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人到中年,才读出了三毛的滋味


很年轻时喜欢三毛,却真是说不出理由。

有人说三毛的文字诱人,讨人喜欢是情理之中,可文笔出色的作家真是不少,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三毛那样令人着迷。况且,那时的我只读过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得毛躁,正如那个年纪的我做所有事的品性一样不踏实,如今竟连内容也记不起来多少,只有一点印象深刻,应该是书的序或后记吧,作者是一个喜欢三毛的人,他去看她,想要了解三毛,他说:白天的三毛毫不在意徒手捡一堆堆干牛粪,晚上的三毛去赴宴时却要等着别人开车门,前者很坦然,后者也很坦然。

就这样,我开始喜欢三毛,以后却只是读过各种媒体杂志四处节选刊登她的文字,竟没有认真地去读一本她的文集。直到上周,找到两本电子版的三毛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一读情深,爱不释手。

书里收集的故事有的轻松,有的沉重。三毛叙述故事的能力很强,文字总觉不出惊奇,却能在轻松处让人笑,在沉重处惹人流泪。看她写与荷西的结婚过程,吃饭琐事,还有他们的沙哈拉威邻居,幽默的笔调让人忍俊不禁;而读《娃娃新娘》,《哭泣的骆驼》,《哑奴》等几篇时心总是被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牵着走,不觉中,眼泪已爬满脸庞。

没想到人到中年的我再读三毛即又一往情深,这时的爱不同于年轻时期的喜欢,那时的喜欢很肤浅,很糊涂,很虚荣;而现的爱很深刻,很朴实,很明白。或许这就是岁月的公正之处,它掠走一个女人身体上的青春,却浇灌了她的思想,让她的精神开出花来。

喜欢三毛,一是因为她的文字,即便文学功底浅薄如我,判断好坏也有一个简单的标准。一篇故事能够很容易地就吸引你,抓住你的心思,让你情不自禁地读下去,哪怕是少睡很多觉也不会喊累,少吃一些饭也不觉得饿,那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故事。

喜欢三毛,二是因为她的善良,读书中一个个故事,很容易就被三毛的善良感染。她不厌其烦地借东西给频频来敲门的沙哈拉威小朋友,她撇开危险去帮助背弃宗教的沙伊达,她帮助9岁的小奴隶一起烤肉,请哑巴奴隶到自己家里吃饭,身处资源短缺的沙漠,与执迷的伊斯兰教沙哈拉威人为临,做这些都不太容易,甚至危险重重,可三毛还是义无反顾。

喜欢三毛,三是因为她的勇敢,我们形容一个人勇敢,通常会与临危不俱联系在一起。对于三毛而言,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似乎经常与危险毗邻。哪怕单单是穿越沙漠的旅行,对于一个单身女性来说也需要具备超乎常人的勇气。梦想听上去总是浪漫,当你真正踏出那一步时,才会明了它的困难,沙漠听上去气势恢宏,但三毛真正走进去时,也是日日夜夜的艰辛。因此,好多人放弃了梦想,而三毛却坚守了沙漠。

喜欢三毛,四是因为她的智慧,《荒山之夜》里荷西与三毛的确遇到了关乎生命的危险,荷西深陷沼泽,寒冷的沙漠夜晚随时都有可能沉没或冻死,而三毛求救的唯一一辆过路车辆上的三个沙哈拉威男人非但没有出手相救之意,还对三毛生出不轨之心。荒漠孤野,一面是不及时施救就会死去的爱人,一面是三个冷漠暴力的男人,三毛自然也是怕极了,但却没有怕到慌了头脑。当时的情形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无异于羊入虎口,能够脱身的羊必然是智慧无穷。果然,三毛运用对于沙漠地势的了解,开车摆脱了沙哈拉威人的车辆,并亲手卸下车上的轮胎,用自己的衣服做成救生绳,拖出了奄奄一息的荷西。

喜欢三毛,五是因为她的举重若轻。知道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总是只想到浪漫。再细读《撒哈拉的故事》,才读出了他们在沙漠安家的千辛万苦。家里租的本地人的房子徒有四壁,水奇缺,菜罕有,所有的生活用品哪怕有钱,都不容易买到。更何况,荷西的收入也很有限。三毛写《白手成家》,怎么一点点把家收拾的干净,怎么捡回棺材旧木料做桌椅,怎么改装利用瓶瓶罐罐,最后的家竟成了沙漠里最漂亮的家。经历过生活的人就会明白这里面的苦;而三毛的文字却是自然平淡,像是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读不到苦的滋味。

一个勇敢而智慧,幽默而深刻,善良而文采出众的女人哪怕没有美丽的面容,也会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更何况,三毛的外貌衣着总是透出一种神秘,好像她是大自然的使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向往自然的人。

三毛的沙漠生活一直是本心的追逐,苦是苦,却没有辜负心中的梦想;大部分女人,包括我,都在生活中选择了一条更容易被他人认可的路,与此同时,却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悄悄地藏着一个三毛。或许,这也是女人爱三毛最重要的原因:敢于追逐本心。

自然,喜欢三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她与荷西的爱情。用三毛自己的话:夫妇之间,最怕的是彼此侵略,我们说了,谁也不是谁的另一半,所以界线分明。

坏夫妻,彼此侵略;好夫妻,互相成全。

感谢阅读

一块钱打赏







































北京中科忽悠
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ly/6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