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简介 > 月榜图书钱的千年兴衰史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
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简介 > 月榜图书钱的千年兴衰史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
《钱的千年兴衰史: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金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关于“钱”的简史。作者以独到和专业的视角,从“用什么衡量财富”和“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钱”谈起,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史实,详细介绍了“钱”的发展历史及其本质,梳理了与“钱”相关的货币、信用、银行、债券等金融要素的逻辑脉络,并阐述了为什么要学会作出恰当的财富决策进而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本书不仅让我们更了解“钱”的历史,也通过阅读千年以来财富的稀释和保卫之战,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并进一步去探索“钱”的前世今生中的无数个未知。
在当下这个全球大放水时代,怎么保卫自己的财富?《钱的千年兴衰史》一书从长周期历史和逻辑维度给出了十分有益的思考框架。下面是一段书中精彩内容,回放了美元取得霸权的每一步。步步惊心的逆袭与后来的乾坤大挪移,对于我们理解美元霸权、理解今天的全球经济,从而判断未来经济货币走向都大有裨益。
美元霸权:登场、逆袭与乾坤大挪移一、一战带来的天赐良机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英国还直接和间接地控制着全球70%的电报电缆网络、55%的海上贸易运输和全球货船每年使用的75%的焦煤。但到了19世纪末,德国国力迅猛发展,让已经先期工业化的国家感到恐惧,尤其是英国。英国这时维持日不落帝国已经力不从心。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访问萨拉热窝时遇刺。很多史实显示这是一个刻意的安排,目的就是让俄国与英国更一致地秘密围堵德国。奥匈帝国王储遇一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迅速站队:德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站在奥匈帝国一边成为同盟国;而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和后来参战的美国等组成协约国。战争中英国的颓势战事一起,英国对海外物资和武器的需求,很快就使它依赖上了美国的制造业。英国从美国采购的金额是30亿,采购清单涉及美国一千多个制造商,最大的赢家包括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通用电气、杜邦、美国钢铁等。这个庞大的采购将美国制造业推向了顶峰。与此同时,英国和美国的贸易逆差极速扩大,从到年增加了5.5倍。政府能筹钱打仗的方式就那么几种,英国政府做的,无非是我们之前介绍的几百年来的做法:收税、借债和货币贬值。庞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以及因逆差而导致的英镑对美元的贬值,使得英国越来越难以招架。美国的逆袭一战刚刚爆发时,欧洲因筹措资金大量抛售持有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引起市场恐慌,造成美国股市关市三个多月,对外贸易大幅度下滑,经济步入衰退,失业率达到16.4%,银行出现挤兑,黄金流失。然而战争使情况很快发生逆转:欧洲战事对美国的物资需求使美国的出口转而迅速攀升,失业率也迅速下降到6.3%。一战恰巧给了美国走出—年经济危机的历史机遇。在整个大战期间,欧洲各国是黄金的净流出国,美国是净流入国。美国的真实出口总额从年到年的四年间翻了一番。黄金源源不断地从欧洲流进美国:从年至年净流入11.2亿美元,货币黄金的存量从15.7亿美元增加到28.5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从伦敦转移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纽约。战后战后,英国急于保住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希望尽快恢复因战争而废止的金本位。既要进口大量战争所需的物资,又要保持币值稳定,这在黄金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是难以维系的。英国的通货膨胀导致战后英镑在外汇市场上实际的汇率跌至3.5美元兑1英镑,然而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英国坚持用战前4.86美元对1英镑的汇率。结果高估的英镑使英国的出口产品毫无竞争力,整个20世纪20年代成为英国失去的十年。二、战后货币会议战后,如何在各国的纸币之间重新建立换算机制,就是年热那亚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这次会议最关键的决议是:·黄金是所有欧洲国家都接受的共同标准。