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旅游 > 黑陶泥与焰南方笔记获三毛散文大奖
当前位置: 沙特阿拉伯 > 沙特阿拉伯旅游 > 黑陶泥与焰南方笔记获三毛散文大奖
第二届三毛散文奖日前在杭州揭晓。“三毛散文奖”是以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的散文类文学奖项,面向全球汉语作家,享有盛誉。著名作家黑陶的散文集《泥与焰:南方笔记》获本届三毛散文奖大奖。这部讲述江南剧变的“黑陶式”散文集获业界极高评价。
五部散文集获大奖《泥与焰》上榜
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共收到全球多位作家的参评作品,其中散文集部、单篇散文篇。本届三毛散文奖除了国外华语作家,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作家参与,既有久负盛名的老作家,也有近年来成果丰硕的实力作家及年轻新秀,其中不乏贾平凹、傅菲等著名作家。据介绍,本届参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时代风云、历史文化、乡土乡村、城市生活、风物风情、心灵抒写等,呈现了多元的写作手法和叙述风格,基本上代表了评选年度内华语散文创作领域顶尖的优秀成果。
经过长达10个月的作品审读,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共评出散文集奖、单篇散文奖获奖作品各13部(篇)。其中,散文集大奖仅5部,分别是贾平凹的《贾平凹灵性散文》、冯秋子的《冻土的家园》、黑陶的《泥与焰:南方笔记》、傅菲的《故物永生》及钟文音《舍不得不见你》。
在30年的社会变迁中,江南和中国的大多数地域一样,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许多已彻底改变或消失,无从再觅,庆幸的是,黑陶的《泥与焰:南方笔记》为我们珍藏了一份真实而感性的南方精神档案。它由99篇文章构成,是黑陶写给故乡江南的散文集,诗意地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发生的剧烈变迁,堪称一部南方微观史。
故乡早就为你准备了至少一本书
黑陶是中国新散文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生于陶都宜兴。他的散文集《泥与焰》中的“泥”与“焰”是制陶的两大元素,也时刻伴随着他清贫的童年。“我家里很穷,我父亲做着陶厂烧窑的搬运工作,我母亲是一个农民,非常劳累。我所生活的地方有一个陶瓷工厂熊熊燃烧火焰的窑,跟工厂周围一望无际的麦田,还有春天的油菜花,交融在一起,这就是我童年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写作的宇宙,我特别感恩。”黑陶的这份直接让人读出了难能可贵的真诚。
黑陶喜欢写故乡,不管是《泥与焰:江南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还是口述历史《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在黑陶看来,对于写作者来讲,故乡早就为你准备了至少一本书,就看你什么时候有这个缘分来获得它。这本书早就存在,甚至不用你写,当你跟所生活的地方有足够的契合时,也许这本书会跳出来馈赠给你。
《泥与焰》中,古龙窑、农宅形式、蠡河、山中一夜、九月之书、一个人的一瞬、少年的寂静行走、底层亲人的清贫生活……黑陶的语言带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和辨识度,他那激烈、简捷、注重色彩和画面的文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活力,也有忧伤,彰显着汉语修辞的巨大魅力。业内评价,“黑陶的散文,已为南方书写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业余时间,他的生活几乎被书籍和远行所占据。因为喜欢远行,也为了文学创作,每年休假,黑陶都会去很多地方,基本走遍了中国各大城市。4月下旬,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将在三毛故乡浙江定海举行颁奖典礼及相关活动。以黑陶获奖为契机,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也将举办黑陶“江南三书——《泥与焰:南方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分享会。
