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油画
文图/苏湲
到北极村寻“北”
立秋时节,我和一群文化学者,千里迢迢到中国北部之漠河北极村去寻“北”。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端的一个临江小镇,坐落在黑龙江畔,被大兴安岭所环抱。这里是我国最冷的地方,极端最低气温达-52.3℃,几乎与南极的气温相差无几。这里有北极乡政府、北极哨所、北极边陲,以及最北邮局,最北小学、最北一家人,还有惊艳绝世的北部风光。
我们乘车沿大兴安岭国道一路向北,向北,再向北,车子如一叶扁舟疾驰在苍莽浩瀚的林海中。这里的原始森林、丰沛的河流和瞬息万变的天空,以不可抗拒的原始之美向我逼近,摄入我的灵魂。辽阔的空中鹰在盘旋,道路两边是漫无边际的白桦林。踏上林间的木质栈道,耳畔响起朴树的《白桦林》,心中涌起一阵麻醉的波涛。
30年前的大兴安岭火灾,将这里的百万公顷森林焚烧殆尽。但土地的恢复速度快得惊人,现在的白桦林是浴火重生后的新生代,它们虽然还不够粗壮却已茂密成林,显然旧日的创伤已经愈合。因为白桦树不成栋梁才,所以并不被重视。但是你越不重视它们,其生命力往往越顽强。唯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北极村的夏秋,阳光明媚、色彩鲜明,带有一种驳杂缤纷的超现实的意境。步入画境,陷入温柔的梦乡,眼前浮现出白雪公主的小木屋,她正和七个小矮人在用晚餐。童话的北极村,北极村的童话。可惜来晚一步,没能感受到这里的极昼天象。每年夏至时,漠河便会产生极昼现象,一直到子夜时分,天色才暗淡下来,但不久便会重现黎明的曙光。
北极村的草原上,肥美繁茂,花团锦簇。绿色的草地逶迤而去,成群的骏马在低头吃草,发出低低的窸窣声。太阳出来了,草地上升腾起水汽,缭绕在山峦和林木之中。那水汽雪白浓郁、蒸腾喷涌,像是被大风吹起的冰霰,又像是仙女抖落的晨雾。
画面恬淡、静穆,散发出花草馥郁的杂香。据说北极村草原的地层下是永久性冻土带,因此不适宜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只能生长浅草和野花。
天空时而云雾飘逸,细雨霏霏;时而云卷云舒,气象万千。一切皆美好,甚至连瓢泼大雨也是美好的。雨丝打在皮肤上,像阳光一样充满温柔的爱抚。
世界如此静默,静默得如此深沉,如此让人感动。
隔江相望炊烟起
缓缓流淌的黑龙江,是中俄的大界江。西沉的落日将江水染成一片血红,沿江的鹅卵石沙带也被镶上一层迷蒙的金边。江水源远流长,渺渺茫茫,浩瀚博大。坐在江边,长久地凝望,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对面迷蒙的山体在移动,向我游弋而来。
我忙调整视线,举目望向那不断分解的云层,里面竟呈现出许多深湖和峡湾。太阳退隐在湖水中,继而被来自背后的光辉照亮,形成无数张形状各异,色彩奇幻的天网。它们向四面八方铺开,太阳在其中穿梭,时而透出云层,把遮挡它的云朵一个接一个地照亮。这是天空最绚丽的时刻,呈现出盛装谢幕时的美轮美奂。
太阳直射的光线终于消逝了,空中只剩下蓝、黄、灰三色。蓝色像无边的海洋,黄色像梦幻极光,灰色像飘逸的绸缎。起初各种颜色还层次分明,但它们最终和江水混合在了一起,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池子蓝色液体。那是一种极其神秘的色彩,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我俯身在江面,掬起一捧水来,伸出一看竟然捧着一手月光。我感到心情的宁静,灵魂的恬适——一种对于父亲母亲淡泊安详的回忆。
隔江遥望对岸,在灯光闪动的远处,有一个隐蔽在林木中的小村庄——俄罗斯伊格娜恩伊诺村。据说临江的红房子就是村长家,二楼的小窗户是村长女儿的房间。我们守候在江边,等待对岸炊烟的升起。果不然,江对岸冉冉升起一缕青烟,在村庄周围的树林间蔓延,漫过江面,向隔江眺望的人们送来邻国友邦的问候。
当地有句俗话说:“棒打狍子,瓢舀鱼。”以此来形容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但是目前,黑龙江的水域资源正在经历一场浩劫,一些珍惜鱼类在部分流域、江段已经绝迹。因此有人说,黑龙江里的鱼有灵性,都躲到俄罗斯水域了,因为俄罗斯人不吃鱼。
这话绝非玩笑,使我在惊愕之余陡生悲哀。中俄虽然划江为界,但鱼群不受国界的限制,可以任意穿梭往来。当它们感觉到俄罗斯那边的水域更为安全,或者自然风光更为秀丽时,便不由自主地靠拢过去。它们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不爱它们。
佛光普照观音山