·美国保证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包括英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兑换黄金用于流通。·英国不仅持有黄金,也持有可以随时兑换黄金的美元,而其他国家则是持有英镑。因此在2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制中,最关键的货币就是英镑和美元。英镑的离场英国政府既要维持金本位,又要一个相对于黄金高估的英镑。高估的英镑不仅使英国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而贸易伙伴也把与英国进行贸易而得的英镑拿去兑换黄金。英国终究在年放弃了金本位,重塑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就此破灭。美国是一战后第一个恢复金本位的国家,同时也是最终将自己的货币锚定于黄金的国家。就此,美元初步奠定了其霸权地位。三、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年,45个国家的代表构建了战后各国的货币和汇率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于这个体系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的重要设计师凯恩斯当时就扬言,要架构一个各国自行建立的纸本位及它们之间的浮动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之初,还是依托金汇兑本位制:各国自行发行的货币以黄金或美元为储备。黄金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东西,只能作为国际贸易的政府间结算用。美国则向各国政府承诺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因此,美元,这个最终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原则上就被视为同黄金一样的资产。从年开始,黄金持续流入美国,到年,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亿美元之多,按照当时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的汇价,大约折合吨黄金,这相当于除去苏联集团和国际组织的整个西方世界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的72%。美国的货币黄金储备量是美元要求的黄金储备数量加上外国政府持有短期美元资产之和的1.33倍,超额覆盖。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继续扩张信贷,向西欧提供了亿美元援助。美国的产业大公司成为这个计划最大的受益方。美国内政部长朱利亚斯说:“马歇尔计划本质上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产力持续发展和繁荣”。副国务卿威廉当时更直截了当:“我们需要很大的市场来做买卖。”美国大张旗鼓地花钱,购买其他国家的物产和消费品,无须顾虑自己的出口换汇能力,反正自己印的美元各国都接受,什么都买得到。有谁可以抗拒这种诱惑呢?然而需要担心的,是大家都拿着美元来换黄金的时候。整个50年代,美国的黄金储量,除了年和年有所增加,其他年份都一路下降,到了50年代末,美国的货币黄金持有量,比起发行美元所要求的黄金储备量加上外国政府持有短期美元资产权益之和,只有后者的六成不到。全世界美元过剩。欧洲美元美国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唯一发行国,黄金储备不断流出。为了扭转这个状况,从年代开始,美国历任总统都做了一番努力:比如力图减少美国的海外支出、干预伦敦黄金市场、限制美元外流等等,但通通无济于事。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与年英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时所遇到的问题在本质上如出一辙。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发表演讲,并随即将持有的美元换成黄金,并派战舰横跨大西洋,将黄金运回法国。戴高乐将军的确有先见之明。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降至90亿美元,大约合吨黄金。而其中只有32亿美元可供支付给外国政府,只能覆盖外国持有的美元的1/5多一点。60年代雪上加霜的是,约翰逊总统推行庞大社会支出计划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巨大支出造成政府债务像吹气球一样越变越大。美国的通胀从年到年的1%~2%之间,上升到年到年的3%~5%之间,年又上升到6.1%。年11月,英镑汇率大崩盘;年越南发动“春节攻势”,让美国在越战中不可能速战速决。这一切都指向美国更多的债务、更大的财政赤字和更弱的美元,与之伴随的就是外汇市场上持续地做空美元。这些都动摇着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拥有大量美元的国家开始担心,真要兑换时,美国是否有足够黄金给他们。四、美元与黄金脱钩带来美元危机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尼克松冲击”。这时,如果你是一位将持有美元视为财富储藏手段的投资人,会做何感想?