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十点电影原创今年,每个人都过得很艰难。不断有人问,当初玛雅人预言世界末日时,是不是把,错手写成了?新冠肺炎、尼日利亚传染病。东非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澳大利亚导致12.5亿生灵惨死的烈火。印尼洪水,北美强震,海啸预警。瘟疫,天灾、蝗虫、洪水。年不过50多天,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世界末日的边缘。更没想到的是,这场魔幻开局,原来早就被警告过——一部《未来地球》,拍摄于年,BBC出品,没有海报。一部《未来地球》,拍摄于年,没有豆瓣词条。两部都精准地预估了未来.......不,准确来说,这说的已经是我们的现在——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的方式生活,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地球?随着人口增长,水资源不断被使用并浪费。为了GDP,污染空气的企业不断被建成,让大量煤炭被挖出。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臭氧层被破坏。人类使得环境渐渐失衡。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干旱。不只是缺水而已,“持续的干旱和高温,能为一种贪婪的生物”——沙漠蝗虫,创造聚集的条件。蝗虫本不是群居动物。可干旱导致食物减少,饥饿让它们克服了对彼此的厌恶。群聚而从温顺的绿色,转变成极具攻击性的黄色。不断迁移,吃掉所有经过的食物。仅1平方公里的蝗虫,就有着3.5万人的胃口。所到之处,只剩饥荒。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反向把蝗虫吃灭绝?不可能。蝗虫群的速度极快,一天内能飞行公里,从合肥到南京。没有固定的飞行方向,无法提前设网捕捉,也无法喷火烧死。不提食用过多是否会中毒,光数量就庞大得恐怖。非洲的沙漠蝗虫,总计将近亿。肯尼亚一个蝗虫群,覆盖面积甚至达到60公里长,40公里宽。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上海。一旦经过某个地区,就只能用遮天盖日来形容。中国虽然地理和天气有优势,不一定会面临"沙漠蝗虫"的困境。但别忘了,我们曾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蝗灾国家。直到今天,也一直存在着蝗虫灾害。千万别想着跟它们战斗,饿极了的蝗虫群,不光吃粮食,还能吃牲口和人。让蝗虫大量集聚的干旱,还会带来一种可怕的气候——沙尘暴。年,沙特阿拉伯就被一场“沙尘天幕”笼罩,万人被困。中国也不能幸免。年,北京被最强沙尘入侵。空气重度污染,混着9级风和雷雨,轮番上阵。出门是一头沙,张嘴又是一口沙。“沙子钻进鼻孔,再往里走,让人觉得嗓子眼冒烟。”人们常常会忽略沙尘暴前奏,以为不过是风变大,夹带了更多的沙。但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和破坏。《未来的地球》对未来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仅仅几个小时,哈布沙尘暴就将所有人埋在将近1米厚的沙尘下。?除了沙尘暴,干旱还会导致森林火灾。年,亚马逊地区,因为干旱发生起火灾。你只能“眼睁睁看着汹涌的火苗朝你袭来。”平息不过3年,亚马逊大火重演,平方英里的雨林消失。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制造机之一,地球之肺被烧毁。就像是一场噩梦,这噩梦没能结束。森林火灾越来越频繁。去年的凉山森林火灾,导致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遇难。无数的城镇和村庄被烧毁,从地图上被抹去。而澳洲森林大火,更是烧死了上亿动物,烧红了整片天空。有些地区不得不砍伐树木,防止火灾。谁能想到,20年前我们在种植草地,减少荒漠,20年后竟然在清除草地,增加荒漠?蝗灾、沙尘暴、森林大火,这些干旱导致的灾难,就像是一个警告。“是一个早期的警钟。”它指向了一个人类不得不面临,并且必须立马解决的问题——全球变暖。人类的存在,在短短年的时间里,让全球气温升高了近1℃。这不是什么39度的温水与40度的温水的差别,而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的紊乱。等温线被迫从赤道向两极移动,洋流的模式难以预计。大量动物将因为气候原因,失去栖息地。病毒和细菌生存范围变化,瘟疫传播加快,甚至脱离原本的适应区域。全球变暖的持续,还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将生成另一种极端——不是水太少,恰恰是水太多了。电影《后天》拍摄的,就是当冰川融化时,我们将面临的后果。不间断的暴雨和水位升高,将产生飓风、冰雹、洪水、严寒等一系列的巨变。人类被恶劣天气逼到绝境,一些无价宝物在洪水中被破坏。美国当局因为前期不够重视,使得灾难发生后,不得不临时将群众转移到赤道周围的窘境。《后天》年的台风“山竹”,席卷了广东和香港。导致暴雨肆虐,海水灌进城市,行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将近95万人被迫逃离。“过去一百年一遇的大风暴”,现在“可能会变成21年一遇”。到那时,人类会陷入为水而战的恐慌中。因为上游国家为了防止洪水建造的大坝,会进一步加剧下游国家的水缺乏。还有冻土。冻土是人类的定时炸弹。在永久冻土层里,储存着1.5万亿吨的碳元素。相当于09年人类年排放的倍。一旦冻土融化,碳被释放,将进一步导致气候恶化升温。更可怕的是,远古病毒极有可能随着冰川融化被释放。一种未知的病毒,会对人类造成多大的恐慌和损失,因肺炎在家“隔离”近一个月的你我,都不难明白。不过,在“病毒”将我们击垮之前,冰川融水就足够毁灭人类。万年前,全球气温上升3度,导致大量海洋动物的灭绝。地球当时用了10万年才恢复正常。有人会说,有灭绝就有新生,这是一个更替循环的过程,我们不用替地球如此恐慌。没错。灭绝影响的从来都不是地球,而是生活在这地球上的人类。水资源的匮乏,将导致生命的基石被破坏。物种的消失,将使得自然界食物链断裂。有些城市将不复存在,有些国家可能会消失。大多数气候学家认为,50年后气温将升高2度,到本世纪末,至少会升高3度。我们必须得做些什么。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纪录片里警告的每一件事,都将在不久的未来再次被证实。“我不认为未来一代会亲切地看待我们,我想他们会对我们推卸责任感到失望,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为时已晚。”所幸,很多科学家和普通人,都在尽自己所能。针对干旱地区,人类在自发地进行人工干预降雨。许多城市的居民,也将房子涂成了白色,来反射太阳光,防止地球因为吸热再升温。节能减排不再是口号。上海去年被无数人吐槽的垃圾分类,虽然麻烦,却能极大程度减少污染,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新的、可循环利用的无污染能源不断被开发,来代替煤炭发电。当所有常规措施都无法生效时,我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太空发射数百万计的镜子,反射太阳光,降低地球温度。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阻止甚至逆转全球变暖的方案,已经存在,或者正在研发当中。”在这一场又一场,从警告变成现实的灾难中,人类其实一直都在反思:人类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不该是通往毁灭的大门。也不要等到「末日」真正来临,我们才感叹,原来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想看《未来的地球》的,去爱奇艺。
想看《未来的地球》的,去腾讯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