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一定传唱着王洛宾的情歌。
王洛宾一生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多首,尤以《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作品最为脍炙人口,被誉为“西部歌王”。
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王洛宾的作品,几乎都是他在极端状态下挖掘整理的,每一首歌都打上了生命的印迹:
王洛宾一生颠沛流离、饱经磨难,曾因“莫须有”的罪名入狱三次,差点将“牢底坐穿”。
而他在晚年与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段旷世奇缘,更是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
1
年12月28日,
王洛宾生于北平一个普通人家,
祖父是为逝者画像的手艺人。
在王洛宾的记忆里,
祖父总是在悲伤的哭声中,
一笔一画描绘死者的模样。
老人常说:
“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
才能懂得真正的快乐。”
没料想,
这朴素却沉重的句子,
说中了王洛宾的一生。
18岁时(年),
王洛宾考入北师大音乐系,
当时,中国现代音乐尚未发育,
王洛宾向往的是巴黎音乐学院,
他希望在那里遇到更纯粹的艺术。
年7月7日,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王洛宾跟随战地服务团来到了大西北。
在那里,他组建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
还到西宁的中学当音乐教师,
闲暇之余,创作大量抗战歌曲。
一天,六盘山下的一个大车店,
有位老人正唱着回族民歌《花儿》,
王洛宾被深深震撼,
优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歌词让他意识到:
自己寻找的音乐不在西方、不在巴黎,
最美的歌曲就在中国。
2
在西北,为了搜集更多的歌谣,
王洛宾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
一路创作,一路整理吸收,
把对音乐的向往和生命的诗意,
挥洒在了大西北的荒漠上。
年,
导演郑君里到青海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
王洛宾和一位叫卓玛的藏族姑娘,
一起参与了这次拍摄。
在片场,卓玛和王洛宾亲密谈笑,
调皮的马鞭轻轻落在他的背上……
送别时,王洛宾心头一紧,
一首情歌从心底浮出,
化作了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同样是年,
一个维族司机演唱的一支新疆民歌,
动人的韵律令王洛宾兴奋不已,
他掏出纸笔、改写了原生歌曲中的词语,
并精心设计了旋律,
《达坂城的姑娘》就这么诞生了。
王洛宾认为:
想要让民谣流传得更广,
必须要让它们符合汉语特点。
为此,王洛宾将汉语的四声音调,
与少数民族歌谣的旋律紧密结合,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
《康定情歌》《阿拉木汗》……
一系列经典民谣从此流传开来。
3
年,
因在西北服务团时,
和萧军、丁玲等人走得很近,
王洛宾被国民党当局抓捕。
在狱中,
放风时,他为难友唱歌、教歌,
在特务拿来写“罪状”的纸上,
他用牙膏皮卷成笔来写囚歌。
当时他创作的20多首囚歌中,
最触动人心的,
是为狱中2岁的小丽丽写的《蚕豆谣》。
小丽丽和父母一起被囚禁一年多,
父亲在监狱中牺牲了。
一天,丽丽问王洛宾,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王洛宾说馒头、包子、饺子,
小丽丽摇摇头,掏出几粒蚕豆,
把她觉得世上最香的食物,
分给了王洛宾。
年,青海解放,
王洛宾拒绝了去台湾的邀请,
他离不开大西北,离不开这里的风情与歌谣。
不久后,他加入解放军。
王洛宾带着吉他走了两千里,
一路翻山越岭,一路弹琴一路唱。
在改编了那么多维族歌曲后,
他终于翻越祁连山来到了新疆。
在那里,他开始编译苏联歌曲,
继续自己的传歌事业。
4
年春,
留在西宁的妻子给王洛宾写信,
说是家里被抄,连棉花都被收走了。
他给新疆军区写信辞职回到北京。
年,王洛宾在课堂上被捕,
新疆军区以“长假不归”为理由,
判处王洛宾劳役两年。
当时,妻子刚生下小儿子,
面对打击,一个月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之后,南疆军区政委为他担保,
让他继续采风和整理民谣。
年,日子逐渐安稳下来,
王洛宾把三个儿子接到了新疆。
没想到,年,
大的灾难还是没能躲过:
王洛宾再一次被投进了监狱,
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20年。
原因之一
是王洛宾为音乐剧《步步紧跟毛主席》
创作了一首主题曲,
名叫《萨拉姆,毛主席》。
在维语里,“萨拉姆”是万岁之意,
可因为听起来像“杀了”的发音,
因此大受批评。
被关押两年后,
由于文工团缺少高水平的教员,
王洛宾被假释出狱。
