年薪,即使放到欧洲联赛中比,也一点也不见弱,但是如果从能力上讲,或许连坐预备队替补席的资格都没有。

能够在中超混得风声水起,活得滋润甜蜜,享受着顶级球星的待遇,何必去欧洲吃那份苦呢?仅此,就浇灭了他们向更高级联赛迈进的斗志。

中超是如此地幸福,谁愿意离开了中超的金饭碗呢?连国家队的舞台也没有了吸引力,甚至成了避之不及的累赘,因为一旦在国家队比赛中受伤或影响状态,中超打不了主力,就挣不到大钱了。一名国脚因在场上违规,被中国足协判罚停止入选国家队一年,竟有人说,终于可以安心地在俱乐部踢球了。

由此可见,中超的泡沫让国脚们失去了对国家队的兴趣,有的尽管入选了国家队,也是出工不出力,使国家队的利益严重受损。看一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莫不以出国踢球为目标,甚至自己掏钱,此次参加世界杯的日本队11人主力阵容,只有一人是在本国联赛,其余全部出自欧洲联赛。

中国过去还有几个在欧洲踢球,随着中超泡沫的吹大,球员水平的退步,现在欧洲五大联赛已经找不到一个来自中国的球员,原因无非有二:一,中超已经找不到有资格进入五大联赛的球员,二,即使有希望,也没有人愿意去,已经过去的几个有潜力的年轻队员,也驾不住中超俱乐部的巨额支票诱惑,早早回归了。

中超的泡沫已经严重影响了球员的竞争欲望和积极性,成了温柔乡里的游戏,在中超踢球,没有信仰,只有金钱。这样的中超,是没有前景的,是时候消除中超泡沫了。

怎么消除呢?办法有二:

其一,沙特阿拉伯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例子,给俱乐部设置工资帽,设立顶薪限制。

工资帽最早出现在NBA。当球员无限制的高收入欲望影响影响到俱乐部发展,甚至是行业发展时,强制性设立工资帽是可行的。中国的影视界现在也开始推行这一办法,如果拍一部片子,主角的个人收入超过全部成本八成以上,这样的片子能不是粗制滥造的吗?片场待4天,卷走几千万,这样的角色能是精品吗?

有人会说,这样做会使球员的积极性受影响,中超吸引力不在……这样的假设是不存在的,有多少能力,得多少报酬,只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收入待遇,才能更激发努力向前的欲望。要想挣大钱?争取去国家队,只有在国家队舞台上,被球探看中的机会才更多,才有机会进入水平更高的欧洲联赛,才能成为足球人生的赢家。

5分能力10分报酬,中超不应该是人傻钱多的地方。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消除中超泡沫的最根本的办法,那就是从源头上卡断无节制的奖金流。中超应该走欧美职业联赛,包括日韩联赛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去企业化,由纳税人资金建立的国有企业的资本应该撤离。这将是中超去泡沫化最坚决,也是最立竿见影的一着。

可以想像,如果中超去企业化,尤其是去国企,都改成中性俱乐部,泡沫会挤掉一大半,“实力”肯定会大降,但这样的中超的水平,才体现中国足球的真正水平。才能够去掉蒙在中国足球身上的幻影,才能让人们真正看到中国足球与亚洲和世界足球的差距,才能认认真真地从根子上去努力发展,并不带任何幻想!

这条改革之路会很难走,甚至会在一段时间里蒙受很多痛苦和低谷。但唯有此,中国的职业足球才能健康发展,中国足球发展上的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更不用担心国脚们出工不出力。

中国足球,请问你敢走吗?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87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