(文/江南晚报记者张月)
《泥与焰:南方笔记》
黑陶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
《泥与焰:南方笔记》摘选//蠡河//一盏点亮的煤油灯摇晃不停地游走在夜幕的蠡河边缘。手、脸脏黑的男子,表情沉默而又凶狠,他永远都是这样一副打扮:黄军装、蓝裤子,脖子上系着红领巾;一只不知装了什么东西的黄书包斜搭在左边,一支很大的木头手枪斜挎在右边;左手提一盏照明用的煤油灯,右手则抓握了一串煤油灯--尚未卖出、他自己制作的精致、轻巧的铁皮煤油灯。黄军装、红领巾的“三包”(孩子和大人都这么叫他)沉默而又凶狠着,沿了夜幕的蠡河独自回家--多少个岁月里,这是不变的一个图景。断续出现的河埠空旷寂寥,南街开始腐裂的参差木楼映在河里,因此,在昏暗的水中摇晃着游走的煤油灯,就好像是一朵幽冥的火,持续地,在蠡河内部,从这一扇窗子跳到紧邻的另一扇窗子。
黎明蠡河所浮起的淡淡水气,是轻盈的白色湿纱,笼着河水和蜀山(生长有坟、飞鸟和茂盛松竹)所夹的古老南街。潮润的长条街石凹凸不平却油光细滑,像深夜有人故意在街上倾浇了厨中的豆油。临近春节,似乎家家都起得早,噼噼啪啪卸门板的声音在南街此起彼伏,黎明的这种声音较之黄昏要来得涩闷,这是由于一夜间,门板上沾渗了水气和露水的缘故。棉袄上还有两粒扣子没有扣好的老人跨出屋子(带着逼仄阁楼上温热的睡眠和旧物气息),咳嗽着,跟照面的远近邻居攀谈。三两只陶质的煤球炉从依然黑暗的屋角被拎了出来,放置在油滑的街石上。少顷,炉内小片燃烧干柴制造的青色烟柱,便升腾、缭绕于水气的狭窄街道。越来越清亮的蠡河水光晃映上来;滨湖的农民挑了沉重菜担赶往桥背的集市;茶客们招呼着走向街尾已经沸腾的茶馆;葱茏蜀山在木楼的背后晃动晨影,那些飞行或蹦跳的鸟雀,碰碎了松竹枝叶上静悬的晶亮露珠,它们翠绿的鸣叫,像滚溅的新鲜雨水,从倾斜的瓦屋顶上泻入了醒来的南街。
蠡河中的长长船队在穿越桥洞。一大早拎了竹篮,沿蠡河走往南街的,通常是放了寒假的姐姐和我。我们去南街上的“顺兴福”南北货店买配给的年货。物质贫瘠的20世纪70年代,许多在今天看来是不屑一顾的物品,那时都要配给供应。购买它们的凭证,就是父亲交给我们并叮嘱要好好保管的那些黄黄绿绿的纸券。我们需要排队。攥紧口袋中的钱和券,在两边木楼夹峙只见一条天色的南街上耐心地随着队伍缓慢前移。空中悬挂有包覆油纸的金华火腿,店堂挤满了酱缸、酒坛、曲尺柜台、两支垫有石磉的木柱、杆秤和油腻漏斗的南北货店内,散出油盐(幽暗店角的陶缸里,堆起的雪白粗盐像大米一样闪闪发光)、陈年糕饼和腌腊肉物的混合气味--多么好闻的奢侈气味!--终于轮到我们了。将被手心里的细汗微微濡湿的钱和券交付给那位瘦瘦高高异常干净的蓝衫营业员以后,手中的篮子开始重起来。姐姐和我买到了如下东西:1、“飞马”和“大前门”香烟。2、两斤菜油。3、古本牌长条肥皂。4、纸袋包装的绵白糖。5、豆制品。包括百叶和油生腐(刚出锅的新鲜油生腐金黄喷香,诱人垂涎)。6、这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咸猪头。买到了猪头,我们的意念和视线,便不仅仅只是眼前这被剖开的、若干褶皱凹陷处仍残留未溶盐粒和拉杂猪毛的扁扁猪头,在想象中,我们已经嗅到了猪头在大砂锅里所炖出的那浓美汤汁,品尝到了由父亲制作的、中间偶尔夹有半段透明脆骨的薄片猪头糕……。拎着沉甸甸的满篮年货返回家去,冬天上午的阳光像碎金一样,洒满清澈的蠡河,同样,也洒满了我们的脸和欢喜内心。
蠡河源出宜兴西南山区,由西南向东北贯穿鼎蜀全镇。出镇后北折,经张泽,入东九,最后东流汇入吴越间的太湖。蠡河之名,系纪念春秋时楚人范蠡。鼎蜀陶业,过去一直奉范蠡为祖师,并立庙塑像,奉他为“陶朱公”、“造缸先师”。相传范蠡助越王勾践覆灭吴国后,即带西施弃官潜行,出没于太湖之滨,最后来到宜兴定居。他看到鼎蜀山区的泥土,粘力甚强,宜作陶器,便发动土著百姓致力于制陶事业。为使自己免于暴露,将姓改为陶,人称“陶朱公”。现在鼎蜀镇的蠡墅,传说就是范蠡当年住过的村庄,嘉庆重刊《荆溪县志》“遗址补遗”条下,有“蠡墅在鼎山之西,范蠡成功泛湖,尝居于此”的记载;而蠡河,则认为是范蠡定居鼎蜀后,带领百姓开凿而成。
