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懒,看书又慢,所以大部头的书对我来说都是煎熬,这也是我在中学那会为什么别的同学都看金庸,而我只看古龙的原因了。
古龙的小说相对篇幅小,文字干净利落,没有一招一式,对话也是点到为止,塑造的那些江湖侠客要么把酒言欢,要么酒入愁肠。
所以我觉得古龙是武侠小说家里的诗人。
当然老是看一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也会腻味,租书摊的书架上摆的还有琼瑶、亦舒、岑凯伦的书,都可以称之为言情小说,我又羞于与看言情小说的女孩们为伍,于是,眼神就盯上了三毛的书了。
三毛的书每一本都很薄,也不是那种虚构的爱情故事,多以写实的散文为主,而且了解了之后,三毛不像别的作家都是猫在家里闭门造车。
三毛不是。
三毛的文字写的都是她流浪的故事。
比女作家三毛成名更早且名气更大的是《三毛流浪记》,她的名字也与这个有些渊源,而且,这个名字似乎注定要和“流浪”在一起不能分离。
上世纪80年代,三毛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三毛”的“爸爸”,《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先生,只有在那张照片里,我们看到的三毛又回到一种中学生的状态,就像我当年立在租书摊的书架前翻看三毛的书一样,她梳着两个大辫子,生涩而乖巧地依偎在她的“爸爸”旁边,腼腆中又有一些小姑娘刚得到一颗糖果般的欣喜。
这是一种念想。要去的地方今生一定要去,要见的人今生一定要见。
更多的时候,三毛的打扮可不是这样,在她流浪的过程中,总是信手拈来地穿出异域风格,后来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她那种发型叫吉卜赛人的发型,她那种穿着风格叫波西米亚风格,那种风格后来流行过一阵,很多女孩子尤其是喜欢穿梭在后海的那些女孩子,曾经都爱穿成这样,但是我一看到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她们穿的都是三毛穿剩下的东西。
三毛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配上这种性格,波西米亚才是波西米亚。
三毛的爱情里,捕风捉影的是她与王洛宾,最让人唏嘘的是她与荷西,她文字中的大部分篇幅都和荷西有关,荷西出生在她后面,却走在了她的前面。
三毛和荷西结婚前,荷西问过三毛这样一个问题: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回答: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三毛解释:也有例外。
荷西问道:那你要是嫁给我呢?三毛叹了口气:要是你的话,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
荷西问:那你吃得多吗?三毛小心地说道: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荷西是个潜水工程师,在深水中一定能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景象,一定在想常人不曾想的问题——因为他一天里有那么长的时间让自己与自己独自相处。中国古人说“慎独”,怕是荷西没有悟到。
浮出水面后,他就把自己的时间和爱都给了三毛。
可惜,荷西不是诗人。
当然,也幸亏他遇到了三毛,让这个西方社会里的普通白领能够被那么多东方人知道,知道了他们的爱,他们生活中的诗意。
没有了荷西,三毛的生活忧伤而不悲伤。料理完荷西的后事,三毛继续写作,继续远行,90年完成了剧本《滚滚红尘》,91年选择自杀,随亡夫荷西而去,重逢于西方的极乐世界,重逢于橄榄树下。
是的,三毛谜一样地选择了自杀,我觉得在和平年代,自杀更需勇气,相对来说,诗人更有本钱。
虽然三毛也说过: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三毛曾跟古龙、倪匡有个“生死约定”,因为他们在讨论“死”这个问题,最后大家约定,如果三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先离世,就得告诉另外两个人“死”的感觉。
结果约定之后没多久,古龙先走了,6年之后,三毛也撒手而去,可怜的倪匡大哥,三人中他年纪最大,却到现在都不知道死的感觉,这两人太不靠谱太不守信用了。
这两人又恰是我当年在租书摊的书架上茫茫然在一排书脊上搜寻的名字。
我不求他们告诉我死的感觉,因为在他们的文字里,已经告诉了我“活”的滋味,不信,你听听齐豫的《橄榄树》,也可以听听罗大佑唱的《滚滚红尘》以及他写的《追梦人》。
这几首歌,也把这两个人,唱成了诗人。
本文为《奇怪的诗人奇怪的装》系列第四篇,延伸阅读:《金斯堡:垮掉的一代,注定西服也不会太笔挺》
END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啥时更新,主要看心情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白癜风如何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zz/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