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读者荐书第三期这是这个系列活动最


今天是年10月9日

这是“馒头说”的第三次活动

今天理论上是星期日

但实际上是工作日

在这个尴尬的日子,我决定完成“读者荐书”的第三期

这是“读者荐书”活动的最后一期

依旧汇聚了大家形形色色的荐书

依旧是没有分类,让大家有意外发现一本好书的惊喜

最后,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话,书不分好坏

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

P.S照例,感谢石榴婆的助理妹子猫小乐整理

P.S2照例,文末有福利,但得奖规则改变

前两次活动传送门:

这些书,影响了那么多人

这些书,有没有你想看的?

《最好的告别》

阿图·葛文德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读者青青T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无论是自己的最终,还是亲人的离去,都会让人痛苦。《最好的告别》对我很有启发性的书。一直都很害怕死,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长者,轻轻拨下我挡在眼前的双手,让我有机会看看衰老和死亡的模样,以及如何做才能在最后的路上走得更有意义,更有勇气来面对。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年1月

读者我不是岚宠

这本书光是名字就很独特,乍一看,就觉得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看到这书名,就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前任。)

第一次看到朋友在读这本书时,我还是高三党。那时候我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但是高三的时候我并没有去看它…美其名曰我要好好学习,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不要去想课外书了…真正去看这本书,是在和前任分手之后。(嗯,真的不是因为我恶毒。)看着看着就觉得作者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想法很新奇,看待事物的角度在生活中比较少见,可她又是那么真实。

……

看完《送你一颗子弹》,我突然就有了敢于说不、敢于拒绝的勇气,获得了这种技能我很欣赏作者看透许多事情之后的那种豁达、可爱,仿佛我自己也变得了可爱了起来。

《一个人的好天气》

青山七惠

读者大姐姐咩咩

这本书不说有多特别,但是人生的起伏都不过是你的生活一部分,看了让人心情很通畅。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家,总能把常有的感受写成故事。

《第三帝国的兴亡》

威廉.夏伊勒

读者晨

当年还是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据说是为了那个“伟人”要看的缘故,门虽紧闭窗却打开了一条缝,在福州路原外文书店二楼开了一个对内的门店,专卖影印本的盗版外国书籍,我有幸得到进入的资格,看到了这本对我震撼极深的书,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看到其中有关“水晶之夜”的情景,驱逐迫害犹太人的骇人听闻,奥斯维辛等集中营的惨状,和当时我们身处其中的现状何其相似乃尔,对我们自身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理解。看了关于法西斯主义的形成,纳粹党的成长壮大,其理论根源和社会基础,对极权独裁体制的产生和危害,以及个人崇拜在其中发挥的推波助澜作用,有了新的深刻认识。

看到苏德蜜月期的合作、年大清洗、苏德密约瓜分波兰...等等等等一系列史实,第一次知道了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那样,知道了为什么说“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重塑了很多观念,颠覆了很多理解,认清了很多事实,第一次拨开了迷雾用清醒的眼睛看世界,后来尽管见过许许多多深刻的沉重的警醒的有趣的好书,但是始终忘不了这本使我睁开理智之眼的书。

《在死亡面前让我们谈谈人生》

(古罗马)波爱修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年11月

读者凡容

面对被折叠的现实世界,看完这本书,至少不会再那么焦虑那么慌张。

《GuessHowMuchILoveYou》

山姆·麦克布雷尼

读者fin

这是本亲子读物。反正有了孩子后泪点极低。所有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无条件无限制,可惜国内亲子读物总是停留在过去的阶段。

《雪山飞狐》

金庸

读者江纯

胡一刀和苗人凤那四天四夜的相爱相杀实在写得惊心动魄,写尽了我对武侠招式的所有幻想。

当年读书(十岁)觉得只有自己看出了苗人凤喜欢胡夫人,做为深藏内心的一个小秘密,缄口不语穷尽心力翻查书中蛛丝马迹;后来做为高三的厕所读物,翻了上百遍,能一字不差背下来,某天突然福至心灵明白了好基友一被子的内涵,那还在九十年代啊(暴露年龄),这个认知对我的冲击无异于原子弹,从此无法直视胡一刀和苗人凤;之后只看下半部,通过胡斐又明白了三个道理:

第一,女人的脸太重要了,程灵素在我心里全方位碾压袁紫衣,只因相貌平凡输得连性命都搭上;

第二、女孩子一定要多见世面,否则像程灵素这般七巧玲珑心的姑娘,见了个能替她担粪的小子即一头栽了进去,急的我一直在心里呐喊:醒醒啊姑娘,无论格局还是眼界,胡斐那个乡村小子哪里配得上你哦;

第三,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时机更重要,最后那个苗若兰,哎,不说了,我替二妹去厕所哭会去。归纳一句话:这本书全方位构建了我感情世界观及价值观,然后——

我成为了剩女,哈哈,好在坚持内心从未动摇。

等到了想追的人,现在女儿一岁半。

《遇见%的幸福》

(美)佛罗伦丝·辛

武汉出版社

读者言心言昕

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也可以说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当时的自己郁郁寡欢,因为艺术道路上的一些事情悲哀至极,度日如年。放弃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经常失眠和痛哭。甚至觉得没有人能帮得了我,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的去书店看看时,货架上的一本书吸引了我,特别是封面上的一句话:在被伪幸福包围的年代,真正的幸福在哪里?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内心有所触动,立即买下回家阅读。

可以说,这本书带我走出了低迷状态,书中多处地方,我都做了笔记,按照书中所讲的调整自己。市面上有许多心灵鸡汤,但对那些书我都嗤之以鼻,唯有这本书,以简单的字面意思阐述了生命的真理。

谢谢馒头大师的荐书活动,让我回想起那个失意的自己,也感恩现在的生活,虽然还是学生,但也即将踏上社会的道路,未来还很漫长,但我有勇气无畏地走下去!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读者阿蝉Daigo

(我当时看的是原版,但由于时间比较久,书放在外婆家了,家里只有这本当时在日本书店淘到的文库本)

初中一年级,一开始是听同学说这本书被自己妈妈禁了不让看,对于一个叛逆期初中生来说越是禁书难道不是越能勾起阅读欲望吗!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沉迷对情色部分的描写,和主角对直子的爱意与思念,甚至看不懂结局,为什么又去找了绿子。

然而,即使是看完以后让我一头雾水,这本书给当时的我也留下了一首歌:theBeatles-Norwegianwoods和一堆爵士乐。当时我一直想着初中毕业了就去学吉他,只为了弹这首歌(结果现在也只会弹这首歌了大失败)。上了高中,我靠这首歌报名了吉他社,虽然落选了,但是结识了好几个一起好哥们儿。当时我正和初中的女朋友闹分手,心碎之余我去图书馆又借阅了这本《挪威的森林》,这时候我才看懂绿子相比起直子的真实和可触碰,才看见绿子炽热的爱意是多么地令人向往,也才看懂为什么结局是男主最后去找了绿子…………

它可以说是伴随着我整个青春期,它给我了对阅读的欲望,不至于让我再初中将阅读的好时光荒废;也是它,带我走出了第一次失恋的阴霾,甚至对我以后的审美都有了一些启蒙和影响,我第一次看到在故事里可以完全以“个人”的形式存在而不用去想家庭、工作等感情以外的事。这本书可以说是我青春期的一个代名词了,他对我意义非凡。

《男孩》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浙江文字出版社

年1月

读者Leslie

我选择《男孩》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它让我感到不孤独。

它让我惊奇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着和我非常相似的人。我看着库切在书中分析自己就好像我自己也在被解析。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也非常神奇。透过这本书你可以感受到库切想表达的东西非常深厚,代表着大约一个时代。

库切几乎写下了在他十岁到十三岁的这段时光里的所有记忆。所有的情节都带着库切性格中独有的天真、阴郁、人道主义的悲悯以及他奇奇怪怪的幻想。

一个男孩内心想法的背后却是一个宏达的背景——南非殖民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库切在他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受伤者,出于感同身受,他对所有处于弱小,悲伤,孤单的事物都表示同情。甚至包括一张被他扔掉的,落进深渊的孤独的糖纸。一个男孩身上折现出的复杂人性。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源泉》