(1)美元相对于黄金违约了;(2)美元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因此是美国政府违约了;(3)手上的美元成了与自己本国纸币别无二致的一纸信用,只是美国政府比本国政府似乎更强大。接下来,尼克松试图安抚广大民众,不要对美元的贬值产生恐慌:“如果你是购买美国产品的美国人,你的美元明天和现在一样值钱。”接着,他必须对其他国家说几句:“我保证,美国一直是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我们的贸易伙伴充分合作,以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我正采取进一步措施保护美元,以改善我们的国际收支平衡并为美国人增加就业机会。我今天对进口到美国的货物征收10%的额外税。我们的一些外国竞争者所拥有的不公平优势将被消除,这是我们的国际收支在过去15年中受到侵蚀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是美国的贸易伙伴,此时会作何感想?如果你此时已经明白没有黄金支持的纸币只是一个政府信用的白条,那么你多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明是美国自己印钞劫财,不劳而获,怎么都成了交易对手的错!尼克松的这一整套逻辑,是不是在今天听着特别耳熟?与现在的美国总统不同的是,尼克松可以把这套神逻辑以一个政治家的口吻说出来。尼克松冲击带来的是美元危机。年2月10日,日本外汇市场上出现了无法招架的强大的做空美元的力量,迫使外汇市场关闭;2月12日,西欧主要外汇市场因为同样的原因关闭。当晚,美国财政部长乔治?舒尔茨宣布将向国会陈情允许美元贬值10%,并宣布已经与日本及西欧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一致,允许汇率浮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月12日报道:在海外旅行的美国人换不到当地货币,因为大家都不愿接受被大幅高估的美元。在同一天的国会听证会上,无论议员们如何询问有关美元和汇率的问题,尼克松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赫伯特?斯坦恩都三缄其口,最后说:“今天谈这事,真是个最糟的时候,我们无话可说。”3月2日,西欧外汇市场关闭,但是伦敦的非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交易活跃,美元继续贬值。3月4日,西欧9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紧急聚首布鲁塞尔,决定整个星期关闭外汇市场。当时,福特、通用电气和IBM这样的大公司都聪明地抛售美元购买西德马克,因为此时美元高估的汇率可能将来再也不会有。为了稳定市场,年4月5日,美国参议院又批准私人持有黄金合法。从年到今天,如果以黄金计价,美元已经贬值了95%;如果以石油计价,美元已经贬值了94%。而石油以黄金计价,依旧维持在年以前金汇兑本位下的固定汇率时期的水平上,尽管波动率大了很多。五、石油美元70年代初,经历了越战、用美元挤提黄金、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考虑接受多种货币用于石油贸易结算。这样,美国的军事和货币霸权都受到极大威胁,尼克松政府开始与沙特阿拉伯密谋,推动国际石油贸易全部只用美元结算并将石油贸易的美元收入回流购买美国国债;而作为回报,美国承诺对沙特阿拉伯王室大量军售并提供全面军事保护。石油美元这个在世界纸币时代维系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系统得以成型。年2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与沙特阿拉伯货币局就达成了秘密协议,并呈报给基辛格。沙特阿拉伯承诺将原油出口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投资美国政府债券,为美国政府债务提供融资。华尔街的投资银行WhiteWeldCo.派了大卫?马尔福德作为沙特阿拉伯货币局的首席投资顾问,指引沙特的石油美元投资。同一年,沙特从美国进口军事装备达45亿美元,同时与美国签署了重大军售协议,5年内购买亿~亿美元美国最先进的海陆空武器。这个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产业间的利益格局:美国的军工企业高度依赖政府订单,经济上倾向财政扩张,政治上倾向军事干预;而对于石油公司来说,降低税收才能扩大企业利润。然而油价从年的10美元一桶上涨到年的40美元一桶,使得石油公司享受到高油价带来的高利润,转而支持这种军事扩张和暴力掠夺,因此高油价又成为军火公司和石油公司利益协调一致的基本要素。而石油美元回流投资美国国债就是这整个利益链条能够衔接并顺畅运转的关键环节。到年,仅沙特持有的美国国债就占到所有海外持有的美国国债的20%。以军事力量保卫石油美元及其回流才是美元延续储备货币地位的锚,也成为美国最核心的利益。逐渐地,在人们的头脑里,储备货币需要与黄金挂钩才能成立的逻辑慢慢地被美国在全世界强大的军事存在所取代:美国是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有遍布于欧洲、中东和太平洋的强大军事存在,所以它印的货币就是世界的储备货币,这可谓是在群体意识层面出现的乾坤大挪移了。▼把时间交给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n/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