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精罗落泪古罗马军团为何征服不了ldqu


|循迹晓讲·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Heinrish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字阅读需要2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与那些还未归服于我们帝国的部族相邻的行省——的边界扩大了……两支军队在我的命令和指挥下被带进埃塞俄比亚和被称为“福地”的阿拉伯地区,来自两个部族的大部分敌军在对垒中被击败,许多城池被攻破,我的军队深入埃塞俄比亚直达麦罗埃附近的纳巴塔城。并且攻入阿拉伯直达萨巴伊人疆域的马里布城。”

——《奥古斯都功业录》第二十六条

01上篇—远征

正如奥古斯都在其功业录中自述的那样,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公元前的最后三十年,我们会发现罗马帝国正经历着空前的领土扩张:他们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几乎把帝国疆域扩大了一倍,从阴暗湿冷的日耳曼森林到炎热干燥的北非沙漠,无数风格迥异的土地都被笼罩在军团鹰旗的光芒之下。

确实,这些在奥古斯都指导下进行的军事扩张,奠定了未来5个世纪内罗马的超级大国地位,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影响。

|身披紫袍的奥古斯都图源于网络

不过,上述远征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当后勤组织因种种原因跟不上扩张的野心时,象征厄运的莫洛斯就会降临,奥古斯都对也门的远征即为其中的典型。

也门位于今曼德海峡以东的阿拉伯半岛南部,罗马人称之为“福地”阿拉伯(ArabiaFelix)。

在希腊罗马时代,当地星罗棋布着数个小国,其中最强势最著名的是闪族萨巴伊人建立的萨巴王国。

该国很早就从贸易中获利,并以其富庶而声名远扬,《圣经》和《古兰经》都曾夸张地称赞当地黄金遍地、沃野千里;罗马著名地理学者老普林尼和斯特拉波则认为萨巴伊人是周围所有民族中的最富有者。

考古学的证据也显示,萨巴伊人把本国出产的乳香、松香、芦荟、没药、肉桂和各色宝石以及来自东方的奢侈货物输送到罗马世界,利用赚取差价获得大量金银。同时,又因当地人素有积累贵金属的习惯,也门的诸多城邦国家手头都握有巨额的金银财宝,正是这些财富吸引了罗马人的最初觊觎。

|《圣经》提到的所罗门王接待来访的萨巴伊女王图源于网络

不仅国家繁荣富裕,也门的战略经济地位也极其重要。当时通过海路来往于埃及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两条主要的商贸通路:来自印度的商品货物首先经阿拉伯海进入红海,其中一路登陆阿拉伯半岛西海岸的琉瑟-科姆港,然后经过运输先后抵达纳巴泰王国首都佩特拉城和叙利亚或腓尼西亚的里诺科卢拉,最终分散运输至地中海世界各地;另一路则登陆埃及东海岸的米奥斯-霍尔姆斯港,接着用骆驼运送到靠近底比斯的科普图斯城,再沿尼罗河顺流而下直抵亚历山大港。

很显然,无论哪一条通路都必须经过萨巴王国控制下的“福地”阿拉伯,这使得想要掌控商路的奥古斯都迅速意识到其中的价值:入侵也门不仅可以打通并掌握泛阿拉伯地区的物流交通,还可以勘探周边民族的风土人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罗马人的全球视野。

此外,与伊朗高原不同,阿拉伯半岛并不存在一个足以抵挡罗马军队入侵的强大势力,当然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其财富。

因此,奥古斯都做出远征萨巴伊人的决定显然顺理成章。

|古代往返于海路两端的商船图源于网络

受命组织并指挥此次远征的是帝国在埃及的第二任总督盖乌斯·埃利乌斯·伽卢斯,公元前26年起成为埃及总督。

虽然此君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多少印记,但于当时却深受皇帝的信任,得以挑大梁成为攻打也门的领军人物。遗憾的是,从此后的远征进程来看,伽卢斯无疑属于那种志大才疏的类型,虽有志气却无应变手段。

他的种种作为一手葬送了远征的成果,而他最让人诟病之处,即在于完全忽视了其中的后勤支援。

从组织远征伊始,伽卢斯就将提供补给的重要任务交给了罗马的东方盟友、红海之滨的纳巴泰王国。

|想了解更多罗马的历史,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zz/71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