安·兰德

重庆出版社

年6月1日

读者周青

青周韩

主人公洛克是个理想型人物,对于自我对于理想对于世界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对待工作,大意是生命大部分都花在工作上面,如果从中找不到快乐,无疑给自我判了刑罚,而只有自己用自我的方式工作才能找到快乐,而所谓的最好是一个标准问题,自我有自我的标准,自我不需要继承什么,或者沿袭什么,或许自我就是某种传统的开端。

我读这书时候听家长的话安静做一个闲职,看完后给了我勇气辞职,重新开始,书蛮厚接近0页,我花了几天就看完的,它给了我做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当指出对自我影响力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同时推荐给其他没读过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

读者lucy

这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是作者小时候真实的故事,在我大学的时候才接触到了这本书,感觉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情,很感动原来真的有这样一个能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因材施教的学校,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小林校长,好羡慕小豆豆能到巴图园去上学,虽然是本儿童文学书,但是值得每位为人父母,教育工作者一读。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东方出版社

年5月

读者Gin

两年前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几天之内迅速看完后,脑海出现四个字:相见恨晚。

七年前大学毕业时,发现了自己对哲学的爱好,但又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原因有二:其一,在以往的印象中,哲学都是晦涩难懂,高大上的代名词,自己一个学渣说自己喜欢哲学,难免会被认为是“装”;其二,哲学一贯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学科,这种纯粹的精神追求学科,似乎与现在唯经济利益之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

此后几年没有接触任何哲学,直到看到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由傅教授整理其为大学生授课的讲义而成。自序中的第一段话就完全点燃了我学习哲学的热情。

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是的,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对智慧的追求。这一刻起,我终于开始审视我不知所以渡过的二十多年人生,也开始正式规划我充满一切可能性的未来。为此,我终于决定不再看重自己那份鸡肋般的稳定工作,决定义无反顾的追求自己的爱好。在工作七年后,决定从零开始,报考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结果是好是坏我不知道,我能做的只是全力以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读者Ginger

大学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翻开尘封的历史,里面满满是十年动荡时期绝境中的人性和伤痛。一部高度忠于史实的纪实性小说,令人震惊和慨叹于当年的悲剧,也更加珍惜如今的安定平和。

《苦儿流浪记》

艾克多.马洛

读者爽儿

记得这是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大量阅读的第一本,六年级以前都读的童话,绘本,停留在看书只看插图的阶段,《苦儿流浪记》让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下来,还分享给了我的妈妈,所以也成为了我和妈妈我年幼时的美好回忆之一。

其间的描述通俗易懂,情节却依然很动人,让人不禁为小雷米揪心,为他的遭遇感概流泪。我也真正的从书里感到了快乐,从而开始饥渴的读书,但是到了长大一些,就没有坚持了…希望我推荐的书也可以鼓励到小朋友们来读书,也希望大师多推荐一些好书,让我重拾读书的好习惯

《斯普特尼克恋人》

(日)村上春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8月

读者郎乒乓

后来看了几乎所有村上春树的书,但还是喜欢最早看过的《斯普特尼克恋人》。在我初中那会儿我老姐有挺多村上的书,说尺度大不让我看,我就偷偷拿来看,那会看这本最薄我就选了它。到现在早已不记得具体情节了,一回想起来也总是和后来的典型村上角色参混在一起。但里面关于情事的描写深深撼动的一个初中生的小心脏。

但单是这些小黄字当然不能成为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啦,可是离初中时候又太老,嘴早已木,说不出来当时的感觉了,只平列一下:草原上的龙卷风,穿工宽松工作服的主角,平淡又感动的电话结局。

《乐之本事》

焦元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者诗酒年华

“爱”和“音乐”是最美的同义词,而你永远可以给自己写情书。“愿……(你们)永远保有赤子的好奇,在音乐中找到自己。”

如此甜蜜温暖的结语,我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合上书页。读这本书,就好似与志趣相投的伙伴进行一次次快意聊天,句句交心。而每次交心都是小心而珍惜的,舍不得一口气聊太多,即便如此,今天也终于聊到头了。告别的感觉很是失落,好在焦元溥比较啰嗦也乐意分享,一本本音乐论著可以慢慢读来。“你的下一本书,就在你正在读的这本书里”。

