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对于国产动画,我们开始报以“情怀”二字。
原创不足的当下,很多人只能回忆起童年,那个国漫真正的辉煌年代。
《大闹天宫》《哪吒脑海》《葫芦娃》…数不尽的国漫形象一直陪伴着我们。
在众多动漫形象中,有一个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
三毛诞生于年。按出生年月算,如今三毛已有八十多岁的高龄,比《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都早近30年,算是国漫形象的祖师爷了。
而张乐平先生的画笔生涯也高达60个春秋,把一生心血都倾注给了笔下的“三毛”。
小时候,小编一直有疑问:为什么“三毛”就剩三根毛呢?而且一根都不掉!
今天,三毛之父张乐平的四子张慰军要和我们揭晓这个秘密。
张乐平年出生于浙江海盐县,是家里的第三个男孩。按江浙一带的风俗,男孩取乳名往往按长幼排行再加个毛字,老大大毛,老二二毛,老三便是三毛。
15岁,因家庭贫穷辍学,张乐平到上海谋生。年轻的他尝遍了人间冷暖,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年《晨报》副刊《图画晨报》首次刊登了“三毛”漫画。早期三毛只是上海普通人家的一个小顽童,大脑袋、蒜头鼻、三根头发,常常闹出各种笑话,十分童趣。
早期“三毛”漫画《物尽其用》
据不完全统计,自年至年,上海有20多家报刊画报先后刊登了多幅三毛漫画,还结集出版了单行本,三毛在当时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漫明星。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张乐平参加了上海漫画家组成的“抗日漫画宣传队”,向民众宣传抗日。这段经历造就了日后的《三毛从军记》,也坚定了张乐平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画漫画的想法。
抗战胜利后,张乐平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上海。根据抗战一线的见闻,开始创作《三毛从军记》。这部以小勤务兵视角的讽刺漫画在《申报》发表后,影响非常大。
“三毛系列漫画”中,创作于年的《三毛流浪记》是最经典的一部了,至今仍是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高的一部连环漫画。
据说,张乐平曾亲眼目睹路边冻死的流浪儿,才触发了创作欲。
三毛流浪记中几乎所有情节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描绘,这是这部作品最细思恐极的地方。
比如下面这幅:物价疯狂上涨、人们疯狂购物。
年5月,钞票贬值、物价飞涨。各式买卖经常要以大捆钞票进行。通常百姓拿到金圆券马上就兑换金银或抢购东西,抢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当时,上海大米每石竟要金圆券4.4亿元。
以《中美友好通商条约》为代表的协定的签署后,大量洋货流入中国市场,民族企业纷纷破产。下面这幅漫画就是反映美国鲜奶比中国本土的豆浆还物美价廉。
总之,在这部漫画里,不仅可以看到三毛的辛酸遭遇,也能看到三十年代上海歹土的残酷淘金梦。这样现实主义的情节在当时可谓是一绝。
据说,许多上海市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买报纸看三毛;阅报栏里,报纸上连载“三毛”的“豆腐块”总是被人挖走…
前阵子,《葫芦娃》改编真人版的消息让不少人方了起来。其实说到国漫IP真人版改编,“三毛”系列真的算是鼻祖,而且还不止那么一部!
年王龙基版三毛
年贾林版三毛
年孟志超版三毛
如今,三毛系列漫画衍生出木偶剧、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IP”。
不过,拿动画片为例,如今三毛的动画已经成了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有人说,时代变了,应该把三毛变成一个现代的小孩,描绘当下的生活。
但小编想,即使张乐平笔下三毛所描绘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是那些漫画能让孩子体验先辈的苦难或者不幸,并学会勇敢,同情,和爱。
真心希望,在对三毛形象商业化开发的同时,能保留住张乐平先生漫画中原有的批判精神。
笔画三毛,百绘人生。
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他用画笔为我们带来的欢乐和震撼却仍在继续。
张乐平说,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三毛身上有多少张乐平的影子?
三毛之父又和台湾女作家三毛衍生出多少交集?
本期《海上畅谈》,听张乐平四子张慰军将追忆张乐平先生的生前往事。
播出时间
8月1日FM93.4晚上八点
8月2日FM90.9中午十二点
本期合作方
上海图书馆
海上畅谈
博采众长开听有益
FM93.4上海新闻广播Mon.~Fri.20:00
FM90.9东广新闻台Mon.~Fri.12:00
??
阿基米德海上畅谈社区随时回听
▼▼▼
听讲座听世界
海上畅谈
▲
阿基米德
海上畅谈喜马拉雅
秦畅Radio
网易号企鹅号
海上畅谈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xilanhaigouz.com/sbzz/1734.html