从北极村到观音山,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早晨我们出发时,天空朗朗,阳光普照,然而汽车一驶出北极村,便下起小雨来。并且一路上忽大忽小地下着,没有开晴的迹象。可是就在我们即将达到时,突然云开雨止,天空放晴了。阳光一边迅速在大地上铺开,一边把阴影和光花撒下。
观音山的地势舒缓,视野开阔,但林木茂盛、遮天蔽日,颇有原始林海的恢宏气势。沿观音山拾级而上,朗朗乾坤中,蓦然一滴雨落在了我脸上。我有种莫名的兴奋,仿佛被幸福击中了。
北极林海观音高十点八米,立于汉白玉砌成的三层鎏金莲台上,是三亚南山海上一百零八米观音的原身像。这是一体化三尊的汉白玉观音像,每尊观音各持不同法器,代表了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三亚在中国最南部,而漠河在中国最北部,两座观音南北向望,万里传佛音,可谓吉祥福地耶。
当我们走向西面观音时,近午的太阳恰好穿透云层,将淡淡的白云幻化成一轮七彩光环,高悬在洁白如玉、恬静娴雅的观音像周围,呈现出一圈美丽的佛光。“佛光普照了!”游客们惊呼道。太美了,激动人心。佛家认为,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此光,想必我与佛有缘。
终于到了返程的日子。坐在车上,心里充满离别的愁绪。天空尚无变化,仍把一束束强烈的、金灿灿的阳光投向地面。但是沿途的白桦树已经变黄了,像一排排高挂的黄色经幡。秋自高山之巅,向我们招手道别。“别了,北极村,我还会再来。”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北极村最怡人的季节,霜降以后天就开始凉了,这里将是满山燃烧的红叶。
大概候鸟也快该集合,准备飞往他乡了。
后记
年8月6日,三毛部落文学社部分成员应河南宛西制药集团的邀请,到漠河北极村进行采风活动。8月9日,三毛部落文学社在漠河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举行了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张仲景养生院为河南宛西制药集团投资兴建,提出了“南北养生、山水养生”的候鸟式养生模式。漠河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位于中国疆域的最北端,占据了中国最北、中俄界江、鄂伦春文化发源地、黑龙江源头等四大垄断性旅游资源。夏秋时节气候宜人,景色美不胜收。这里是中国唯一能欣赏到北极光的地方,也拥有适宜养生的自然生态环境。
我们一行人,在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受到宛西制药集团董事长孙耀志的盛情款待。全程由宛西制药集团副董事长李明黎和张仲景养生院高志军院长陪同。沿途景色壮美,心情昂奋,高院长的讲解幽默风趣,耐人深思,将永久留在我的记忆中。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他们提供的难得的参观访问机会,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和一路陪同。我在这里撰文并配图以记之,以便于与更多的读者分享我们愉悦的心情和丰厚的收获。
作者简介
苏湲,三毛部落联合创办人、理事。原名苏岩,河南博物院研究员,考古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人民出版考古纪实报告《中原考古大发现》1—4册,即:《叩醒商城》《殷墟之谜》《楚墓疑云》《龙门佛光》。清华大学出版考古纪实报告《黄帝时代——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之谜》《华夏城邦——追踪夏商文化探索者的足迹》。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根据《中原考古大发现》拍摄三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原大发现》,担任总撰稿。央视《探索·发现》拍摄十集纪录片《商之都》,担任总撰稿。主编《苏金伞诗文集》,获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在《中国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河南日报》《中原文物》《大河报》《郑州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
友情支持
年度执行主编:青青编辑:小苒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yl/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