不过,另一个消息是
停止演唱王洛宾歌曲的文件下发,
他创作的歌谣再也不能被传唱了。
“我之所以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
民族自尊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多年走在荒漠边缘,
我的体会是,
越是荒凉寂寞的地方,
人的想象力就越丰富。”
而现在,
没有了想象,只剩下了荒凉。
年4月的一天,
没有任何的征兆,
王洛宾骑着自行车“出走”了。
他漫无目的,一直骑到吐鲁番。
这一时“天真的冲动”,
王洛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被再次投入监狱,整整关了10年。
在监狱中,
他从来自全疆四面八方的犯人口中,
录下了整整三大本的民谣笔记。
那时候,
犯人们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
只有两个窝头充饥,
为了让大家唱更多的歌曲,
王洛宾省下窝头跟别人换民谣,
自己宁肯饿着肚子。
《高高的白杨》《撒阿黛》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年,王洛宾刑满释放,
他没有工作,没有户口,没有粮票,
甚至不能用自己的本名,
但他拥有一个丰富的音乐世界,
一个坚韧而高贵的灵魂。
年,王洛宾平反。
这时的他,被称作“西部歌王”。
若不是王洛宾忍饥挨饿收录民谣,
许许多多宝贵的民间音乐,
如今可能早已失传了…
5
年4月16日,
这一天,乌鲁木齐仍春寒料峭。
午后,王洛宾独自一人,
正蜷缩在躺椅上小憩,
忽而被轻轻的叩门声唤醒。
门扉开启处,
他看到一位披着一头海藻似的长发,
身穿黑红格子毛呢外套的女子,
浅笑盈盈,
——她就是慕名前来拜访的台湾女作家三毛。
简短地说明来意并寒暄后,
他们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长谈。
三毛为王洛宾唱起自己的《橄榄树》,
王洛宾为三毛唱起《高高的白杨》。
流浪的孤寂和对美与诗的热爱,
让这两个人的心灵产生共颤,
仿佛是莫逆已久的故友一般。
那一年,三毛45岁,王洛宾77岁。
回到台北后,
三毛久久难以平复自己的心情,
她将自己对王洛宾的采访整理成
《中国“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一鞭钟情》
一文在台湾发表,
继而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写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
王洛宾的大名迅速蜚声海峡两岸,
连三毛自己也没有想到,
这两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
而王洛宾则应大陆媒体之邀,
写了两篇短文《海峡来客》和《回访》,
以诙谐、幽默的口吻,
高度评价三毛的文化修养和时髦的艺术形象,
引起媒体的广泛转载。
不到一个月,
王洛宾收到三毛的来信
直言:“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
归亚蕾在《见字如面》节目
朗读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
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
面对三毛如此真挚的情感,
王洛宾回信:
“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
早已失去了雨伞的作用,
但他出门依然带着它,
把它当作拐杖用。”
并不无忧伤地自嘲:
“自己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
之后,王洛宾渐渐减少了给三毛写信的次数。
为此,三毛回信责怪:
“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6
年1月5日,
饱受事业、爱情与疾病三重困扰的三毛,
医院自缢身亡,
英年46岁。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噩耗传来,王洛宾悲恸不已。
恍惚迷离之中,
写下了晚年最后一首情歌:
《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可惜,
三毛已经永远听不到这情深似海的呼唤了......
7
当代的作曲家里,
没有一个像王洛宾那样坎坷。
大半生里的那些苦难和悲伤,
都化作了笔下的旋律。
当初他希望能去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后来,
巴黎音乐学院将他的作品当成了教材使用。
“我一生坎坷是为音乐,
但也是音乐让我活了下去。”
年,他因癌症入院治疗,
躺在病床上依然坚持创作。
《歌唱万年青》是他最后一首歌,
写罢便与世长辞,结束一生的传奇,
音乐带给他的伤痛和美丽,
就这样飘散在时光的烟云里,
消失在那遥远的地方。
阎维文与您清唱互动
yangehaoting
往期关键词
民歌|清唱|阎维文
赞赏
长按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