事实是这样的:从封面开始,我就打算做读书笔记,为什么他的观点都如此妥帖说到我心里呢。然而一页页摘录后,发现读书笔记几乎就是要把整本书抄写一遍了。手抄本可不是我擅长的,干脆就扔了笔记,长吁短叹的读下去。每到拍案处,就不分昼夜去骚扰一同被焦元溥迷住的爱乐小伙伴,感叹的内容居然是一样一样的。

焦元溥讲述的妙处在于并非就事论事,他的丰富决定了他对音乐观点的阐述是以文学、艺术范畴的例证旁征博引,诙谐有趣,带来会心一笑。比这更吸引人的,是他对音乐力透纸背的爱,可以深深感受到他用美好热烈的心在表达。一本书能够令人如此沉醉,只有爱能够做到。

正如他引用Ruckert的诗句:若你爱的是爱,啊,那爱我!永远爱我,一如我永远爱你!

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粹(儿童小说卷)

关福堃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读者螺旋桨小飞侠

这是一套书中的一本,对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的儿童小说做了编译和介绍,顾问是冰心和叶君健。

小学时候,舅妈去大城市出差给我们几个表姐妹带回了这套书作为礼物,我分到了儿童小说卷,正好适合我的年龄。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批儿童文学作家,走进了儿童文学的世界,也通过儿童文学看到了世界。

按图索骥读的那些儿童小说让我思考,给我快乐,也令我深深感动。因为太喜欢,长大的过程中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有时还会翻一翻。

儿时看这本书的体验如此美好,让我坚定地认为,孩子就应该有适合孩子的阅读,儿童的世界并不是成人的缩微版,他们有自己特殊的喜怒哀乐,需要有童心的成人协助记录。

为此,我心中种下一粒种子,希望能为发展有质量的儿童阅读做出贡献,不再让我们的孩子经历精神贫瘠的童年,而是在善与美的基石上构建人生的大厦。这本书影响了我对职业道路的选择和对儿童教育的看法,我至今深为感激。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三联书店

读者燕

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史概况的可以从这本书入手,囊括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脉络,对各个流派的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非常不错,特荐!

《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

少年儿童出版社

读者苏晓

记得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去外公家玩儿,无意中在外公的床头看到了这本外公新买的书,就开始随手翻开读了起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原来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原来很多以前听到过的小故事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从此我就爱上了历史,爱上了阅读。

当阅读量上去了之后,我发现我从一个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变成了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现在我已结婚生子,虽然平时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但我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包里永远不会少的是一部Kindle。

可以说,这本书作为一个起点,改变了我。我从我儿子还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逐步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以后我也会将这本书推荐给他(虽然新版增加了很多我并不是很认同的篇目,但仍是一部好书),希望他能够也成为一个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人。

《有花真好》

韩史惠贞著,李倩男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年3月

读者云辉

和馒头老师一样,从小读书很杂,并且这样的“坏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我并不确定这是最影响我的一本书,但肯定会是之一。这本书主要讲授日常花艺的制作,教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日常可寻的花材搭配出美丽的插花艺术品。

我是女生,天性爱一切美好事物,闲暇之余自己也学着像位花匠手艺人那样对着从早市抱回来的花花草草进行修修剪剪,在修剪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保持内心平静,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并存;保持界限的尊重,更接近爱与自由的本质,在作品当中的呈现。就如书中言用简单的花材,物件与小心思,为生活点缀日日不同的风景、享受小小、确切的幸福感。

《黑客与画家》

PaulGraham

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4月

读者苏小文

一时想不到合适推荐,随手推荐手边书。今年看过的书中最受用的。作者是硅谷创业之父。此书是他的文集。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科技,此书不仅写给程序员,非常合适普通读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计算机时代。

章节独立,可以分章阅读,不喜欢的章节可以跳过。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第三章“不能说的话”,在这个言论自由的互联网世界,如何能在杂乱的各种言论中清楚的认识自己,找到出口。这是一本内容广泛和充满智慧的书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奥地利茨威格

读者鲤鱼

这本书有多种版本,我的没找到,珍藏得太好。借用了网上找的河南文艺出版社的。这是部关于暗恋的书。男人花花公子,阅女无数;女人从少女时代就爱上了他,并且终其一生不曾改变。其实女人从未打扰过男人的生活,除了两次一夜情,自始至终游离在他生活之外,完全是一种自虐式的爱恋。

在女人视若珍宝的两人的孩子病死后,女人也选择了死,死前给男人写了一封信,讲述了她爱着他的一生,而对于男人,她仅仅只是个陌生人。全书除了开头和结尾其余全由第一人称书写,娓娓叙述却让人揪心。如果我们凌驾于她生活的上空去看,那我们一定是眼神悲悯。

我并不喜欢女主角的自虐式的爱恋,而是欣赏这种坚定的,持久的,倾尽全力的爱情。这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最需要的,不是吗?

