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

生态环境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简讯第25期


本简讯旨在支持生态环境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为广大从业者及关心环保的人士提供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最新资讯,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大数据及其作用。

点击获取简讯原文

生态环境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简讯第5期

山西用电力大数据“侦查”企业排污

在山西省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太原市一家水泥生产企业被要求限产50%。这家企业白天按环保部门要求执行,时后就开足马力生产。令企业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就上门查处。这得益于一款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环保智慧“电侦察”系统。系统显示,这家水泥生产企业当天7时至时的用电负荷在千瓦左右,时后陡增至千瓦左右。为治理大气污染,山西省环保部门推动实施节能减排,制订“工业源减排清单”,要求清单上的企业在重污染天气时执行环保限产、错峰生产等措施。但由于企业分散等原因,实时监管存在困难。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将电力大数据运用在生态环境领域,联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环保智慧“电侦察”系统,对山西省环保部门重点监测的余家工业企业开展用电数据分析建模,监测企业用电异常行为,辅助环保部门提升监管能力。山西“电侦察”系统自月9日上线以来,已监测.6万条数据,发现疑似异常信息条,向环保部门报送3份日报、周报。此外,“电侦察”系统还可精准分析工业企业排污情况,根据重点工业企业日排污数据,分析企业每千瓦时电量产生的排污量,进而挖掘相关行业排污规律,为污染源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嫦娥五号:挖土完成,准备回家!

月日时,经过约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采样和封装过程中,科技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探测器传回数据,仿真采样区地理模型并全程模拟采样,为采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着陆器配置的月壤结构探测仪等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按计划开展科学探测,并给予采样信息支持。

为什么要去月球“挖土”?

月球土壤蕴藏大量“氦3”,意义重大,“氦3”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但是在地球上的含量极低,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氦3不足千克,但是月球上至少有00万吨的氦3,足够全地球使用一万年。

目前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主要以“核裂变”为主,但是“核裂变”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长时间的污染,“核聚变”是更加理想的核能利用方式,并且“核聚变”不会产生污染,就算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快速停止,不会发生核电站爆炸的悲剧,并且氦3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以被称为“超级能源”。但可惜的是,目前可控核聚变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但在未来,氦3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3

河北加快建设“智能绿能云”能源大数据中心

“从6月份起,河北省全社会用电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特别是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具体来看,先进制造业和新基建相关产业用电增长最快,航空航天器、新能源整车、城市轨道交通累计用电量增速都超过了5%。”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通过“电力看行业发展”数据产品了解到的情况。

作为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成果之一,“电力看行业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在加快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六保”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智慧绿能云”平台已经上线发布了6项电力数据产品,除“电力看行业发展”外,还包括“电力看水资源节约”“电力看商圈活力”等,均与社会生产生活各项活动密切相关。

能源大数据是国家大数据战略在能源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环。今年,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建设“绿色、智能、创新、融合、开放、互动”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即“智慧绿能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平台基于全省能源大数据,具备大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探索能源数据在经济、环保、交通、水利、健康、旅游、民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发挥能源数据价值,服务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智慧用能等方面的需求。

“平台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入接口,贯通了数据服务生态全链条,实现了区域间数字能源信息共享,推动多领域数据汇聚,有利于提升全省能源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预计到今年年底,平台场景应用将拓展至36个。”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王兆辉说。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平台的应用场景会更加广泛。根据构建方案,平台将接入煤炭、石油、天然气、经济、金融、交通、环境等多源数据,打造开放、透明、安全的跨行业能源数据交易平台,建立起互惠互利、多方共建共享的能源大数据生态圈,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4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

月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发展循环碳经济对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当天举行的“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强调,二十国集团鼓励采用循环碳经济方式,全面、综合地管理排放,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使能源系统更清洁、更可持续,增强能源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习近平提出3点主张:第一,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二十国集团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中方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年前达到峰值,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第二,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中方支持后疫情时代能源低碳转型,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第三,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减少土地退化、保护珊瑚礁、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态安全屏障。中方诚挚欢迎各方出席明年5月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待大会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采取行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会后发表的声明说,二十国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保护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并采取具体行动应对土地退化和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通过在环境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二十国集团承诺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包容、更可持续、更有韧性的未来。

5

近期其他重要文件及标准发布

生态环境部发布《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此标准自0年6月日起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平台建设(试行)》七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上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0年版)》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0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欧盟委员会发布《甲烷减排战略》

关于我们

生态环境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于09年8月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议表决通过并成立,专委会秘书处设立在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专委会负责组织研究中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为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协同开展对生态环境大数据及相关学科范围内的重大课题与学术问题研究,开展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专委会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标准化研究,促进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共享,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此外专委会还将推广生态环境大数据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和宣传普及生态环境大数据知识,推进环境保护教育。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以下为我们的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tealabo.com/sbjj/60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