陶都烧制窑器的火焰历久不息。因这火焰的溶解和游映,月夜的蠡河金鳞闪闪。然而,正是这样一条貌似燃烧的河流,自它诞生起,就奇异地,给这座灼热的南方古镇源源不断地注入着灵秀与清凉。
//夜晚的河流上//城南。在两侧老旧民居的移动中,我感觉出古老运河的缓缓流淌。河水被夜晚映黑,局部的黑暗河水,又被从临河各种窗户里泼出的浑浊灯火涂亮,像一块块腐烂着的斑斓伤疤。但人还是感到静寂,还有,凉寒。千余年历经过的繁华荒芜、兴衰更替、灶火生息,都已经深隐于河底,幻化为此刻的静寂,还有,凉寒。从这里,古老、深色的这条水绸,会一直飘向宛若汴州的金粉杭州。糖炒栗子所夹带的桂花香气,热烘烘的,由那座弯成半月形的明代石桥从远处的狭窄街区带来,弥漫于鼻尖、有瓦松的屋顶和水汽的夜空——残存下来的、悠远的江南深秋气息?肥壮的猫,从歪斜木楼的窗台上(摆满盆盆罐罐的葱蒜和没有开花的秃叶灌木)无声跃下,蹲踞于水湿的河埠石阶,她萤绿的目光,敏锐,却又是那么寂寞。参差累叠的运河民居——听得见室内圆础之上挂篮木柱的朽裂之声——似乎就立在水上,它们现在只有大致的昏黑轮廓。临水的后屋,在白昼,会看清遮雨陋檐下的如许物件(人都是过去日常琐碎生活的珍藏者):缺腿的藤椅。塑料畚箕。透光的竹骨黄油布雨伞。一根开裂的木料。断耳的铁锅。锈钢圈。竖立的破棕棚。扫帚。扎成把的陈年粽叶。台式电扇的硬板纸包装箱。秃拖把。撞瘪的搪瓷尿壶。成捆泛黄的《新华日报》。无底铝锅。竹篮。耷拉着有补丁的自行车黑内胎。旧草席。磨掉后底的“解放胶鞋”。悬挂的咸鱼。黄绿格子的帆布躺椅。米粉筛子。铁挂钩。废弃的木碗橱……被灯火烙伤的隋朝运河静寂流淌。晚归人家(灯泡下疲惫的巨大身影在被油烟熏污的石灰墙上晃动),满砧板的生菜倾倒入滚烫油锅时的滋啦声,从局促昏黄的室内传出,散在夜晚的河流上,瞬息又灭。“滋啦——”,这昏暗时空里日日年年重复的短暂声息,恍惚间,使我觉出生存的古老、悠渺和一种极其痛心的……虚无与凄凉。
//夏季闪烁//从枫杨树的浓荫里走出来,母亲的竹篮内,晃射的是腥银鱼影:挣扭的梅鲚鱼,通体透明、眼睛是两粒细微黑点的柔软银鱼,狭长跳跃的串条鱼,还有夹杂其间的虾子,明壳、白须,弓着身躯弹射不止的晶莹白虾。——枫杨树下的渔船在招揽生意,它刚从东面的太湖一路摇来,支起的滴水兜网旁的舱中,是半舱鳞片转闪的鲜杂小鱼。飞舞的红头蜻蜓,现在悬停于砖楼后面长满胡琴草的祖宅废墟之上,一叶叶羽翅,像一片片极薄极轻的玻璃浮止于寂静空中。麻雀似乎很少见到,只有一种长喙、翠绿的水鸟——鸣声清脆,总是独飞——低低掠过倒映苇枝的水面时,像一朵迅疾的绿色火苗。
掩映在叶蔓间的累累茄子,紫得发亮(它们吸收了黎明与晚霞全部的鲜紫光线);淡绿色的瓠条如此纯洁(长圆、莹润的巨硕果实由土地吐出,土地,你无法不惊叹于她所潜藏的无限能量),透过表皮,能感觉到丰满如玉的细嫩果肉在羞怯蠕动。亭亭如盖的绿荷,就要托起有桥的半座村庄。荷叶凹处滚来滚去的露珠,是夜晚流动于屋瓦和田野上空的顽皮星星——在白昼越来越强烈的阳光下,它们被催促着,不情愿地渐渐离去。丝瓜花、南瓜花、扁豆花、水浮莲花……它们火似的花瓣和抖颤的花蕊,在7月的天宇底下,汇入并组成了乡土和绿水的……炎夏。
反射阳光的屋顶老虎窗蹲踞在半空,它自骄且炫耀,整天张大银色大口,似乎想吞下从近旁移过的太阳。窗台上的破酒瓶已经积满灰尘,但在正午,它依旧响亮、烫人。阴幽宽敞的室内始终是凉的,静的。被肩膀磨滑的扁担竖在门后;墙上镰刀的刃口有微小星光(它们在积聚饥饿,等待着,于收获时节,疯狂地进食海洋般的麦秸和稻秆);灶侧的水缸是仁慈和宽容者,午间从灶膛窜出的火舌有时会动摇它的影子,但它总是沉默——只有木桶内的清激井水倾泻入内时,高大的水缸才发出喧响。木桶内的井水倾泻,持续的、清激的、倒入缸中的纯蓝荧光,照亮了躲在木梁暗处的一只生锈铁钩。热汗的劳作者归来,首先看见的是他油色有力的脊背(裤腰完全湿透),然后,是汗珠坠落砖地的噼啪声响。皮肤晒黑的孩子捧来了洗净浸凉的滚圆西瓜,美好花纹的新鲜西瓜,在粗糙的木桌上,用闪亮的菜刀切开——屋内顿时弥漫汁水甜蜜的清凉红光。太阳仍在天上燃烧。近处的池塘,远处弯曲的河流,甚至是整个太湖以及东面的海洋,全都成了奇形怪状的灼洁镜子,反射着太阳的火焰,那些饱含绿意的磅礴热流。漫长曲狭的村路通向远方世界,发白的村路,也是那么耀眼。辽阔的绿野烟水般波动,在夏季,这是乡土的神话和梦。