《白夜行》

东野圭吾

南海出版公司

年9月

读者littledeer

“大叔的无冕之王,我心中的唯一。”

与很多东野迷不同,《白夜行》是去年十一才读完的书,是我读大叔的第二本书(喜欢叫东野为大叔,亲切些)。小说讲述了两个少男少女相爱复仇又永不得见天日的故事,我不想说过多的情节剧透,当初我也是带着完全不了解的心情去读的,舍不得看完又迫切想知道结局的心情每读一个章节便愈发强烈,结局的猝不及防和震撼让我很久都缓不过来,以至于在豆瓣上找了大量的书评和笔记。

所以,小说本身的精彩和难忘的阅读体验,是我推荐的理由一、二。理由之三是对我个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纸质书太贵、电子书未面世、学业又重,我的课外读物少之又少。读书是一个需要养成的习惯,我一直很遗憾没有培养。

工作后从事了文字相关工作,有了经济独立,三三两两地开始买书也是跟着排行榜买,没有固定的读书频率和好的阅读习惯。直到遇见了《白夜行》。那是我真的发现喜欢一个作者,喜欢他的书。从买大叔的书开始(大概一口气读了二十来本吧),基本保持每周一本书的频率,读后会写三言两语的感言,会去网上找相关资料和书评,会和朋友分享心情也会视情推荐。所以,感谢大叔,也推荐他的作品,相信总有一本会是你的心头好。

《哭泣的骆驼》

三毛

广东旅游出版社

读者吉光片鼠

学生时代超爱的一本,曾经手抄全文。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和哀伤,对自由的追寻,这本都写尽了。

《希腊神话》

张永建改写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读者老杨

书在家里只好上网找了张图。这是小学时候看的印象最深的一本书,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奇妙又美好,原来有些人这么勇敢,原来有些事请不会那么完美。这本书是我心智的启蒙,我认为我身上很大部分的勇气和喜欢探险的的性格都是因为它!

菊花与刀

鲁斯本尼迪克特

东方出版社

读者王华伟

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邻居,甚至连日本人都承认,我们不担心你们恨我们,却不明白为什么不去了解我们。我们的确是不该遗忘历史,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我们这个邻居的前世今生。

读者龙丽

无论民族还是个人,性格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为命运中的因和果。在这本书中看见日本文化的模式,某种程度上也能看到我们自己。

《十万个为什么》

韩启德

读者psyying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套书是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没法拍图因为书在我爸妈家。至于为什么,因为启发了我对世界和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小时候环境好,父母还经常带我去观察一些动植物什么的,让我验证书上的说法。

现在还记得自己把蚯蚓切开看它能不能活下去、把壁虎尾巴拽断看能不能长出来等等mo-:,

!mo-:,

!(我好残忍)。但这些事情开启了我探索世界的大门,让我对万事万物都抱着一颗好奇和包容的心~

读者X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的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从此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犹然记得书中第一次认识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印象很深刻。虽然现在回过头看那本书是多么幼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记忆清晰,可能是由于童年不幸福的记忆,所以对这种美好的事情和回忆会如此清晰,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我爱的书,读给我听。现在为人父母,我的宝贝女儿,我却做不到牵着你的小手,去买一本你爱的书,为你讲书中的故事……宝贝,妈妈爱你!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公司

年9月

读者小葵

这是近六七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另外两本是《阿特拉斯耸耸肩》和《平凡的世界》。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的作者大名鼎鼎不用介绍,相信百年孤独几乎无人不知。但我更喜欢霍乱这本。它讲述了一段半个世纪长的史诗般的爱情,整本书的叙述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但不是教科书式的。

