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有一种情怀叫台湾民谣


台湾民歌运动从发起到现在,已经超过四十年的历史。

这四十年来,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从绽放到衰落,互联网的冲击加上创作力的衰竭,唱片销量节节败退。人们听歌的方式变了,心态也变了,有一段时间,好像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听民歌或民谣。

但追溯到从前,我们很多人对流行音乐最初的认识都起始于台湾民谣,像《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等等歌曲,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有深刻印象。八九十年代的卡拉OK里,这些都是必点的曲目。

简单的吉他、打击乐,伴随着清新的吟唱,总让我们想起辽阔的田野和没有被污染过的天空,总让我们怀念那洒在归家小路上的,缕缕斜阳。

民谣的魅力就在于不假涂饰而现出本色,听多了嘈杂的流行音乐,你会想回过头去重拾这一份单纯美好。

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名字和音乐,经过岁月的沉淀,都成为了听歌人的一种情怀。

杨弦、李双泽、胡德夫

《乡愁四韵》《美丽岛》《少年中国》

《匆匆》《太平洋的风》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台湾乐坛还是以翻唱西洋歌曲为主,鲜有本土的原创作品问世。一直到杨弦、李双泽、胡德夫三个人的出现。

年6月6日,台湾大学生物学硕士杨弦发起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在台北中山堂巨星。在这场演唱会上,最受瞩目的是八首由杨弦谱自诗人余光中《白玉苦瓜》诗集中诗作的创作民谣。自此拉开了现代民歌运动的序幕,引发长达十年的音乐革命。

其实在更早的年,杨弦在胡德夫“美丽的稻穗”演唱会上便第一次演唱了谱自余光中诗作《乡愁四韵》的歌曲。

同年,杨弦,胡德夫,李双泽三人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了新作发布会。会上所推出的九首新作均收录于扬弦的首张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中,这张专辑也标志了台湾民歌运动的开端。

专辑推出后,虽然受到歌迷们的普遍喜爱和肯定,但同时也受到了音乐保守派人士的指责,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争论风潮。有人甚至指出:“这种歌既不中国也不现代,更不是民歌。”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对原有音乐的创新。

年的冬天,归台的青年画家李双泽在淡江大学的一次演唱会上,向观众席上掷可口可乐,并激愤地喊出“唱自己的歌”。这是著名的“淡江事件”,影响了后来很大一批有着音乐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投身于音乐创作。

随后李双泽便开始创作,共完成了包括《美丽岛》《少年中国》在内的9首歌曲,然而不幸的是年他因救人而溺毙,年仅28岁。

如今,李双泽已去世四十年,杨弦也移居美国三十多年,当年三位民歌运动的开山鼻祖,仅有胡德夫还在舞台上唱歌。他是三位中第一个举办自己作品的演唱会的。

但直到年,胡德夫才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匆匆》,专辑中收录了李双泽生前作曲的《美丽岛》,以及上个世纪50年年代卑南族音乐家创作的《美丽的稻穗》,其中有一首《太平洋的风》由胡德夫一手包办词曲,获得第十七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作词人”两项大奖。

已经60多岁的胡德夫头发已经全白了,可他依旧坚持原创,年、年分别发行了全创作专辑《大武山蓝调》和《芬芳的山谷》,继续传承者台湾民谣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jj/5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