黑陶作品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寿,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等等。他们谈及了阿炳对音乐艺术的痴迷、日常生活的困顿、街头卖艺的点点滴滴、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不同层面,他们这些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为我们摹绘出一幅逼近于真实的、在社会和人世的黑暗低处长久挣扎的盲人音乐家肖像。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黑陶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8
黑陶认为,“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黑陶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任其在其中行走和书写。
黑陶以手中的笔,以及历时数年、行程数千里的行走,完成了本书的写作。50篇文章,叙写了大约50座江南乡镇,如石门湾、千岛湖镇、灵溪、梅山、天堂寨镇、浙源、屺亭、淹城等,地域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他自觉避开了那些世人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将目光投向广大的“被遮蔽的江南”,在展现江南人文底蕴的同时,也令读者看到一个不熟悉的,深广、激烈、厚重的江南。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
黑陶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3
▼
三毛散文奖
“三毛散文奖”是以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的散文类文学奖项,面向各地汉语作家。第二届三毛散文奖评出散文集奖、单篇散文奖获奖作品各13部(篇)。
散文集(大奖,5部)
贾平凹《贾平凹灵性散文》,文汇出版社(.10)
冯秋子《冻土的家园》,大象出版社(.5)
黑陶《泥与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
傅菲《故物永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0)
钟文音(中国台湾)《舍不得不见你》,大田出版公司(.8)
单篇散文奖(大奖,5篇)
晶达《二分之一血液和孤独的舌头》,《滇池》[]9期
钟怡雯(马来西亚)《昨日的世界》,《联合报》.3.1
复 达 《北纬三十度的海味》,《文学港》[]11期
胡烟《夜访菖蒲君》,《福建文学》[]12期
耿立《祭父帖》,《北京文学》[]7期
END
往期回顾
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徐悲鸿
杨先让文集
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萧耳·中产阶级看月亮
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
黑陶·二泉映月
海子·海子诗文选
闻中·吉檀迦利
张锐锋·卡夫卡谜题
江子·青花帝国
萧耳·锦灰堆美人计
黑陶·泥与焰南方笔记
白峰·大玩家的斗蟋故事
张述·微光炬火
大海截句集
计文君·化城喻
李广平·抵达内心的歌谣
于赓哲·唐开国
朱夏妮·新来的人
白峰·定色分类蟋蟀谱
多多截句集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新九叶集
童话
车培晶·雪镇上的美丽传说
金近·小喜鹊加加
康复昆·兔儿树
周基亭·神秘的眼睛
戴达·会唱歌的鱼
杨鹏·最后一匹狼
严文井·小溪流的歌
送你一匹飞翔的马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泥与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