这么严肃深刻的主题,叙述却是轻描淡写面带微笑的,有一种听超级天才胡诌的感觉。芸芸众生,无论是尚未懂得爱的,正在爱的,失去爱的,或是失而复得的,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位置,总有一段情节会触动我们。

通篇从容轻松的氛围,也让当时的我觉得我们自己认为不可承受的矛盾其实是爱情里常有的属性类的东西,远不需要作死。

《蒋勋说红楼梦》

蒋勋

三联书店出版

读者青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对为人处世有很多的提点。蒋勋先生的解读使红楼梦更加亲近现代人,连我家九岁的娃也读得手不释卷。可以说,是我多年来翻看最多的书,对我触动最多的书,让我更多看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好的文学就应该是这样吧。

《哈尔罗杰历险记》

威勒德·普莱斯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5月1日

读者猫折腾

14本一套绝对是儿时的枕边书,每一本都翻烂了,直接造成了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不能自拔

《断舍离》

山下英子

读者丹丹

读完它学着行动起来,家整洁有序了,心情也纯净轻松了。废弃了很多不必要品,放下了些念念不忘的人。

读者猫屎

个人平时蛮喜欢看书,各个领域的书都喜欢看,最近看了蛮多本好书,纠结之后还是决定推荐这本几年前看的《断舍离》,因为它真的治好了我冲动消费+丢东西下不去手的毛病!

断舍离不仅可以用在物质生活上,同样可以套于感情、交友以及工作。(断舍离后面还出了几个系列,但是说句真心的,不需要浪费时间,看这一本原版的其实就足够。)

里面教的方法都简单易行很有用,看书的时候分分钟都有立马收拾房间的冲动!好书很多,但是这本书看完能让我自我反省,断舍离之后让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也算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工具书。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者Molly

记得当时我还在读初中,假期无聊就去新华书店找书看,转转悠悠翻了好多本书,但是翻到这本书就一直读了下去。

书里讲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故事,三毛和荷西举办了特殊而浪漫的沙漠婚礼,三毛用沙漠里拾来的羊头骨,旧轮胎还有各种各样在我们看来的破铜烂铁把自己的家装饰得漂漂亮亮,三毛去沙漠里澡堂看沙漠里的人怎么洗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沙漠的女人们会用一片石子刮掉身上的污渍,整个澡堂污水横流,反正书里有太多好玩的事情,让我这个还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的小女生觉得瞬间豁然开朗,我记得那天我用自己不多的零花钱买下了那本书,一路上好开心,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作家,仿佛看到了新的人生。

后来又陆陆续续看完了三毛所有的作品,真心喜欢这位聪明,潇洒又有趣的作家

读者zd(丹)

看到馒头大师的活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当然现在发送的版本图片肯定不是我看得版本了,因为实在是年代久远,我的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而且还是偷看我表姐的书呢。推荐的这本书的意义就是它燃起了我对世界的向往,引发了我要走遍全世界的宏伟目标,当然后面又看过了另一本满足我需求的书“万水千山走遍",然仍旧觉得启蒙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就此走遍世界各地!

《长袜子皮皮》

阿斯特里德.林格伦

读者过儿我是姑姑啊

我现在21岁依然怀有小时候对皮皮生活的向往我大概看了有三四遍吧。

那个一脸雀斑坐在树上吃椒盐饼干的女孩,那个骑大马穿过大街去上学,用红色粉笔当口红,永远元气满满不卑不亢的女孩,给了我童年对自由对不一样的生活的最初向往。

直到现在她还是我的榜样,永远纯真向上,不着急变成所谓的大人。

《安德的游戏》

奥森·斯科特·卡德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读者鹅v?v

当时在上高中,正是青春期不安又迷茫的时候。这本书太适合给孩子了,虽然也是科幻,但大部分篇幅都在讲主角在压力下如何独自成长,手把手地教思维方式还没定型的我如何去看待、思考、解决问题。庆幸读了它,教会我万事有方法,在后来十几年里遇事可以不慌不乱,冷静理智。

现在朋友会说我傻人有傻福,但我知道自己拥有的生活是来自哪些时候我做了什么,读过安德的我才不是表面上的傻白甜。

《小顾聊绘画》

顾爷

中信出版社

年3月

读者子歆

绘画盲如何欣赏名画这本书是石榴婆推荐的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白癫疯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jj/25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